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媒体教学彰显课堂魅力

2015-05-30袁风兰

文教资料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袁风兰

摘 要: 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创新地整合起来,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出客观事物,呈现教学内容。这样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过程中难点的分解和重点的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它能使“静态”变成“动态”,使“抽象”变为“直观”,使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变为有“声”、有“色”、有“形”。如在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先介绍背景,然后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雷声轰响,闪电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海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如《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教学时,我对有关春天的美丽的图片进行剪辑加工,加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字,同时配上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使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在一阵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目睹春花、春草,感受春雨、春风,如身临其境般地领会春的美丽。利用这个有利的情境,我适时向学生提问:“这些图景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作出回答,教学由此导入新课。而学生也就在这样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中,“走进”春天。学生内心产生了丰富体验,唤起了心中强烈的审美情感,激发了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自然美的沐浴中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苏州园林》这篇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文时,先播放了《苏州水》中介绍苏州园林的碟片,随着解说员形象入情的讲解,学生不仅对苏州园林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有了如临其境的实感,而且得到了美的熏陶。

二、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而多媒体却可以凭借自身优势把教学内容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如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我在开头伴随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出示了文章中描绘的三副图景。即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致:霪雨霏霏,凄凉阴涩的秋景;风和日丽,明媚恬静的春景。北方农村的孩子从未见过,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优势,通过多媒体多角度向学生展示,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因此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地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与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如教学《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篇课文,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了解了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但具体的景象到底怎样,罗布泊远在千里之外,学生不可能都去那儿参观一番,况且即使真的到了罗布泊也只能看到罗布泊的现在,对它的过去也无从知道。这时多媒体就发挥了它的作用:我事先从互联网上搜集了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大量图片,从中精挑细选出了十副,制成课件。学生读完课文,再看到这些图片,视觉受到强烈冲击,内心受到极大震撼,迫切地想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为解决本文的学习重点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的只凭想象才能了解到的事物,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求知欲,全面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成为突破重点的重要手段。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本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去感知。教学《听潮》一课,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朗读领略大海刚柔相济的美。这对内陆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自制的潮起潮落的VCD及以潮水声为背景音乐的范读录音,使学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汇聚成对大海的立体感性印象,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突破重点与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背影》一文,为了更好地表现父子情深这一主题,我就有意识地把“父亲过铁道,攀栅栏,买橘子”的场面制作成课件,学生就有直观形象的感觉,教师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创造性地表达画面内容。学生再结合课文,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作品主旨,把握人物形象。所以说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多媒体课件还具有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信息同步呈现的优点。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突出达到的。语文教学中,我就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安塞腰鼓》时,便利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简单的“陕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网页。分为“黄土高原民”、“黄土高原风”、“黄土高原情”三部分,通过资料及影像的显示,让学生有直观感受,通过阅读课文,再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口头表述,然后展开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旋律。教学《斑羚飞渡》的最后一段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很难理解镰刀头羊为什么要这样做,尤其不理解镰刀头羊跳崖时的心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可先播放镰刀头羊屹立在伤心崖上的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镰刀头羊屹立在顶峰时的神态、举动。他们从具体情境中明白了羚羊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羚羊在危难时刻表现出这样的智慧和精神,那我们人呢?这样,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极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使学生受到启发,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使学生对较难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如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我通过多媒体手段,一面向学生展示山水,一面引导学生鉴赏,进而让从未领略到山水之美的学生,产生现场体验的效果,充分领略柳宗元给我们描绘的优美山水的深远意境,走进柳宗元的情感世界。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个个都跃跃欲试,每位同学都主动参加到课堂中,积极思考,认真回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故乡》一文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节省了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增加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更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又如,我在教《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时,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的朗读,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根据诗中的描述作一幅画,表现边塞生活、风光,或送友归京的情境。学生异常兴奋,画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画。通过这一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机会,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力挖掘了学生潜力,强化了教学效果。教学《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我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热火朝天地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多媒体可以给予学生更多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让不同学生都有收获,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实践,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良好品质。同时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同时大大简化了教师操作,使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教学能使课本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声画并茂,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抽象的、遥远的或未知的事物,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彰显语文课堂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式辉,陈豪.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学习精神[J].人民教育,2000(08).

[2]刘刚.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0(02).

[3]冯沈萍.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03).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