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背景下船舶职业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发展研究
2015-05-30王金鑫
王金鑫
摘要:随着船舶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船舶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与传播产业文化的主要载体,研究、建设并发展其特色专业,意义深远。以船舶涂装技术专业为例,阐述该专业通过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产业集群的对接,来满足船舶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产业集群 品牌专业 发展研究
一、研究的意義
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并研究产业集群理论,并针对专业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2005年,产业集群理论开始在辽宁省建设规划中应用,规划提出利用本地区环渤海的地域、资源、产业优势,来实施“五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指出“把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重点围绕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集群。同年,辽宁省教育厅与各地方政府共同为各个高校搭建平台,帮助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技术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与产业集群的有效对接。截止目前,已有11个产业集群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接,为产业集群理论的探索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辽宁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与技术创新,而人才智力与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高校。船舶产业集群在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带动下快速成熟,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与传播产业文化重要基地的船舶职业院校,其特色专业建设与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来,船舶职业院校与辽宁船舶产业集群搭建的合作平台,为其发展提供了船舶建造的技术支持,提升了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打造辽宁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发挥了引领性的关键作用。从2009年起至今,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推动实现了三批辽宁高校和地方产业集群对接,积极推进教育服务产业集群,促进教育与工业集群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目前,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与产业集群进行对接,以满足船舶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基于此,产业集群背景下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发展研究立项,意义深远,值得研究。
二、专业的发展策略
围绕我省船舶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船舶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通过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重点采用以下的发展策略,以保证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船舶产业的有效对接。
1.“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
船舶职业院校依据产业集群各企业的专业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在专业建设之初,展开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产业集群各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与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核心课程《船舶防腐与涂装》和《船舶特种涂装》的开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需要,重新研究调整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多方联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真正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有效对接。
2.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策略
船舶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要为船舶产业集群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就要求船舶职业院校能够与时俱进地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根据对接产业集群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新标准、企业新技术,建立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保证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策略
要为船舶产业集群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合格人才,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此,学院为专业教师搭建多种平台,如培训平台、产学研服务平台等,从各方面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培养。设立“非实名编制”,聘请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选择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打破专兼教师的区分界限,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教学水平高、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加强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
4.对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以创新的策略
要培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才,就要求建立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相对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实训基地,因此,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还要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船舶涂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思路是以“人才需求”为主线,将实训课程内容、职业岗位培训和社会服务等要素融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具有一定的生产(服务)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对接。
5.发展船舶职业教育集团的策略
发展建设以骨干院校为核心,联合本地区的产业集群行业企业、船舶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船舶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船舶产业集群多方单位的有效对接,保证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
船舶涂装技术专业在学院建设国家级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通过探索研究该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产业集群的对接,基本实现了培养满足快速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焱森.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赵哲.辽宁高校服务地方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22-26.
[3]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2011,(12):141-143.
[4]常青,张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17):81-82.
[5]孙平生,卜春梅.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1):68-71.
基金来源: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科研课题《产业集群背景下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发展研究》课题编号:LZY15070;2015年全国高职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立项项目(依托产业集群需求优化船舶涂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