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动物原发性前胃疾病的简易疗法
2015-05-30苏永义苏永仁
苏永义 苏永仁
牛的原发性前胃疾病在兽医临床上一般表现为网胃、牛瘤胃、瓣胃等主要形式,发病率极高。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牛的死亡,所以针对其原发性前胃疾病进行相关治疗,对于实际的养殖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1 诊断
当牛羊等反刍动物出现食欲不振或是反刍现象减少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诊断判定,判断其是否为前胃疾病,如果出现牛的鼻镜干燥或开裂现象,牛口腔内的温度上升,且舌尖发黄,牛羊不能及时进行嗳气吞吐,瘤胃蠕动的声音变得减弱,这个时候就可以判断是原发性前胃疾病。
当判断出动物患有原发性前胃疾病后,还应该对其进行判断,确定其属于何种前胃疾病,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了上述特点外,其中还包括腰围变大,左肷的部位明显突出,再加上喂食发酵饲料的历史,那么就可以断定是瘤胃臌气;如果瘤胃膨胀经常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那么一般是继发性瘤胃臌气;若果瘤胃膨胀的很大,但是肷窝却相对平坦,那么则是瘤胃积食。此外,对动物原发性前胃疾病进行诊断时,还可以使用叩诊、触诊等方式,来对患病动物进行诊断。叩诊是利用手部或者是叩诊锤,敲击动物相应的躯体部位来进一步确诊。一般情况下,正常实质性通过敲击会呈现出浊音,而非实质性组织会呈现出鼓音或者是其清音。动物正常状态下,在其瘤胃的三分之一处叩诊会呈现出鼓音,剩余三分之二会呈现浊音。一旦叩诊出现相应的浊音,就代表动物可能出现瘤胃积食。一旦大范围出现鼓音,就可能是瘤胃胀气频;同时还可以通过出诊的方式对动物进行诊断,触诊是通过对动物的口、鼻、四肢等区域进行触摸,由所感知的寒热来判断动物是否有疾病的存在。例如,正常情况下动物口腔温度会较为恒定,要是口温偏凉就代表动物属于虚寒症状。原发性前胃疾病有很多种现象和类别,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从而对原发性前胃疾病积食进行治疗。
2 简易疗法
2.1 瘤胃積食
主要是由于饲养牛的过程中饲喂具有膨胀性质豆类、玉米类的食物引起的。如果情况比较紧急应该首先进行穿刺放气的工作,从而使病情稳定,再继续进行治疗。在病情稳定之后,可以通过管道将大量温度适中的水通过粗口经的胃导管灌入牛的胃部,进行导出工作,通过进行多次的洗胃工作,将主要的残食带出,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体质较差牛的身上。对于体质较差的牛可以使用0.25kg的小苏打和0.5kg的温开水进行溶解后,给牛投食,饮用之后在投食0.25kg的食醋。如果在6h之后效果不明显,可以按照这个流程再进行投食一遍。
2.2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疾病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牛在饮食的过程中吃到发酵性饲料或是腐败的东西造成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需要将病牛安置到倾斜的坡地上,让它的头朝上,将其上半部身体抬高,把木管或铁棒放在病牛的口中,并做好固定工作,木管或铁棒上应该放置咸盐,从而让其舌头进行活动,同时旁边的人员应该用自己的手掌对瘤胃进行按摩,十分钟进行一次,这样就可以消胀。除了这个办法,还可以通过运用凉水浇筑肷部的形式,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2.3 前胃弛缓
这种原发性前胃疾病比较迟缓,所以主要应该靠日常的饲养管理进行防控工作。如果出现则应该减轻胃内的腐败发酵现象,提高内容物的排泄,从而让牛恢复食欲,进行反刍。可以通过使用5%氯化钙100mL、10%氯化钠溶液300mL、20%安钠咖注射液20mL进行持续的静脉注射工作,1次/d,持续4-5d左右,如果出现腹泻的状况,则建议内服5g双黄连。
2.4 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发生的比较突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家畜的死亡,只有通过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才能降低该病症出现的几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由于青贮料的酸度过高,应该对其进行碱化后在进行投喂工作;其次,在牛的饲养过程中,不易喂食过多精料,应该配合一定量的干草;最后,如果饲料中有过的的精料,则需要放置一定量的小苏打。此外,如果出现瘤胃酸中毒的现象,那么应该使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石灰水按照1:6的比例调和,进行洗胃工作;其次使用泻剂以纠正酸中毒,同时最好还应该静脉注射6%碳酸氢钠。结束语:原发性前胃疾病的处理主要在于前期预防,只有对平时的饲养工作落实到位,科学合理搭配饮食,才能减少其发生。在病症发生之后,应该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通过对其病症进行分析,对症下药,从而促进牲畜的健康恢复,使得农民的经济财产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