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纸笔测验的优化
2015-05-30周洁
作者简介:周洁(1991.01-),女,汉,山东淄博,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考试,是一个考评学名词,它指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考试文化,考试制度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历史学习中,纸笔测验作为考试方式的一种,在评价学生历史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它不是一种完美的评价方法,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关键词:考试;评价方法;纸笔测验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40-02
教学评价的方法非常多,有观察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苏格拉底式研讨法、活动法、专题研究法和考试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考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广义上来讲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上来讲,就是我们教学生活中所做的纸笔测验。在历史学习中,纸笔测验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优化初中历史学习中的纸笔测验,是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纸笔测验的产生的问题
2011版初中课标中指出“纸笔测验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由此可见纸笔测验是在历史评价方法中的地位。作为历史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的优势是明显的,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量化,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一目了然,提高教学效率等。但是它的问题也很明显。
第一,在历史学科中,它最大的缺陷在于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涉及的大部分都是陈述性知识,很少有较高级的认知活动的考查,很少涉及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些都是与现代考试理念相悖的。
第二,学生并不喜欢并不喜欢纸笔测验,原因有很多。首先,测验的内容大部分是识记知识,而历史课程中有大量的人物、时间、线索需要记忆,所以学生虽然喜欢历史课,但并不喜欢记历史史实,更不喜欢凭借一张卷子的分数来衡量他们历史学习的好与不好。其次,测验给他们带来严重的思想负担,很多小孩在考试前有紧张的情绪,自然不喜欢考试。最后,测验成绩出来后,如果考分不理想,那么如何面对家长老师成为学生头疼的问题。
第三,以往在历史纸笔测验方面都是关注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面临高考的学生,而对初中的纸笔测验很少有提及。但随着2011版课标的施行,新课标对初中生的要求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纸笔测验作为一种常用且重要的历史教学评价方法,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如考查内容,题型设置、考查方式等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原来单纯的教育测量发展到带有价值判断的教育评价,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从单一的分数到全面综合的素质的要求。而纸笔测验作为一种很传统但是高效的评价方法,如何继续发挥它的优势,避开劣势,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成为本文探讨的问题。
二、如何优化纸笔测验的内容
针对纸笔测验的内容优化,总的趋势是“从单向封闭走向多维开放”①。在旧的课程体系下,考卷上的题目来自于书本,这给学生传达一种观念,只要背好书就能考出好成绩。然而永远有部分学生并不善于记忆,也不喜欢背书,这成为他们讨厌考试的根源。
在优化纸笔测验的内容上我们要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然而对于初中学生进行纸笔测验,重在考查学生的基本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情况。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刚刚接触历史课,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并不是脱离历史的,生活中处处有历史资源。比如学生看的历史故事书、博物馆、名胜古迹等等,都渗透着历史。甚至一些不符合历史常识的古装剧都能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如果能给予正确的引导,纠正一些错误的历史信息,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有很大的作用。
在考卷的内容上来看,试卷的题型大多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主观判断方面,而非选择题大多是材料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以及获取、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但是试卷内容的优化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第二,考试内容考主干知识,不考偏难怪题。第三,“材料解析题”里既可以“有意减低记忆能力要求”,又可以“引导教学重视史料,注重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②。
三、如何优化纸笔测验的形式
纸笔测验作为一种终结性评价,形式单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历史的纸笔测验试题类型似乎固化了,只有选择题和材料题。而这两种题型没有办法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所以从纸笔测验本身的考卷来看,要增加部分题型,如小论文写作、填表题、和思维导图题等。
第一,在测验中添加小论文的写作的题型,学生就某个人物和某个事件说明自己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评价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焚书坑儒、康乾盛世、鸦片战争等等。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和审视,但是限定不能有过激或反动的思想。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认识水平较低,所以在小论文题目设置上一定是学过的内容,而且字数要求不能多,一百字左右就可以。
第二,题型设置上,可以设置填表题,但是并不是那种要求死记硬背的填表题。要给学生一段材料,学生依据材料自行填表。在有材料提示的前提下,学生再依据已学到的知识把表填充好,这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如: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统一,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摘自《独立宣言》
材料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摘自《人权宣言》
第三,在题目中设置思维导图题,学生能够在已知线索下填图,这样认清不同人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的概况,下图所示。
四、纸笔测验的补充
纸笔测验一般意义上认为是月考、其中考、期末考。可是平时的考试中不拘泥于正式的考试,如随堂小测验。随堂小测验可以检查学生对课堂上讲的知识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作为小测验,既可以让他们口头回答问题,或者让他们归纳出一堂课的关键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归纳一堂课的重点,作为每堂课的随堂练习或作业。最主要的是这些平时的随堂作业纳入最终的期末考核,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对随堂小测验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纸笔测验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融合起来。
从纸笔测验外部来讲,可以补充一些评价方法,如历史话剧的编排、历史小演讲、小型辩论赛等等。这些看似与纸笔测验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确实与它密切相连。历史小演讲,就是给予学生限定的时间做准备,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就初中生的现实情况做一个评分表,找部分老师做评委,对学生的小演讲做一个评价。这样就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历史话剧和小型辩论赛来说,类似期末演出汇报,它是一种团体活动,这样就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的能力,虽然具体实施起来有些繁琐,但是却让学生锻炼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样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总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纸笔测验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本不应该承受如此繁重的课业压力,可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还是要通过纸笔测验这种高效评价方式来分出一二。因此把测验设计的有趣一些、丰富一些,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是那么枯燥变得非常有必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从教育测量走向教育评价——论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趋向.中国考试.2009(5).
[2]郑淑慧,舒励.中学历史纸笔测试研究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2).
[3]郑淑慧,舒励.新理念下中学历史纸笔测试命题原则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8).
[4]茱莉亚·墨菲.历史教学之巧.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吴磊.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纸笔测试的四个变化——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之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Z1).
注解:
①吴磊.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纸笔测试的四个变化——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之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Z1)
②郑淑慧,舒励.新理念下中学历史纸笔测试命题原则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