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和策略
2015-05-30黄晓莉
作者简介:黄晓莉(1990-),女,汉,湖南湘潭,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方向。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媒体逐渐应用到当今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现代教育技术学蓬勃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与策略,在课程整合中我们要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95-01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
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讨,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整合模式。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原则,才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主要有语文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原则[6]。
(一)语文性原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是对课程的结构、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下,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培养的根本目标并没改变。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取整合的模式和方法。
(二)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即整合必须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它主要包括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及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应具科学性。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教学目的明确、体现教学规律。呈现过程的科学性具体表现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注意使用规范,信息传递简明,形式新颖。
(三)艺术性原则。语言是艺术的,艺术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特征,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使语言艺术如虎添翼。
艺术性原则的个性化表现为: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学生能够有效地控制所需的信息知识,根据个体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料的内容和数量,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而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这一段差距)得到充分发展。
艺术性原则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增进学习,提高效率,激发创造力;学生能够利用效能工具,处理数据,编制发行作品,开发其他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学生能够利用交流工具,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能够根据特定任务的要求,评价与选择新的信息资源,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交际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
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需要深入地实践与研究,寻求适合不同学习内容的多种整合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于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实施语言实践、情感驱动、情感激励、寓教于乐等策略。
(一)语言实践策略。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语言能力和语感,课程整合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热情,同时增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但不少网络语言的质量的确令人堪忧。因此,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一定要紧紧抓住语言实践策略,强化语言意识,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感。
(二)情感驱动策略。学习离不开情感驱动,语文学习更离不开情感的驱动,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是苍白的。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作用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表现得尤为突出。感人心者莫外乎情,无情的语文,也就成了无心的语文;失去了灵魂,味同嚼蜡,无法激起学生作为人的内心体验的语文,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理由。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必须注意运用情感驱动策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媒体多信道、多感官刺激的优势,有效调节学生的情感,鼓舞学生克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难,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三)情感激励策略。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学习情境创设功能,它能还原学习内容的背景,恢复其原本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以此为支撑启动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又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在整合时要有目的地运用情境激励策略,利用情境创设工具,或描述问题背景,或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富有挑战性的上下文背景,或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感知工具、符号等,激发学习者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感知、理解、体验、应用和意义的构建。
(四)寓教于乐策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中丰富的软件资源,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语言锻炼,语感雕琢,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另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开展影视欣赏、网络阅读、远程在线交流等活动,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热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美]Gary R.Morrison,Deborah L.Lowther著,顾小青译.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2.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7.
[4]蔡伟.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56-157.
[5][美]Judith Haymore Sandholtz,Cathy Ringstaff,David C.Dwyer著,宋融冰译.信息技术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