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优化策略探究
2015-05-30张笑村
【摘要】本文在对当前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现状进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相关问题做了一定的分析,分别从教师素养结构、幼儿歌曲的选材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优化;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它对幼儿的发展极为重要。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的颁布,又再一次强调教师的教育观念——将幼儿的“课程”游戏化,“课堂”生活化,以活动的形式代替传统知识的传授,在玩中学,在游戏中体验。随着音乐对幼儿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越来越多的学者、幼儿园教师开始关注、反思歌唱教学活动,并在不断地创新幼儿园歌唱教学模式。歌唱教學活动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分支,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在幼儿园开展最广泛,最普通的活动。如何优化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笔者试做以下探究。
一、优化教师素养结构
教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如何上好一堂教学活动课,亦或说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教师起了最关键的作用。那么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教师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是以幼儿为本为出发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宗麟先生指出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音乐的能力,是作为幼儿教师应挖掘音乐教育价值。例如:中班歌唱活动《小鼓手》,第一课时(20分钟左右),重在引导幼儿感知作品,理解歌词含义。
(二)提升教师自身音乐教学能力
在树立了良好的教育观念的同时,教师自身的音乐教学素质和音乐修养也是导致音乐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中班阶段,幼儿以模仿唱为主。若教师的演唱水平较高的话,建议可以多采用亲身范唱。因为教师现场演唱比较直观,也可以即兴表演,能让幼儿和教师产生互动与交流,激发他们模仿的欲望,感染幼儿。除了模仿教师的范唱,也可以让幼儿模仿教师动作,或是能自己随意发挥想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辅助歌唱。通过律动的表演,如模仿小动物、工人劳作的样子等等,让幼儿动起来,既能理解词义,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例如歌曲:《孔雀》《小海军》《理发店》等。通过故事的导入,使教学活动富有生活情境,增强趣味性。
二、优化幼儿园歌曲选材
(一)合理把握音乐作品调式调性
3-4岁儿童的自然音域在d1-g1(即C调的2-5),4-5岁儿童的自然音域在c1-b1(即C调的1-7),5-6岁儿童的自然音域在c1-c2(即C调的1-i),这是他们唱起来最舒服和轻松的音域。每一首儿童歌曲都有固定的调式调性,这是编者在谱曲时按音乐审美角度设定的调式,然而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幼儿的接纳性。应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稍作更改,并关注到曲调是否优美、动听或是诙谐、欢快,节奏鲜明等。
(二)音乐作品的内容材料应多元化
教师可以多关注幼儿配乐故事朗诵、经典童谣诵读,充分利用这类素材中的元素,加以改编成为特殊的歌曲演唱教材。例如:《四季儿歌》《唐老鸭快乐童谣》《花仙子童谣》等等。从幼儿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经验来看,幼儿对于动画片中的歌曲都十分感兴趣,每次播放都会跟着哼,有的还手舞足蹈。哼唱这些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都是幼儿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欲望和需要。结合幼儿最感兴趣的动画片、动漫人物出发,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巧虎》《虹猫蓝兔七侠传》等等。这些关于小动物、有故事情节的幼儿歌曲,往往能激发幼儿演唱的积极性。
(三)音乐作品的选择应发挥创造性
对于作品的选择开放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要联系到幼儿的实际生活,给他们发挥创造力的平台。选用一些可以继续创编的歌曲题材,例如小班歌曲 《小小蛋儿把门开》;中班歌曲《小朋友想一想》,“(问)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 (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只需要抓住某一动物的主要特征,就可以进行创编活动。让幼儿一起参与改编歌词,是激发他们兴趣的手段之一,同时也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加深他们对歌曲的感知程度,丰富了歌曲的演唱表达。
三、优化教学活动
(一)重视幼儿歌唱意识的培养
在开展歌唱活动时,对于儿童的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发育也得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而歌唱活动区别于韵律、打击乐活动,歌唱需要掌握一定科学的方法。提出重视培养歌唱的意识,是要求幼儿一种进入演唱的基本状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坐姿、面部表情;吸呼气、咬字吐字;区别说话的声音;换气、停顿旋律性的表达以及音准、节奏感的掌握。只有做到这些,幼儿才能有较好的声音状态来演唱歌曲,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演唱中,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但绝不是提倡单一、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将演唱的方式技巧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快乐的歌唱,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幼儿音乐修养的熏陶。
(二)关注幼儿歌唱前的准备状态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游戏法根据歌词内容导入一个情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化,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能是盲目地,一味地让孩子玩,而忽略对演唱的方法。如提示:让老师看清楚你们大大的眼睛,有没有露出自己的大白牙等等,强调一个演唱的状态。发声曲:1.问好上下行音阶(小朋友们 好 张老师 你 好)2.动物的叫声 (强调先从开口音开始,再到闭口音)3.吹泡泡 (练习吸气)用WO的声音 模仿吹泡泡。歌唱活动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教会幼儿唱一首歌,而是一种能力,是他们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歌曲的演唱建立在气息的运用和声音的表达上,对于发声位置,方式方法都有一定的科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2.
[2]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6-57 .
作者简介:张笑村(1982-),女,江苏无锡人,中职讲师,长期从事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