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2015-05-30马珍珍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高中音乐兴趣

马珍珍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高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标准。音乐课是高中必修课之一,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高中生音乐欣赏能力与综合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由于音乐课并非高考主科,得不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简要探讨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教学实效

音乐属于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开展美育的有效载体[1]。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由于高中升学压力大,音乐课是副科,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另外,笔者在维吾尔族聚居区,当地条件落后,教育资源短缺,音乐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性不够,课堂教学实效不高。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简要谈谈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充分挖掘教材,丰富教学素材

由于当地教学条件落后,乐器与音乐教学设施都很匮乏,极大制约了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此,音乐教师应思考如何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达到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深入剖析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教学目的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教材上安排这些内容的意图,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同时,要从身边挖掘丰富的教学素材。维吾尔族本身就富有音乐细胞,人们能歌善舞,也有着丰富的乐器资源。因此,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选取学生熟悉的民族乐器,播放新疆民歌,丰富教学内容。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听觉艺术。教师可利用欣赏式的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教学。这既能降低高中生的音乐学习难度,还能逐渐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音乐教师要创设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在教室、橱窗张贴关于音乐的图片,经常组织歌唱比赛、集体文艺活动等。同时,还可利用课间、课余、广播等途径,经常播放中外经典音乐,世界名曲,民族传统乐曲等,营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的熏陶[2]。其次,每堂音乐课开始时可播放一些音乐作品或者近期的流行音乐,让学生的身心疲劳得到舒缓,从而更好地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一讲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并谈谈音乐吸引他们的原因。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逐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再次,维吾尔族乐器种类繁多,学生们也很熟悉,因此,可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乐器向同学们介绍,并进行表演,比如,都塔尔、手鼓、笛子、弹拨尔等。这也能极大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三、采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体验式教学是新课改后所提倡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有效的問题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去鉴赏音乐。一般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体验能力。比如,笔者选取了维吾尔族耳熟能详的民歌“牡丹汗”作为鉴赏素材,先向学生介绍了乐曲的创作背景,然后,播放一遍乐曲,随后,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在赏析民歌的同时思考:(1)该作品的音色、速度、节奏是怎样的?(2)这首民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说说民歌中所使用的主要乐器,这类乐器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设置上述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与针对性。然后,以个人思考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们探究问题。当学生们找到自己的答案后,由学生们互相交流、讨论探究成果。然后,让他们重新倾听一遍音乐,以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观点。音乐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对问题的总结与归纳,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另外,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还经常将维吾尔族乐器引入课堂,向学生介绍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及代表作等,让学生在进一步接触民族乐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双重乐感。比如,弹布尔的外形,种类,演奏特点及代表曲目等。在下一堂课介绍都塔尔的过程中,也要同时回顾弹布尔的特点,将两种乐器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两种外形相似乐器的不同特点。

四、重视音乐教学的课外延伸,积极开展各种音乐课外活动

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但40分钟的时间所传授的知识以及效果都很有限。因此,音乐教师要注意将音乐教学向课外延伸,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可安排学习小组在课后收集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民歌代表作资料,包括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们体验到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也可让学生挑选一些新疆常见的乐器,自己去学一学,弹一弹。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成立音乐兴趣小组,经常组织一些音乐文化活动,比如,校园歌曲比赛,经典乐曲赏析、音乐知识讲座等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拓展自己的音乐爱好。

五、重视激励作用,多元化评价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下一步教学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认真收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相关反馈信息。一般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音乐作品分析、学习成绩、参与各种文娱活动、师生谈话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必须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定性评价是指对一个学生学习质的大致概括,包括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优缺点以及下一步努力方向。定量评价是指利用百分制或等级制来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3]。在评价学生主体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等。这样教师才能掌握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成绩优异、进步迅速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以起到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涛,徐佳.高中音乐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M2014M7(3):225.

[2]王晓玲.激发学习兴趣传递音乐魅力——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一则[J].教育教学论坛M2013,5(24):195-2l0.

[3]韩红举.让音乐动起来——对农村音乐课堂的思考[J].考试周刊M2014M22(29):180.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高中音乐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