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究

2015-05-30葛燕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发现学习日语教学建构主义

葛燕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在情境、协作和会话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对日语教学模式探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 日语教学 情境学习 合作学习 发现学习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在这种情形下,建构主义理论逐渐引起研究者重视,并迅速在国际教育领域内广泛传播开来。在大力倡导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日语教学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日语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日语教学所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生自主。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以知识传递为中心,教师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的能动行为,是以先前的知识为基础的建构与生长;并且由于学习者的个体独特性,他们是基于自己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来建构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将学习者看作是不断地用新信息去检验已有的旧经验,并且当旧经验不再适用时,修改旧经验。这一观点对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与典型的传统课堂中的学习相比,该观点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学习者要想获得知识的话,必须自己去发现和转换复杂的信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必须从演讲者转向“知识教练”,教师可以是某个角色模拟者,可以是咨询者,也可以是调解者,或者是对话者,或者是质问者。

(2)情境创设。人的自然学习是在情境中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通过自然学习的观察,布朗(J.S.Brown)等提出了“情境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传统教学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因此,概念的抽象表征成了教学的中心。实际上,这种假定恰恰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所以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与情境性学习相一致,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应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比如通过组织学习活动、结合实际案例等,让学生合作解决包含复杂的情境要素的问题。

(3)互动协作。建构主义强调要为学生提供体验与实践,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理解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意义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互动、协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可以共享交流,学习者在互动中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课堂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都为互动性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4)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强调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以创新目的帮助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目的超越了传统的教学目的,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以及积极寻求辅助的目的是完成自身对知识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而非单纯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即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理解客观事物的独特视角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促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展开协作会话交流,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认知工具。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日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

日语动词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之分,同一词根、词义关联的自他动词可以对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借鉴英语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即日语的自动词对应英语的不及物动词,日语的他动词对应英语及物动词,诚然这一概念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语成对自他动词的概念,但毕竟有其局限性。

1.建构前——情境学习,搭建支架

支架是基于维果茨基辅助性学习的概念而产生的一种实践。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以有目的的方式进行记忆和注意的能力,用符号进行思维的能力等高级心理技能,都是中介性行为。通过文化这样一种外部中介,这些行为以及其他行为内化到学习者头脑中而称为心理工具。在中介性学习中,教师是引导教学的文化传人,这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并内化心理技能,以保证高级认知机能发挥作用。

日语中的自动词不能带宾语,它常常用于对自然现象或自发事项的描述,一般没有动作的执行者,有时虽然存在着动作的执行者,但事情的发生并不以其意志为转移,或者执行者不是叙述的焦点。而他动词常常涉及动作执行者,尽管在使用时动作执行者未必都出现,但动作执行者是隐含在动词的词义之中的。

情境一:教师准备一些火柴,拿起一根火柴,用日语说“マッチです。(这是火柴。)”,然后教师点燃火柴,用日语说“マッチを消します。(我要把火柴熄灭。)”,紧接着教师将火柴吹灭,并用日语表达到“マッチを消しました。(我把蜡烛熄灭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这一情境用日语表达出来“先生はマッチを消しました。(老师将蜡烛熄灭了。)”。

情境二:教师准备一根火柴和一个烟灰缸,将火柴点燃后,放在烟灰缸上等待火柴自然熄灭。然后教师用日语问学生,“先生はマッチを消しましたか。(是老师将火柴熄灭的吗?)”, 学生回答道,“いいえ。(不是的。)”,教师继续说道,“消しませんでしたね。(不是老师将火柴熄灭的,对吧。),消·え·ました。(而是火柴自然熄灭的。)”,教师再次用日语表达道,“マッチが消えました。(火柴自己熄灭了。)”,并引导学生用日语将火柴自然熄灭的情境用日语“マッチが消えました。(火柴自己熄灭了。)”表达出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语成对自他动词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日语自他成对动词的理解。比如表示“关闭”含义的閉まる(自)与閉める(他)这对自他动词,针对閉まる(自)这个词,可以配上一阵风把窗户关上的图片,对于閉める(他)这个词可以配上某个人把窗户关上的图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景的体验,学习是一种意义生成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将火柴吹灭和让火柴自然熄灭这两个情境及展示图片,可以让学生对他动词表示人为的动作,自动词表示自然现象这一含义建立基本的理解,即通过情境设计为学生搭建一个支架,以帮助学生自行建构理解日语成对自他动词意义的知识体系。

2.建构中——合作学习,建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通常采用大量的合作学习,其理论构想是:如果学生互相讨论问题,那么他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此外,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强调小组成员示范正确的思维方式、暴露和挑战彼此的错误概念,这些都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改变理论中的重要成分(Pontecorvo,1993)。合作学习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注重个体建构方式的独特性,鼓励分工协作、自主学习,同时强调建构环境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者通过互动合作,结合原有的经验体系来探索新知识,形成统一的经验体系和知识结构。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对话是语言互动的主要形式,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接触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这就使得学习者建构语言知识和生成话语称为可能。学习者通过合作对话,接触到不同的语言形式或特征,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建立对某些特征的假设,形成某个阶段的语言知识。基于这种合作对话学习的策略,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在教授“~が(自動詞)ています”,“~を(他動詞)ておきます”,“~が(他動詞)てあります”这些与日语自他动词相关的重点句型时,教师将学生以2~3人为单位分组,通过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句型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围绕句型任务准备图片、模拟场景,让学生对话交流等合作方式,实现对句型的理解运用的建构。最终,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发表来检验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比如“~が(自動詞)ています”这一句型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教师引导学生拍摄一些宿舍的照片,让学生用这一句型描述宿舍里一些物品的状态,“電気がついています。(电灯开着的。)”,“パソコンが消えています。(电脑关着的。)”,“ドアが閉まっています。(门是关着的。)”等。此外,并让学生围绕教室里物品的状态展开对话。在学生完成对话后,教师及时给与点评总结,以帮助学生对句型的意义及场景运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建构后——发现学习,完善建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只限于寻求那种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行为,而且還包括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发现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有多种益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努力坚持探索,直至发现答案。学生还能够掌握独立地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因为学生必须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否则,就只是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是日语语言教学的一个支撑点。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辅佐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意义,而不是一言堂或控制所有的课堂活动。本文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并以日语自他动词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情境学习、合作学习及发现学习模式的具体运用,表明了建构主义对日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理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多探讨多实践建构主义理论对日语语言教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CONFREY J. Learning to see childrens mathematics: crucial challenges in constructivist reform. TONIN K.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Hillsdale ,HJ: Lawrence Associates,1993.299-321.

[2]胡小勇,祝智庭.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与信息技术[A].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

[3]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

[4]程可拉.论外语学习的基本特征:建构与生成[A].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

猜你喜欢

发现学习日语教学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浅谈认知发现理论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
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浅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比较法在日语教学应用中的误区浅析
发现学习与中学语文文学作品解读
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