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信息公开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的演化研究

2015-05-30谌旗杜建国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演化博弈

谌旗 杜建国

摘要:环境信息公开通过加强市场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与激励,达到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效果。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与排污企业群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整个模型有两个演化稳定状态,可以通过调整参数使得模型的路径向着良好状态演化。文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行为;演化博弈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呈现出范围扩大、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工业企业排污是导致我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有效控制工业企业的污染,引导企业的环境行为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手段。

环境信息公开被称为全球环境政策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很多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这些法律都涉及到环境领域的信息公开。我国起步较晚,从1999年开始实施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试点,一直到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才开始初步形成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王远等根据企业环境行为分类为镇江市环境信息公开化设计了一套综合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贺震和倪艳进一步说明,可以运用环境信息公开的考核评价结果推进绿色信贷的发展。

以上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定性描述和社会调查的方法,缺乏对环境信息公开与企业环境行为动态变化过程的考察。另外,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这一角度出发。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来进行研究,并且本文所提环境信息公开主要是指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

演化博弈理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宫海洋对企业、政府、公众三者间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杜建国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公众参与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陈萧洁则将进化博弈的概念引入到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行为的分析中来,陈萧洁认为企业环境信息分为具有正面效应的环境信息和具有负面效应的环境信息,研究了企业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环境信息时如何选择公开策略及围绕环境信息的真实性所展开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博弈。而本文与陈萧洁文献的区别主要在于:文献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环境信息公开,而本文是从政府出发研究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本文则考虑多方综合因素,引入“公众对环境的关心度”,“公众的监督技能”,“绿色信贷”等参数,构建了一个政府与企业间较为复杂的博弈模型,使得整个分析过程与现实状况更加接近。

一、博弈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假设

在构建政府与排污企业之间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之前,必须作出一些基本符合目前环境公开和企业环境行为现状的假定。

1. 假定演化博弈双方是政府和排污企业的群体,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理性,政府在与排污企业的交互过程中会出现两种行为:公开和不公开。公开即指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大众通告企业的环境行为信息,不公开即指不向大众公布。同样,排污企业也有两种行为:对污染治理和不治理。政府采取“公开”策略会有潜在收益D,如政府形象的改善、民众信任度的提升等。采取“公开”策略的成本在企业采取“治理”和“不治理”的情况下分别为:C1和C2。企业的“治理”策略会给政府带来大小为的环境改善收益,“不治理”策略会给政府带来的损失为W。企业“治理”策略的初始收益为E(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由此提升企业形象的收益为H。“不治理”策略的初始收益为R,由此带来的声誉损失也为H,政府罚款为L。

2. 假定公众会参与到政府和排污企业的交互过程中,还存在一定自己发现企业的负面环境信息的概率。当政府采取“公开”策略时,这个概率为1。当政府采取“不公开”策略时,公众发现企业“不处理”的概率为αβ,其中α、β分别是公众对环境的关心度和公众的监督技能。由此带来的声誉损失和政府罚款之和为αβ(L+H)。

3.假定政府在采取“公开”策略时,会将相关环境信息传递给金融部门(如银行),金融部门会据此对企业进行绿色信用评级,针对该企业制定相应的信贷策略(增加或减少,甚至收回贷款额度)。企业采取“治理”策略,银行增加贷款的收益为K;企业采取“不治理”策略,银行减少信贷的损失为M。

根据以上假设分析,可以得出政府与企业交互的支付矩阵,见表1。

(二)模型的演化

假设政府采取“公开”策略的比例为p,采取“不公开”策略的比例为1-p。

二、博弈模型的分析

(一)均衡点分析

考虑到现实状况,对模型增加约束条件。企业选择处理其排放的污染物时,政府是有动机公布环境信息的,所以有D+B-C1>B。在企业选择不处理污染物时,政府不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的收益大于公开的收益是合理的,有-W>D-C2-W。

当政府选择“公开”策略时,企业治理污染的收益应该大于不治理的收益,有E+H+K>R-H-L-M。当政府选择“不公开”策略时,企业不治理污染的收益应该大于治理污染的收益,有E

根据均衡点处雅克比矩阵的Tr和Det的符号可以判断其稳定性,见表2。

(二)参数的调控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p*=q*时,系统收敛于(公开,治理)和(不公开,不治理)两种稳定模式的概率相同。为了使系统收敛到良好模式(公开,治理)的概率变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政府公开环境信息的潜在收益D

在鞍点处p*、q*分别对D求导,有?p*/?D=0,?q*/?D<0。随着D的增加(减少),p*保持不变,q*减少(增加)。也就是说,当政府公开环境信息的潜在收益D增加时,鞍点会垂直向下移动,使得折线上方的面积增加,从而系统收敛到良好模式(公开,治理)的概率增大。所以当政府公开环境信息有较高的潜在收益时,比如政府形象的提升、公众对政府认可度和信任度的提升、政府办公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等,可以使该系统演化到良好状态的概率增加。

2. 企业采取“不治理”策略的初始收益R

在鞍点处有?p*/?R>0,?q*/?R=0。p*值随着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也就是说,当企业采取“不治理”策略的初始收益R增加时,鞍点发生水平右移,会缩小右上方的区域,使收敛到良好模式的面积缩小。所以应当尽量降低企业采取“不治理”策略时的初始收益,如提高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该类企业上游供应链的原材料价格等。

3. 政府对企业采取“不治理”策略的罚款L

在鞍点处L求导,有?p*/?L<0,?q*/?L=0。当政府对企业的不治理行为所收缴罚款的数额增加时,增大了收敛到良好均衡状态的区域面积。所以政府应当适当的加大对污染环境企业的惩罚力度。

4. 政府采取“公开”策略时,企业“治理”策略的增加信贷收益K和“不治理”策略的减少信贷损失M

在鞍点处,有?p*/?K<0,?q*/?K=0以及?p*/?M<0,?q*/?M=0。p*值会随着和M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q*值保持不变。说明当政府公开企业的环境信息,相应企业的积极或不积极环境行为所引起的增加信贷的收益K或减少信贷的损失M提高时,鞍点水平向左移动,收敛到良好状态的区域面积增加。所以当某企业采取积极的环境行为,自觉治理污染物时,应当鼓励金融行业结合考核体系,本着推进绿色信贷的角度,提高对该企业发放贷款的额度。而当某企业采取消极、不治理策略时,除了政府付款之外,还应减少其信贷额度,甚至是立即提前收回已发放的贷款。

运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对p*、q*表达式中的其他参数进行分析,找到增加折线右上方面积的参数调控方式,从而促进系统更好的收敛到优良模式(公开,治理)。

三、结论和建议

本文运用了演化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下政府与排污企业动态交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完善立法,在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今天,必须建立更加具体、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提供法律保障;2. 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应当积极宣传环境信息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公众关心度,提升公众的监督技能,使得政府与公众能够互通消息、互相监督,共同促进企业采取绿色高效的环境行为;3. 重视金融调控,政府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重视金融行业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实施绿色信贷。

本文利用演化经济学分析了一部分要素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下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对制度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模型只分析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中政府公开的一部分,而实际情况中,还应该包括企业方的环境信息披露。对于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研究中采用计算实验建模的方法,以完善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与企业环境行为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远,陆根法,王勤耕,钱瑜,陈金龙,褚桂明,曲新华,梁晨辉,陈大伟,谢文雄.污染控制信息手段——镇江市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J].中国环境科学,2000(06).

[2]贺震, 倪艳玲.以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推进绿色信贷发展[J].环境经济,2010(10).

[3]宫海洋.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下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杜建国,王敏,陈晓燕,金帅.公众参与下的企业环境行为演化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3(01).

[5]陈萧洁.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D].暨南大学,2010.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演化博弈
水资源权属管理改革形势下水权确权登记制度研究
公共品单向外溢下地方政府间演化博弈
农民工转户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电子商务中客户评价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公平关切下处理商与回收商博弈模型研究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关于资产证券化中信用评级行为的分析
一种基于演化博弈的云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行为分析预测模型
云制造平台对制造商策略选择行为演化的影响
政策企业家视角下碳配额决策及违约惩罚的演化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