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涵养的道路与启示
2015-05-30梅煜张立杰
梅煜 张立杰
【摘要】儒家经典《论语》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传统伦理教化理论的起源。儒家依托“仁”建构“个体—家族—社会”的道德涵养路径,力图使儒学的“为己”与“利他”效用相统一。当代德育作为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生产活动,必须从《论语》中汲取品德修养智慧,关注个体精神家园建构,优化德育路径设计,化解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
【关键词】《论语》;儒家;仁;道德涵养路径;精神关怀
【作者单位】梅煜,西安科技大学;张立杰,西安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的理论形态建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编号:12XKS040;西安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安城市宜居性建设研究”,编号:2016SY11。
儒家经典《论语》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传统伦理教化理论的起源。《论语》将“仁”的最深层次本质与人紧密结合,依托“仁”对人生存状态进行系统化建构,并设计出相关的道德涵养路径,意图在个体自我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发端于“仁”的德性涵养路径
“仁”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表达的是个体内在修养与人际交往的美德。在《论语》中,孔子将“仁”提升至个人德性修养的至高范畴,以“仁”来统摄诸如“礼、义、恭、信”等其他儒学德目。孔子将“仁”作为人诸多优良品德和理想生存状态的总称,即“仁”与人是密不可分的。《论语》提出:“仁者,人也。”可见“仁”代表的是人的精神实质,蕴蓄的是人的本源依据。基于对《论语》的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学说较为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体现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孔子在天命上认同西周“以德配天”的天德说,但在学理中却少言天命而关注人道,他更多的是从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来考虑“德”的问题,由此引出人的德性涵养和伦理教化命题。在《论语》中,孔子以“仁”来解构“德”,变天德为仁德,即人安身立命和生存发展应具备的道德。人与“仁”形神相依,人可以通过修养实践提升自我对“仁”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人修养、实践、提升仁德的基本途径是“爱人”,泛指关爱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人。
二、“个体——家族——社会”的道德涵养路径
1.儒家道德涵养方法:“能近取譬”
《论语》中的“能近取譬”一词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命题,勾勒了儒学所提倡“爱人”的根本施行方法。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认为,“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自身,二是指自身周边亲近的人,“能近取譬”即推己及人,由爱自身、爱家人扩展到爱他人、爱一切人。“能近取譬”的施行过程,既是自我修习的利己过程,也是兼利家人和社会其他人的过程。换而言之,“能近取譬”最终实现的是“修己”与“安人”合二为一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状态。“能近取譬”的修养方法外在表现为不断升华的“个体—家族—社会”道德涵养之路。
2.道德涵养路径起点:个体“修身”
个体层面的“修身”是儒家道德涵养路径的起点,体现了儒学的为己属性。《论语》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一语道出“仁”对个体生存不可或缺的价值,即一定程度上“仁”就是引导与启示个体安身立命的真谛,个体自我体认“仁”的过程即是“修身”的过程。首先,《论语》强调“人非生而知之”的观点,主张通过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来认知诗、书、礼、乐、易等知识,促使个体感悟其中的内涵;其次,《论语》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的道德反省和道德克制,通过“由破而立”的方式不断加深对“仁”的准确把握;最后,《论语》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个人行为准则,主张个体对“仁”的道德体认要遵循“礼”的要求,并在言行中予以实践。在儒家看来,内在习“仁”以积累仁德,外在从“礼”以明确等级名分,个体由此而认识安身立命之道,达到独善其身的效果。
3.道德涵养路径外延:家族“孝悌”
家族层面的“孝悌”是儒家道德涵养路径的外延,体现的是儒学的爱亲属性。《论语》将个体“修身”引入家庭环境,提倡个体施行“孝悌”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以爱亲的德性实践方式,实现自我精神境界提升与家族伦理道德秩序的确立,进而在家族内部建立起个体相互和谐的生存环境。
4.道德涵养路径升华:社会“德政”
社会层面的“德政”是儒家道德涵养路径的升华,体现了儒学的利他属性。儒家提倡个体德性修养的高级阶段,要超越血缘关系的局限而将爱己、爱亲的道德修养实践推及整个国家乃至全社会层面,以最大利他化来实现自我修养最佳化。为此,《论语》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个体进入政治生活领域、用施行“德政”的方式以仁爱教化万民。“德政”是“修身”的最高层次,也是“仁”“礼”“孝悌”应用于政治统治的具体阐发。
三、《论语》道德涵养路径的当代德育启示
《论语》展现的儒家道德涵养路径是基于个体精神关怀,以“仁”给予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树立个体崇高的人格理想与信仰,肯定个体能够通过不断的思想品德修养实践达成自我价值,并致力于推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都为我们当前充实德育理论建构与德育实践开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借鉴资源。
1.个体精神关怀及思路
德育作为提供人精神生活源泉、培育人精神世界、提高人思想境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对象性活动,承担着解决当代人精神生活缺失的重任。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是由无数社会个体所组成的,因此解决人的精神世界建构问题,归根结底是探索社会个体的精神生活出路。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道德涵养路径合理成分的回归。德育要满足个体精神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彰显个体价值,才能在个体充分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共同遵循的、牢固而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
当代德育也应该逐渐培养个体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激发个体情感的迸发与流露。对个体的德育培养就要立足个体本真情感的塑造和引导,这是一个自然而然、主动接受和积极追求的过程。
2.德育路径缺失与完善
当前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传统学校教育框架之内,缺乏使个体思想品德真正形成和发展的持久机制。儒家在给予受教育者充足精神食粮的基础上,为其规划了提升思想品德的原则及方法——立足于人的本真情感引导其对善的追求、在思想品德修养实践中凝练个体素质、从个体自身走向家族,再扩展至社会的道德涵养道路。《论语》所构建的道德涵养路径实质上是一种开放的、直面生活的、终身的思想品德培育机制,揭示了个体道德涵养是一个永无止境且不断上升的过程。因此,当代德育必须建立起切入个体整个生命历程的长效培育机制,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纯课堂、纯理论的教育框架中解放出来,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致力于丰富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经验积累与情感体验,并立足个体实际为其绘制能够终身不断完善修养的蓝图。
3.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连接与区分
在《论语》中,儒家将个体的道德涵养与政治教化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政治教育。儒家推行政治教育的实质内容均是在“仁”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衍生出来的,诸如“德政”理念,即是把“仁”丰富的道德内涵放在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情境中进行具体应用。这一点在儒家所追求的修养目标——“君子”“圣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体凭借自身及家族范围的道德涵养来积累足够德性——仁德,上升为政治统治的理念,也就具备了良好的政治才干,可以实现“德政”的功绩,达至“君子”“圣人”的至善至美境界。换而言之,在道德涵养的最终环节,儒家基于个体一定的道德素质基础,才尝试开展更高层面的政治教育,这是契合个体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也正好与当前德育领域“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谓道德教育泛政治化,笔者将其界定为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过度重叠、融合,进而导致道德教育受政治因素的操控和支配,成为政治教育的附庸和政治统治的工具,减弱或是丧失了其对受教育个体的精神皈依价值。当前道德教育往往被生硬直接地拉进政治统治需要之中,甚至直接变质为政治教育而无法展示其自身应有的魅力。道德教育本应是一种唤醒人内心追求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是因个体差异而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规律的,我们不应像政治教育那样定量规定道德教育是什么,而应定性规定道德教育代表什么,即代表着启迪人向真、善、美的感悟和追求。所以道德教育应具有一定的自身生存空间而不能完全被政治教育所掩盖,我们应在坚持德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学科及社会精神性生产活动的前提之下,对处于同一整体内部的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做出适当区分,确立更加清晰的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政治教育为主导的德育框架。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清]刘宝楠. 论语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3]鲁洁. 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J]. 教育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