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集团化办学下的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研究

2015-05-30王瑞敏周建辉

教育与职业(下) 2015年12期

王瑞敏 周建辉

[摘要]文章阐述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深入剖析了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的现实需求,着重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梯度性、招生制度的统筹性、专业设置的产业性、课程体系的标准性、实训的校企性、资格证书的阶段性及师资的双师性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教育贯通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 七位一体 贯通教育 中高本衔接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ms2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36-0005-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及社会对岗位的需求发生了动态变化,进而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布局结构和整体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预测:“2015年和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分别比2009年增加近1900万人和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将分别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①因此,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现代职教集团的作用,统筹各层次职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构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链条,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目标、招生、专业、课程、实训、资格证书及师资七位一体的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体系。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整合优化职教资源,提升职教整体办学水平,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程。2011年启动的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职教质量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2015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职业院校参与集团化办学基本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达到一定比例,初步建成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特色鲜明的行业高校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基本形成”。②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组建各类职业教育集团1048个,有成员单位4.6万个,覆盖了全国各省大多数的中职、高职院校,有的甚至已经延续到应用型本科教育阶段。从实践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并实现集约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已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加强集团内部各职业院校之间的层次衔接,即中职与高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贯通衔接。社会的飞速发展、岗位标准的提高、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都呼吁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鼓励中职、高职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贯通培养,构筑技能型人才培养链条。因此,如何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开展中高本贯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

二、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教育贯通的现实需求

1.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刚性需求。人社部的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总量达2631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24.7%),2010年总量达2863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左右)。据预测,2015年和2020年全国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将比2009年分别增加约540万和990万。③这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从数量上,更从质量和规格层次上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就是要打破各级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约化办学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规模经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区域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加强中高本贯通职业教育,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刚性需求。

2.职教生终身发展的理性诉求。当前社会存在一种让高等教育尴尬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待业”;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存在很大的缺口,供不应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忽视了职教生的终身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养成,没有畅通的升学通道,综合素质较差。当前,在高级技术岗位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专业复合化的趋势;二是原有职业岗位技术含量的提升。④这就促使职教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必须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同步提升。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搭建职教生终身发展的“立交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是职教生终身发展的理性诉求。

3.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必然需求。长期以来,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及应用型本科教育都是独立发展,职业教育无法贯通衔接,整体发展受到制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的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延续,因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内在系统各层次教育的贯通衔接。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建立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体系,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构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链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需求。

三、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教育贯通的关键点:七位一体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为了服务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⑤为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职教集团化办学,培养各层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绝不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及应用型本科教育三个层次的简单黏合,而是三者在目标、招生、专业、课程、师资、资格证书、实训,以及体制等多方面的繁杂适配。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职、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在集团内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统一招生,构建贯通上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网络体系,整合优化师资,整体贯通设计专业和课程,建立七位一体的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体系。

1.培养目标的梯度性。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衔接的依据,也是设置课程内容的基础。中职、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质都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三者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行业职业岗位对三者有不同的要求及规范。因此,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要实现中高本教育的贯通培养,首先要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职成教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三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内外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主要包括三类: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这三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智力含量不同,传授的知识逐渐增多;二是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样,从技能型到工程型是由弱到强,越到后面,知识含量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⑥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划分应用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确立从中职的技能型到高职的技术型再到应用型本科的工程型的梯度性人才培养目标,避免因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模糊错位而造成中高本职业教育脱节。下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体系建设的框架示意图。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体系建设图

2.招生制度的统筹性。招生制度的统筹性是保证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的关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招收普通高中学生,部分采取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等方式招生,但存在招生力度不夠、招生名额有限等现实问题;应用型本科的招生模式仍采用普通教育的招生计划指标模式,招生对象主要是高中学生,部分高职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但考试名额有限且以文化课考试为主,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没有体现职业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选拔要求。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要对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招生计划进行统筹安排,保证中职、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招生的职业性。具体措施有:改革招考制度,放宽报考条件,适当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扩大自主招生规模;拓宽中高本贯通教育的升学渠道,推行贯通的自主招生制度和保送制度,对优秀毕业生实行免试升学;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招生考试方式和标准由职业院校自主确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改变过去偏重于文化课理论知识的考试方式,采取“知识+技能”并行的方式,逐步提高技能测试的比重;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纳入考查范围。江苏省职教集团的对口单招已经由原来的“3+2”方式发展为现在的“3+X+Y”的方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专业综合技能”,而专业技能的考核采用技能大赛获奖、资格证书等形式进行评判。这种选拔制度在考试内容方面更多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今后职业教育招生考试的发展趋势。

3.专业设置的产业性。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载体,合理的专业结构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职业教育的贯通必须建立在专业对口衔接的基础上,这是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衔接能否实现的基础。当前,职业教育各阶段的专业目录关联度不大,专业设置带有一定随意性,专业衔接错位,缺乏整体把握。中职教育依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开设专业,高职教育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专业目录》以市场的人才需求导向设定专业,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依据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目录》以学科分类设置专业,⑦三者的专业设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职业教育各层次的专业对接。

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在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下,依靠行业企业,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类型、标准及层次为导向,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中高本专业分层与专业续接设计,使各阶段专业的内涵、外延科学清晰,专业口径宽窄有度。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才能做到对接产业、系统规划,形成产业导向型的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体系。

4.课程体系的标准性。建立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是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的核心。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善,缺少标准化的课程划分依据,各阶段课程贯通内涵混乱,课程内容重复。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课程衔接制度,如以德国的核心阶梯式综合课程衔接法、英国的教学单元衔接制度、澳大利亚的教学内容“培训包”资格证书制度、美国的综合课程教学大纲衔接法及法国的课程标准分类衔接法等,都通过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实现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

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应遵循人的客观发展规律,根据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层级要求设计课程,明确各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解相应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由低至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循序渐进统筹中高本课程内容,构建以职业标准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5.师资的双师性。“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职称和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常规教学的能力,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⑧作为职业教育的指导者,教师应通过校企合作、下企业锻炼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校企交叉兼职,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实训场地及设备等方面取长补短,形成一支由专业人才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各阶段职业教育的特点。要引导职教院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交流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6.资格证书的阶段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业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并授予合格者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它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应用型人才的认定制度,是专业技能水平的衡量标准。⑨职业教育必须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鉴定,使其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集团可以协同政府、企业行业、专家等共同制定职业教育各阶段各专业在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与职业教育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形成阶段性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要建立专业质量评估机制,对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监督,使职业资格证书紧跟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活动更紧密结合,使职教生在校期间分类别、分专业、分阶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7.实训的校企性。职教生不仅要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中,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要通过在校实训来实现。专业实训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通过产学合作,集团内部企业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深层次网状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训基地,为职教生提供实训、实习的工作岗位。实训中采取学徒制、工学交替、项目驱动等多种模式,将实践教学的实训、实习、创新制作、技能大赛等与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挂钩,学生通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企业的考核、竞争、管理机制,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熟练度的认识。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实训,还应包括沟通协调、与人合作、解決问题、创新设计等多方面能力,并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重点。在集团内部开展的校企合作型实训,充分体现了教学、科研、实训、产业的紧密结合,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四、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贯通教育的保障措施

1.充分整合利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要充分整合利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有力促进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科学、有效的贯通。职教集团化办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提供一个平台,将政府、行业、企业和各阶段职业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一个全方位、贯通性的职业教育环境,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优化配置。职教集团要对接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相关专业的含金量。同时,要在职教集团内建立新型的产学合作关系,推动企业主动参与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校企共建职业教育,设计中高本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享集团化办学资源。

2.确立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下实行中高本贯通教育,要确立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掌握专业技能,强调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同时,职业教师也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做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3.强化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校企合作办学,职教集团化办学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使校企合作范围更广、合作程度更深、合作内容更丰富。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应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每学期必须有相关专业的综合能力实训课程,且在校期间必须安排一学期以上的顶岗实习,为职教生提供专业的实训、实习指导,以及进入工作现场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有机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循序渐进地培养职教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

职业教育是一项投资成本远大于普通教育的教育事业,集团化无疑成为一条有效集约资源的途径。⑩在职教集团化办学框架下,通过实施目标、招生、专业、课程、师资、资格证书及实训七位一体的中高本贯通教育,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经济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郭秀华.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43.

②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Z].2015-06-30.

③中组部,人社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组发[2011]11号)[Z] .2011-07-06.

④刘凡美,芮小兰.对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思考研究 [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44.

⑤郑蔼娴.基于现代职教体系构建需求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J].职教通讯,2013(7):34.

⑥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7.

⑦莫志明.现代职业教育层次衔接模式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2):23.

⑧贺文瑾.“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资格认定研究[J].职教论坛,2010(4):58.

⑨齐红阳.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5(1):45.

⑩曾仙乐.建立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