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5-30乔宪英
乔宪英
创新思维是不依常规而寻求变异的思维,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程度,向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具有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对问题尽可能多的联想、进行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等特点。在新课标改革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注重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满怀信心的相信他们在进取精神的驱动下,有能力逐步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而学生也比以前活泼、大胆,敢提出老师的错误,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今天的中小学素质就是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因此无论是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来看,还是从社会对教育、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去思考,目前的教学现状都必须进行改革,必须让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轨道上来,使学生不但掌握学习结果,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面对新时代教学的需求,当前小学教学却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事实,成为课堂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是小学课堂教学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以下作用:要成为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激发学习者的潜能;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等。
(二)学生方面
目前,我们数学课堂上仍然是教师提问为主,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这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观点是相悖的。经调查显示:(1)有近70%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2)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情况比较严重,缺乏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3)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本人再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名伟大的天文学家,都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有的孩子还爱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开,看看里面的究竟。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激起创造的火花和学习灵感的源泉
许多事实证明,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闸门,萌发创造力。相反,在非常严肃和高强度紧张的心理环境下,会产生压抑和恐惧心理,极不利于学习和大脑的记忆、储存,甚至对已经储存在脑海中非常熟悉的信息,也会因突然“短路”而难以释放出来。可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三、注重实践,深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注重实践性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后,可以布置一道课外实践性作业;利用卷尺、竹竿等工具测量出所需的数据,计算家里长方体柜子的体积。
2、注重作业的创新性
引导学生对数学的使用的灵活性、多样性应当减少重复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咱村修一条长1500米的水渠,前3天修了这条路的1/5,照这样的效率,乘下的路还需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请用多种方法解答)这种题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沟通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接替的灵活性、多样性,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思维空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丰富和激励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创新精神上的一种创造能力。富兰克林面对溪水中的流水,很快由流水联想到他日夜思考的电学原理,想象电也是一种流体,它充塞于一切导体之中。这个想像力为创立现代电子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现代分子生物学家莫诺把基因中的DNA的活动想象为一个巨大的工程,有“工头”在指挥、控制。后来终于证实了“操纵子”确实存在,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教学:11×11,12×11,13×11,……想一想,得数有什么规律?
11×11=121
12×11=132
13×11=143
……
18×11=198
学生发现原来一个两位数乘11,得数的最高位是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末尾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中间是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
19×11=209
28×11=308
39×11=429
……
当一个两位数的数字之和等于或大于10,得数的个位数字仍然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中间的数字是这个两位数的数字之和的个位数字,前面的数是这个两位数的数字的十位数字加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信任、鼓励,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鼓励质疑求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魔杖”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舊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他们爱提出很多的问题,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而这些心理素质正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魔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见同的能力和独特见解,进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求多解练。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如: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之后,有一个这样的思考题:有六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2、4、7、5、1、9,用这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是1000。书中举了一个例子:249+751=1000,让学生自己再写一个。学生写出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启发学生继续思考:看哪位同学最爱动脑筋,能想出规律?思考之后,有的学生写出四个;有的写出五个,最多的写出七个。师有意识请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结果他说还写出了三个。顿时,教室里掌声四起,就这样在教师的表扬、鼓励、点拨下,学生从多方面寻找答案,发现此题有多种填法.这样的教学使各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开阔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感到知识是无穷的,在获得成功的快感、体验创新的快乐之后,产生更强烈的不满足感,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人人创新、不断创新.由此可见,只有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