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新模式的探索
2015-05-30田野
田野
【摘 要】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主要依据,把培养目标作为着力点和出发点,在课程细化方面应该以学生兴趣为主要方向优选课程,把身心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养成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培养方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探索更为切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模式。
【关键词】学校体育 课程设置 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79-01
1、 目前体育学校体育课程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现代各国高等学校关于体育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必修、选修和不设体育课 3种类型。中国、日本、苏联和欧洲一些国家,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是必修课程;在美国是选修课程;还有一些国家不开体育课,只有课外活动。中国高等学校的体育课,分为 3种形式:①普通体育课,是为身体一般健康,但未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大学生开设的,主要是进行身体的全面锻炼,并结合所学专业的需要进行教学。②专项体育课,是为身体素质较好,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对某项运动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开设的。使他们在全面锻炼身体的基础上,进行某一专项的学习和提高,以便更好地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③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较弱,或患某些慢性病的大学生开设的,主要是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保健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学生分组、教学内容与方法等,都要根据学生身体健康检查的资料和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并经常与医务部门密切配合,随时分析学生健康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1.2 体育课程研究的现状。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一直以来对于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较多,众多学者也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方向;但对于体育课程具体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相关课堂实践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研究参考。目前,我国无论是初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遵循国家体育教育整体规划情况下,都进行了一些校本化的改革与开发,但是由于动力不足,以及各学校情况不一等众多因素,在全面推行方面遇到不少阻力,同時也难以形成一整套实用的、能以全国范围内铺开的体育课程方案。
1.3 摈弃体育教学知识的单一灌输,转化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主要教育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布置等众多环节都围绕该中心做安排。实际上,中国目前的学校体育建设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着手,目前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整体水平较低,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得知,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足。同时,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实行双轨制发展,学校体育培养模式与单项运动训练存在根本差别,在学校范围内很难发掘竞技水平较高的体育苗子。因此,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就不能单纯的以运动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测评的唯一标准,应该以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基础、教学目的等多方面制定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课程整体构架。健康第一”无疑是我们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只以“健康第一”来统领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究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诉求,以适应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具象化要求。[1]
2、 构建适应当前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的课程模式
2.1以“学生兴趣”为基准的学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兴趣培养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通过规范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技能,建立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使其在校期间对某一两种体育项目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养成有极大的帮助,“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这也是学校体育最终目的。
2.2打破固定的体育课程时间设置,建立多元化、分节点的教学组块。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范围内,体育教师与学生应该对教学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权,对体育课如何教、如何学,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都可以采用创新性的手段。体育课堂应该区别于普通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环境,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客观上就要求采取不一样的教授方式,在课堂时间、教学场地等方面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建立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体育保健课的联动机制,是学生能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摈弃学分、结业等客观因素带来的巨大压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心态。
2.3 学校体育课程的独特性、个体性。学校体育区别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有其存在独有的个性,面向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分配、性别比列结构、运动基础等各方面都有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对体育课程概念、性质的把握都要有明确的定位。
2.4 选择合理、有针对性的运动手段。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学生参与体育的方式越来越多,体育运动项目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首先是建立在运动兴趣的基础之上,运动知识的单一强制性灌输反而给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问题。
3 、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3.1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学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直接受作用者,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普通的体育项目上,应该在教学大纲合理规定范围内允许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开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积极性。由“强制性”、“规定性”的体育教材向“多样性”、“趣味性”转变,体育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环境,身体动作的技能传授无法强制性的灌输,只有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得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的掌握。因此,应该更多的开发富有“多样性”的教学项目,以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参与其中。
3.2“人文关怀”背景下,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作为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身心素质的问题[2]。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学校体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有所不同,从最初的通过肢体活动传授生活技能,到后来闲暇之余调节身心的体育游戏;逐渐发展到现代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通过运动技能传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这些培养目的的出现都是顺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自然趋势,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学校体育培养目标应该不断探求创新,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歌燕,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6-98。
[2]李小莉,美国学校“生命关怀”体育课程及启迪[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7(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