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规范、认知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海外进入模式关系研究
2015-05-30李康宏林润辉董坤祥
李康宏 林润辉 董坤祥
摘要:文章研究了制度逆差背景下,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制度逆差背景下,随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管制距离、规范距离以及认知距离的增大,跨国公司会更倾向于选择成立全资子公司。此外,文章还剖析了管制、规范制度距离子指标与进入模式的关系,发现只有法律制度距离与进入模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制度距离;管制距离;规范距离;认知距离;进入模式
一、 引言
进入模式选择,一直以来都是跨国公司进入海外市场时面临的关键决策问题之一。因为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进入模式的选择可以影响企业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以及企业日后经营的成功与否(潘镇、殷华方、鲁明泓,2008),因此学术界在不断探索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过程中,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也在不断的完善,从最初的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权变理论到最新的制度理论(Brouthers & Hennart,2007;吕巍、陈雨田,2010),都在不断探索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决策的内在机理。进入模式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1. 制度距离。本文将制度分为管制、规范与认知三个维度(Scott,1995)。管制、规范和认知三个制度维度分别赋予了组织三种合法性。管制维度强调组织遵守规章制度从而获得合法性,管制合法性主要强调正式管制程序的压力,如果组织完全符合这些规章制度,则利益相关者就认为该组织具备了管制合法性(Deephouse,1996)。规范维度强调行政体系的作用,组织不但会受到诸如公平竞争之类的一般性社会规范的约束,还会受到从业者所认同的职业标准规范的约束(DiMaggio & Powell,1983),相对于管制维度而言更可能被组织内化(Scott,2008)。而认知维度主要强调被人们所理解和认可(Jepperson,1991),强调通过遵守共同的情境界定和参照体系来获取合法性。
2. 制度距离与进入模式。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意味着该国家具有更加透明、更加公平的制度,具有更加有效的法律系统,能很有效地保护个人权益和资产,具有比较稳定、高信用以及更加诚信的公共机构,具有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市场。这样的环境能给在当地经营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机会(Globerman & Shapiro, 2003)。企业更容易遵循当地的制度安排获得在当地经营的合法性,从而使得企业在当地更容易生存(Cuervo-Cazurra & Genc, 2011)。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获得了制度合法性以及发展所需的资源,并且很好地熟悉了当地情境之后,合法性的获得将不再是跨国企业关注的中心(Li & Meyer,2009)。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可能是企业内部母子公司之间沟通以及内部核心竞争力转移的问题。
然而,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母公司专属的竞争优势如何转移到境外子公司会是很大的经营挑战(Dunning, 1995),高的股权控制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能更好地将公司的知识经验以及核心竞争力转移到子公司。较高的投入可以使得投资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办事,更有效率(贾鹏,2008)。如果母公司能有效地把管理、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转移给海外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和合资企业更容易存货或兴盛(Lane、Salk & Lyles,2001)。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都是有限理性的,如果管理者与合作者的信息不对称,合作者会存在投机主义的可能性,使得企业很难预测合作伙伴是否具有投机行为,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投资风险(Chang et al.,2012)。企业为了降低伙伴企业投机行为而带来的风险,企业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监督合作伙伴行为,从而增加企业运营管理成本。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 当跨国公司进入制度质量比较好的东道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加,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建立全资子公司。
企业所面临的东道国的制度环境主要可以由以下三个维度来表征:规制、规范和认知。正如上文所述管制合法性主要强调正式管制程序的压力,随着东道国制度的更加完善与透明管制合法性更容易获得。规范维度强调行政体系的作用,规范维度相对于管制维度而言更可能被组织内化。而认知维度主要强调被人们所理解和认可。在管制制度水平较高的东道国进行经营时,规范维度与认知维度制度距离的增大,会更容易增加保持企业内部母子公司之间一致性的障碍,因此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H1a:当跨国公司进入制度质量比较好的东道国时,随着管制制度距离的增加,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建立全资子公司;
H1b:当跨国公司进入制度质量比较好的东道国时,随着规范制度距离的增加,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建立全资子公司;
H1c:当跨国公司进入制度质量比较好的东道国时,随着认知制度距离的增加,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建立全资子公司。
三、 实证检验
1. 数据来源。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本文选用了在中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拥有至少一家境外子公司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OSIRIS-全球上市公司分析库以及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删除国家制度完善程度低于中国的数据,对国家制度质量的测量方法采用Virginia与María的方法(Virginia & María, 2015),最终实际有效样本为归属于114家母公司的1 034家境外子公司数据。
2. 变量选取及其测量。
(1)因变量。本文因变量为中國跨国公司进入模式,记为“Ye_mod”,本文将进入模式分为全资与合资两种,将95%股权持有比例作为全资与合资的划分界限(Dow & Larimo, 2009),将全资记为“1”;合资记为“0”。
(2)自变量。本文自变量为制度距离,记为“Xi_dis”,分为管制制度距离(Xr_dis),规范制度距离(Xn_dis)与认知制度距离(Xc_dis),同时管制制度距离包括法律制度距离(Xl_dis)与经济制度距离(Xe_dis);规范制度距离包括企业运行制度距离(Xc_r_dis)与企业管理制度距离(Xc_m_dis);认知制度距离用文化距离来替代(Xc_dis)(潘镇、殷华方、鲁明泓,2008)。法律环境为企业提供有条件的自由经营环境,例如对财产的保护、法律执行的效率、政策的透明程度等;经济环境为企业提供经营的自由度,例如市场的货币政策等;企业运行制度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当地运行时受阻力情况;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指当地企业内部运行的一般偏好情况。
(3)控制变量。本文参考了已有研究,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国家层面选择了国家风险(Cc_ris):Larimo(2003)研究指出东道国的国家风险是影响跨国公司FDI的重要因素;东道国关税(Ctri):关税的征收不利于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东道国FDI流入量(Ci_flo):东道国的FDI流入量反映了东道国外资的流入量,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企业模仿倾向程度;东道国公司税负(Cc_tax):子公司面临的税负直接决定了公司在该地区经营的负担;东道国经济增长(Ce_gro):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影响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股权模式设置的重要因素(Brouthers & Brouthers,2000);东道国人均GDP(Cg_per):东道国人均GDP可以间接反映东道国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而这些都会影响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行为策略,特别是会影响跨国公司与合作伙伴的谈判水平(Gomes-Casseres,1990)。为了控制行业层面的因素对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股权设置的影响,本文选择行业(Cind)为控制变量。公司层面选择了母公司营业收入(Crev):公司拥有的财务资源对其跨国扩张和竞争有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内部财务资源丰富的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方面则更加大胆,它们有能力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境外子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重也更高;母公司规模(Cc_siz):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母公司的规模是公司股权模式设置的重要决策依据(Larimo,2003)。而且很多研究认为跨国公司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拥有的内部资源,本文采用公司所拥有的雇员数量的对数值来代表公司的规模大小(King & Shaver,2001)。
3. 实证结果与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通过模型1,2,3的我们发现东道国管制制度距离、规范制度距离以及认知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股权关系相关系数为0.27(P<0.05),0.13(P>0.1),0.32(P<0.01),假设1a和假设1c得到支持,从结果虽然可以看出规范制度距离与股权控制之间的关系为正,但是结果不显著,即假设1b没有得到支持。
为了更好地剖析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具体因素,本文分析了管制制度距离子指标:法律制度距离与经济制度距离以及规范制度距离的子指标:企业运行制度距离与企业管理制度距离与跨国企业股权控制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以上四个指标中只有法律制度距离与股权控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四、 结论与启示
1. 讨论。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研究突出强调在制度逆差背景下,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问题。与以往较多关注发达经济体企业研究相比,丰富了研究样本,关注了制度逆差情形下跨国企业进入模式决策问题;与以往关注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研究相比,细化了研究情景,剖析了制度水平在跨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决策时的作用。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在制度逆差的情况下,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东道国制度水平更高,制度相对更加完善透明,跨国企业在进入该东道国进行投资时,企业获得当地知识相对比较容易,此时,企业主要面临的成本是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沟通协调成本,为了更高效地促进母子公司之间知识的流动,降低母子公司之间的沟通成本,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以全资的方式建立子公司。即随着管制制度距离、认知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虽然本文并没有验证规范制度距离与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可以看到回归系数为正,假设没有被支持可能是因为本文对规范制度的测量体现的是企业本身在运营过程中在不同经营环境下所面临的阻碍以及不同环境中一般企业行为的标准,这种国家之间在本文测量下的规范制度的差异跨国企业并不能很迅速捕捉到,因此在跨国企业进入模式决策时的影响效果并不是很显著。
2. 管理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跨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提供一个更加可信的决策依据,在以往研究启示的基础上,本文帮助企业认识到,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东道国与母国之间不仅存在着制度距离的差异,还存在制度顺差、逆差的差异。企业应该重视东道国制度水平与母国制度水平之间的差异。在制度逆差情形下,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加跨国企业应该选择以全资的形式进入该东道国。
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关注了国家层面:制度落差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事实上对企业决策影响的因素很多,例如企业战略多样性(Xu & Shenkar. 2002)、企业经验(Ando,2012)等都会对企业决策造成影响,此问题的研究也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内容。而且制度作为国家层面的客观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是需要通过企业决策主体的主观感知而起作用,虽然现有的一些研究使用问卷方式来试图测量决策主体主观感知的制度距离(陈怀超、范建红, 2014),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制度距离方向的影响效果,因此从感知制度落差角度出发考虑大小及方向对于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亦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镇,殷华方,鲁明泓.制度距离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8,(7):103-115.
[2] 陈怀超,范建红,牛冲槐.基于制度距离的中国跨国公司进入战略选择:合资还是独资?[J]管理评论,2013, 25(12):98-111.
[3] 贾鹏.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影响因素选择[D].长沙: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08.
[4] 陈怀超,范建紅.制度距离构成维度的厘定和量表开发[J].管理评论,2014,26(9):69-159.
[5] 吕巍,陈雨田.处于十字路口的战略管理及其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J].管理世界,2010,(12):184-1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国治理与评价研究”(项目号:7113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制度落差、社会资本与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项目号:71302097)。
作者简介:林润辉(1972-),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组织与治理、跨国治理;李康宏(1986-),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网络组织与治理、跨国治理;董坤祥(1988-),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收稿日期: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