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015-05-30唐杰
唐杰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78-01
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较高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也就是平常说的心情。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相当一段时间内,使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感情色彩。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境,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我们应该从日常、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点滴小事上去关心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感情。师生感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境。这便要求我们经常去接触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境。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育者:“我愈是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我们教育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真理便愈是显得清楚;在影响一个兒童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
其次,做好家长工作,是保持学生良好心境的又一重要条件。学生在家庭中心境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很多教师的家长工作中形成告学生状的形式。过后,家长对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殴打。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找家长是需要的 ,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决不能使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把他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端正家长工作的态度,使家长工作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因为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自信作为人的一种非智力素质,正如“志”一样是孩子成才的一项重要素质,而且同样是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而发展起来的,而只能从小由家庭潜移默化,用爱诱发出来。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失误或过错做出过激的反应或惩罚,这样会伤了他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一旦失去之后,就永远无法挽回,等到后悔时已经来不及了,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像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 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老师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
三、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加某种活动的经常性的意识倾向。兴趣在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愉快的动力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效果也更好。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这需要培养。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生硬的进行知识灌输,导致了学生对学习产生乏味感觉,甚至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坚毅的意志品质保证
我们知道学习毕竟不是在游戏之中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坚毅的意志品质。意志和行动是不可分的,意志支配着行动,同时也在行动中得以表现。因此在培养前面所述的两个心理品质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
作为教育者,我们只有让孩子经历目前的小挫折,明白到人生道路上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才能使他们有过硬的心理准备和能力经历以后的大挫折。
学生的心灵就像一扇窗户,我们要想办法打开这扇窗,让学生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的成长。这样的孩子才算是有道德的孩子,才是心理品质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