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借鉴商洛花鼓之探究
2015-05-30冯渊
【摘要】地方戏曲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经过历代艺术家、理论家的整理与总结,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艺术体系。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如想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势必要将地方戏曲的精华引入到教学之中,使地方声乐教学更具民族性,从而凸显地方性高校音乐学办学特色及创新改革,彰显地方本土特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借鉴;商洛花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文化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确定了“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鼓励地方高校在原有的办学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办学特色,以求在激烈的國内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1]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也大大增强了地方音乐文化的责任,推进区域音乐文化者的反思。
地方高校声乐教学需要区别于音乐学院以及省级师范院校,建立地域性教学目标,确立不同的声乐教学方法。比如,笔者所在的陕西省商洛市,有“戏曲之乡”的殊荣,商洛花鼓在当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且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院校要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目标,必须在教学上引进并加强本区域音乐文化的建设,为当地民众培养合适以及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为学校打造精品课程以及特色专业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出路。”[2]
商洛地方院校开展区域化声乐教学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借鉴商洛花鼓的风格特点和形体表演
在地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借鉴商洛花鼓的积极因素,譬如:自然的声线、生动的表演及精湛的技法等,培养学生全方位掌握商洛花鼓的精华,从而促使商洛花鼓与时俱进,在传承中求发展。以商洛学院艺术系为例,由于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师资能力等方面与专业音乐学院等优秀院校存在一定差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跟优秀院校学生相当的专业程度,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在教学当中,不妨借鉴商洛花鼓的唱腔,使学生在演唱中掌握发声方法、创新演唱风格、充分表达曲情、使演唱兼带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形成独特的演唱特点,从舞台表演中脱颖而出。
首先,从唱腔上,积极地咬字,使声音充分地唱出来。很多教唱美声的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一味强调腔体的打开,不顾学生嗓音条件的限制,因而导致学生演唱没有音色,更听不清楚他们演唱的歌词。商洛花鼓清晰的咬字以及自然的声线对笔者声乐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笔者试图要求学生嘴皮子要灵活,咬字、吐字要清晰有力,像朗诵一样演唱歌曲中的每一个字,充分把字头、自腹、字尾都要精确到位地咬出来,例如:商洛花鼓《夫妻观灯》中第一句,“耳听有人扣门环”中的“人”字,一定要用上下两排前牙磕一下,与此同时,后牙根先闭合再咬开,而后马上松掉,否则声音就会憋在口腔里出不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咬字,又锻炼了咬字与气息的协调能力。在这里需说明一点:唱歌的咬字比说话的咬字更夸张、更有力,但并非僵、硬、死,自然就好。对于声音线条的把握,根据商洛花鼓的审美要求,笔者不会强迫学生声音使劲向后(喉咙)靠,充分打开腔体,而是在清晰咬字的基础上,打着哈欠唱就可以了,声音要充分唱出来。声乐教学需要“打开喉咙”,但需掌握一个“度”,每位学生嗓音条件不同,这个“度”就要不断调整,直至演唱出自然的声音,而不是故意模仿“做出来”(不自然)的声音。
其次,掌握商洛花鼓的精湛—润腔技法。商洛花鼓的润腔技法指的是行腔中的波音、滑音、倚音、颤音等,这些小腔十分讲究自然流畅、收放自如。针对民族声乐教学,让学生大量练习润腔技法的作品,例如:商洛花鼓《夫妻观灯》、《观灯新唱》,还可以把湖南花鼓戏《洗菜心》、《刘海砍樵》等作品拿来练习。这类花鼓戏演唱大部分的润腔都在高声曲,演唱时,要求学生掌握好气息的同时,鼻、咽、口腔共鸣发挥作用,在口腔咬字的同时,把润腔的音通过鼻腔哼唱出来,咽腔适当打开,这样的声乐教学不仅展现了花鼓戏的风格韵味,使唱腔旋律更为丰满流畅、人物感情更为生动细腻,还对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有很大的帮助。现代许多作曲家创作的歌曲都是建立在地方风格素材的基础上,例如:《山寨素描》、《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水姑娘》等,如果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润腔技法,就能在这些作品中做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
最后,重视舞台表演。商洛花鼓戏主要通过“四功”(唱、念、做、打)和“五法”(手、眼、身、步、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把“唱”与“演”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很多民族声乐教育者,把注意力停留在科学性发声等演唱的技术层面上,而往往忽视表演的技术层面。声乐作为视、听结合的舞台艺术,“唱”和“演”是缺一不可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类似窘境:不少学生悟性高、音乐感觉好、唱得好、形象也好,可就是不会表演,舞台表现力差,就连很简单伸个手的动作都看着别扭,更别提舞台表演了。溯其缘由,我们的教学重“唱”,轻“演”。学院教学领导在认识到此问题后经过教改,把商洛花鼓的形体表演纳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中,通过系统的“五法”训练,使学生做到“眼有神、神有形、指之有物、看之有像”[3],启发学生用心塑造人物,用情打动观众。实践证明,借助商洛花鼓的形体艺术,学生的表演能力大大提升,丰富了学生舞台表现美感,同时也很大程度活跃了教学气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发展民族声乐教学
1.修订教学大纲。从教学计划入手,对我校人才培养目标、音乐课程设置、声乐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等给予规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符合特色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相继开设《商洛花鼓赏析》《商洛花鼓声腔课》《商洛花鼓形体表演课》等特色课程,《赏析》是对优秀的商洛花鼓剧、唱段进行欣赏,对经典的唱腔进行曲式结构及特点分析。通过这门课,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直观地了解花鼓戏的构成,为开授声腔课奠定基础。《声腔课》是针对商洛花鼓唱腔的一门实践课,由老师选定教学曲目,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花鼓演唱技巧及风格。通过对商洛花鼓声腔课的学习,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发声、咬字、行腔、韵味等,也可以为学习民族声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形体表演课》主要是对商洛花鼓“五法”(手、眼、身、法、步)的训练教学,在学生唱腔趋于稳定的基础上,老师示范表演,要求学生做到:“唱演同步”——即唱腔优美、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充分把握人物性格、完整的故事情节等。将商洛花鼓的唱腔、表演引入课堂教学,逐步建立地方特色课程体系,这对长期以来单一的音乐教育课程来说如注入一股清泉,同时也对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2.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各大院校教学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工程,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学校是否可以尝试:一方面,选派优秀的民族声乐教师到当地剧团学习商洛花鼓戏,提高声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方面的知识素养及舞台表现。另一方面,长期聘请剧团资深老师到我系授课,培养学生演唱风格、润腔技巧及舞台表演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形成良好教研、教改氛围。
3.加大科研力度,促进声乐教学。
“遵循现代教育规律,重视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开展科学论证,以理論研究与综合应用实践研究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走“科研——实践——创新”的梯次研究路线”[4]我校在科研方面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教师的科研创新,如在声乐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商洛花鼓文字研究、演唱谱例以及声乐教学理论研究等图书资料,开通数字图书馆,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得到更好地呼应。
成功的地方声乐教学体系的构建,有些学校做的很好,我们也可以进行考察、借鉴。譬如:贵州大学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方面的“双重教学”经验就值得推广。即“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教学应该分为“少数民族民歌风格教学”和“系统的声音训练”两个部分,少数民族民歌风格教学由民间歌师根据学生的民族成分和个性特点组织教学,声音训练由具有创新精神,锐意改革的声乐教师来承担,两者相会协调,共同完成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教学。”[5]
此外,“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6]商洛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商洛花鼓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有较强艺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实用型音乐人才。
三、加强艺术实践,培养特色声乐人才
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笔者认为艺术实践是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应该重视的关键。而我校艺术系绝大多数学生很难争取到舞台表演的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有机会上舞台表演与实践,鉴于此,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艺术实践活动:
一方面,长期聘请商洛剧团的优秀戏曲老师到学校讲授商洛花鼓演唱及表演课,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加强学生对商洛花鼓演唱风格的了解,为学生创造性的将其融入到民族声乐演唱中奠定基础;定期邀请商洛戏曲研究专家到学校讲学,为学生讲授传统戏曲、曲艺、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商洛花鼓的产生背景、衍变过程、形成原因、演唱风格、表演特点等等,逐步使我校学生由“不了解——可以接受——喜欢上商洛花鼓”,将优秀的花鼓戏传承下去。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演出,举办“商洛花鼓经典唱腔专场”、“中国歌剧专场”、“优秀商洛花鼓剧表演片段专场”、“商洛花鼓与民族声乐融合汇报音乐会”、“独唱、重唱音乐会”、“合唱专场音乐会”、“毕业音乐会”、“新年音乐会”等等。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迫使多数学生参与其中且受益匪浅,不仅使学生心理素质有了更好地培养,还大幅度提高了学生适应舞台的能力;通过艺术实践,使学生不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积极发挥创造及表演能力,展示其自身艺术才华。
最后,笔者认为高校与艺术团的强强联手不失为一个很好地探索。譬如:笔者就职的商洛学院通过商洛花鼓戏鉴赏与商洛花鼓表演唱等课程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引荐到商洛剧团进行学习实践,参加剧团大型花鼓剧排演,也可以以合唱的形式参与到花鼓剧排演中来,这样一来,高校学生充分融入到艺术实践当中来,拓展其艺术表演空间;剧团也摆脱了人员不充足的窘境,提升其文化底蕴,两者合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一代艺术人才。
为我们做出榜样的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的“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此次联合是国内屈指一数的首例,是在新形势下,共同致力于探索人才的培养。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表示:“西安交大有了戏剧学院,不仅是西安交大在面向社会服务,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一所大学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为西安交大的育人创造了一个更好地人文精神环境。”[7]借此契机,也为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注入新的活力。
地方高校声乐教学通过对商洛花鼓的不断借鉴与发展,使其能在音乐创新领域中充分得到运用与传承,使声乐教学更具民族性、特色性,从而凸显地方性高校音乐学办学特色及创新改革,体现地方高校声乐的特色化教学,彰显地方本土特点。
参考文献
[1]蒋娟全.将地方戏曲引入民族声乐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以“零陵花鼓戏”为例[J].科教文汇,2011(19):141.
[2]张敏桦.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的必然性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5):171.
[3]何益民.花鼓戏人才培养模式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海,2010(10):72.
[4]蒋娟全.零陵花鼓戏在地方高等院校音乐系的开发与传承[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6):146.
[5]张应华.保持贵州特色拓宽艺术眼界一浅谈“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专业的课程策略[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21(1):63—68.
[6]蒋娟全.零陵花鼓戏在地方高等院校音乐系的开发与传承[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6):146.
[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4/09/c_122949912.htm
作者简介:冯渊(1985—),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