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马山民歌的语言特征
2015-05-30黄燕
【摘要】语言是人们最普及、最直接的交流工具,也是音乐化的前提。各地不同的民歌语言音调反映出不同的方言特征。荆州马山在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语言特征也具有南北交融性特征。
【关键词】语言;方言;谐音
荆州是著名的历史古城,这里的人们爱好唱歌,不分男女老幼开口均能演唱。这里有一句老话:“不唱不喊,一天怎能到晚;不唱不说,一天怎能到黑”。可见唱歌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多么大的作用。它直接伴随着劳动,推动和鼓舞生产。荆州马山在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语言特征也具有南北交融性特征。
一、语言与方言
语言是人们最普及、最直接的交流工具,也是音乐化的前提。生活语言到文学语言、音乐语言,虽然各有不同的特征,但是都要依据语言本身的特殊状态和特定规律运动。语言的组合,语言的状态,语言的繁简,语言的音调与声调,以及语气语法等,语言的一切表现方式,尤其是语言的状态、声调与自然节律,直接影响到传统音乐特定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在普通话的语言音调中,根据声调的不同分为四声分别是:阴平是第一声(55)高而平,叫高平调;阳平是第二声(35),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声调;上声是第三声(214),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去声是第四声(51),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声调是人们在说话时通过语言音调的高低轻重的配置组合而形成的腔调,由于各个不同地区的人在说话时高低轻重的配置不同,形成差异便有了各个地方不同腔调,即形成不同的方言。
二、方言的运用
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处在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独特的荆楚言。方言的不同运用增强音乐的不同情绪。例如《伙计调》,由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形式来表达劳动人民对地主的不满和怨恨。旋律以当地的方言来进行念白,简单而质朴的一问一答。女领:“日头落土(伙计们)”众人答:“唉”女领:“又转东咧,问你们话咧”,众人答:“话又怎么样咧”?歌曲反复出现此衬句,尽显劳动人民之间的亲和力。而其中“日头”是指“太阳”的意思,“落土”是指“下山”的意思,“日头落土”也就是指“太阳下山”。此外同样是表示太阳下山,在《叮当调》中是这样表示的“日头渐渐往下藏”。而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生活的歌曲。相同的意思根据作品情绪的不同巧妙的运用,使的音乐情绪完全不同。
三、谐音的运用
《叮当调》的衬词还应用了谐音手法,从而产生双关效果——“梭里么子哟”(念‘说的么子哟),江陵一带包括马山,地方方言中所有的卷舌音都是平舌音,即“说”为“梭”。而此处“说的么子哟”是一种问话的口语表达,即是“说的什么哟”。口语话的表达形式更增添了生活情趣,而这首《叮当调》也是一首情歌,衬词衬腔的运用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打情骂俏,女子收衣裳还不忘关心情郎哥是否要收工。歌曲中还有象声词的运用“叮子叮,当子当”,又表现出一种生活场景。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如此生动的旋律,不仅提高劳动效率、增添生活乐趣,而且又减轻了劳动时所带来的疲乏。此外如《郎在高山打伞来》“郎在高山打伞来,姐在房中绣丝鞋(此处根据方言演唱为hai),左手接过郎的伞,右手就接过郎的衣,我问郎是什么风吹来的”。其中“鞋”念“孩”的音,这样正好与上句“来”这个音相对应使得音乐更具韵味。这首歌在演唱时加入了少量的衬字,自由的节奏加上高亢的演唱,表达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
四、“衬字”、“衬词”、“衬句”的运用
马山民歌以田歌为主,在歌词与曲调的结合中固定的较少,而衬词变动比正词又少,所以马山民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衬词数腔,而且流传至今的五大调也是以这些衬词而命名的。
如《嘚嘚调》歌词内容较少“太阳一出闪金光,歌声车声传四方”。但衬字、衬词的加入显得篇幅很长,并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感。歌词如下:
“嘚里格嘚里噹呵,噹里格噹里嘚两得里嘚里嘚郎噹嘚呀嘚里格呵,嘚里格嘚里噹呵,噹里格噹里嘚两得里嘚里嘚郎噹嘚呀嘚里格呵。太阳(呵)一出(哇)闪金(的)光咧,嘚里格嘚里噹呃,嘚里格嘚里噹呵,歌声(哪)车声(哪)郎里格郎噹嘚传四方呵。”
又如《叮当调》 “太阳渐渐往下藏,情姐出来收衣裳”,由于衬字、衬句的运用增加了音乐的活泼开朗性格。
“太阳渐渐哟哟往(啊)下藏,梭里么子哟,梭里么子哟喂哟。情姐出来收衣裳啊,梭里么子郞嗬郞嗬梭里么子郞啊郞啊郞嗬郞嗬梭里么子喲,兰采荷呀奴的哥哥。叮子叮当子当,叮叮当当梭里么子哟,兰采荷呀奴的哥哥。”由于衬字、衬句的加入给人以一问一答,活泼风趣的感受。
五、语言音调与旋律进行相结合
语言音调的抑扬顿挫对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各地区方言的语言音调同时也影响到他的民间音乐。语言学中有很多记录语言音调变化的方法,现在通用的是五度制标调法,即将字调的相对音高大致分为五度,5度最高,1度最低。马山地区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基本相同,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但调值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我们来对比马山话语与普通话调值的区别: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普通话 55 35 214 51
马山话 45 213 42 44
我们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马山话和普通话在声调中的差异。普通话中一声是高而平,而马山话的一声是由半高音升至高音;普通话中的二声是半高升高到高结束,而马山话的二声是从半低开始下降到低声再升到半低音。普通话中的第三声是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而马山话的第三声是由半低音降到低音结束而没有再升到半高音。马山人把普通话中的阴平、上声、去声的音节念成近似乎阳平调。可归纳为音节“阳平”化。因此语言上的特征直接也影响到他的音乐。在音乐山的体现是,每次出现“阳平”的地方往往出现如(61)的三度关系音调。
参考文献
[1]荆州马山民歌课题组编.马山民歌集[M].民歌集,2007(7).
[2]刘正维.湖北民间音乐[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1.
[3]何良佑,赵诚艺.江陵民歌合唱队[J]. 人民音乐,1956(4).
作者简介:黄燕(1980- ),女,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武汉音乐学院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