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写作也要讲究“靓点”

2015-05-30于群

文教资料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写作作文教学

于群

摘 要: 日常作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中如何凸显“靓点”,应从文章布局、表达方式、文章情感、语言等方面着手指导,并让学生多写多记,注意观察、捕捉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写作 靓点 作文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篇好的文章能引人入胜其特点就是“靓点”突出。这里所说的“靓点”,指文章的优美之处。事实证明,不论是教材中的范文,还是报刊中的文章都有引人入胜的“靓点”。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凸显“靓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文章布局要讲究“靓点”

常说引人入胜的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好的开头能使文章生色,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好的结尾能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思索、回味文章的思想内容。但文章的布局之美,不仅表现在“凤头、豹尾”和首尾照应那些基本模式上,还表现在构筑文章框架的许多方面。现以“穿插”手法为例谈谈文章的布局美。穿插是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文章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是能优化文面结构,二是能表现构思水平。如北师大版教材《孔乙己》中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于形成一种节奏,使“笑声”在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又如北师大版教材《白杨礼赞》,文中反复穿插“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句子,不断暗示文章的主题。其实这种主题句也是“结构句”,不仅极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而且有机地组织起文章的结构。以上所举的这些“穿插”都在文章内部形成了起伏有致的、构段有规律的节奏之美,表现在文面上,便使文章呈现出“镶嵌式”的布局。“穿插”在文中形成文意的递进和前后内容的呼应,造就了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凸显了文章的思路。如果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对类似靓点多加“挖掘”、“开发”,认真学习借鉴,那么写文章时就会得心应手,使自己作品的结构紧凑,清新自然,呈现出文学的“建筑美”。

二、表达方式要讲究“靓点”

表达方式的运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法。如北师大版教材《孔乙己》的对比法,《武松打虎》的悬念法,《三顾茅庐》的串珠法,《白杨礼赞》的抑扬法等。二是记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是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不仅是要求学生理解几个术语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实际分析和演练才能逐步体会并掌握。因此,日常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坚持一看二比三写,即让学生多看例文片断,比较各个片断的优劣,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多种表达方法综合训练适用于各种文体,对初中生而言重点应落在记叙文写作上。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其意思是说不同体裁各有特点,只有具备通才的人,才能全面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技法。同理,现代文文体在表达上各有侧重,只有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人,才能写好各类体裁的文章。反之,如果我们忽视或者放松表达能力综合训练,一味学什么文章的体裁形式和做法,是急于求成、舍本逐末,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如北师大版教材《故乡》一文中就有外貌描写的细描法、白描法、夸张法、比喻法及通过写景表现心理、联想升华哲理等多种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综合表达方式的反复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表达能力和作文质量都会有较明显的提高。

三、文章情感要讲究“靓点”

“感人心者在乎真”。叶圣陶先生说:“想要写作,真是最易萌生的欲望,差不多同想吃想喝的欲望一样。”无数事实证明,凡受欢迎的、流传久远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说真话、抒真情的作品。可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做到打动人、感染人。因此,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抒真情。中学生作文中需要特别加强的薄弱环节就是真情实感的表露,因为许多学生的作文因缺乏真情实感而功亏一篑。

写作文最忌讳只站在第三者角度“冷眼旁观”,这样写作只会让阅读者产生有隔膜的感觉。为此,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融进自己的感受,学会沟通和交流,写出自己独有的体验。作文时如果能适当注意人称变化,如变第一、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并辅以适当手法,如呼告等,往往可让阅读者置身于作者创设的情境,想作者所想,被作者表现的情感感动。如北师大版教材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片段。另外,点睛之笔是判断文章是否切题和主旨是否得到升华的关键。写文章时,一个段落结束或一篇作文结尾,往往要有“点睛之笔”,即有意识地或扣文题,或照应开头,或深化主题,或使文章含蓄隽永。如北师大版教材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一文的结尾。

常言道:世间唯有情感人,世间唯有情难画。学生如果能够发挥聪明才智,找到情感的源泉,撇去浮尘,使其清澈,用智慧去写作,就一定能“情到深处感人心”。当然文章情感美的表达需要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情做基础,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的素材,一枝一叶总关情,善于感悟生活并在作文时“进入角色”,这样文情并茂的文章便会流淌在笔下。

四、文本语言要讲究“靓点”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语言美,没有文采的文章难以传播。如果说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它美丽的面庞。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如果语言苍白,势必使文章黯然失色。

文学的魅力靠的是语言,只要浏览一下历代优秀散文,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语言的海洋:有的议论风发,大气磅礴;有的激情荡漾,独抒性灵;有的庄谐并出,充满机智;有的委婉柔美,生动形象……语言有“靓点”、有文采。那么,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运用一些写作技巧进行尝试,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作文语言“靓”起来。

一是整散结合显文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格式对称地排在一起就是整句,主要指对偶句和排比句,包括部分顶针句、反复句;各式各样结构的句子参差错落地呈现的就是散句。在文章中,整句和散句适当结合,可以使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富有韵味。我们写文章一般以散句为主,如能适当结合一些整句就会使语言变化多姿,更具美感。尤其是在考试作文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整散结合的语句,文章定会增色不少。

二是诗词名句生辉。诗词名句历来具有精炼深刻、脍炙人口等特点。引用得好,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有助于表达的精炼和生动,借用名句主要在文章标题、题记、首段和文末,也有的通篇引用,使诗句名句成了文章语言的主要特色。譬如以名句引做题记,引名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心的舞台》的题记。又譬如以名句开篇,《选择》的开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如此丰富的蕴涵。”

中华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诗词名句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宋词,许多名句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若能在文章中适当加以引用或化用,就会增添语言的文化底蕴,使作文语言更具文采;名言警句,意味深远,耐人寻味,若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引用或化用,就会使文章语言更深刻隽永、灿然生辉。我们要多加积累,善于借用诗词名句,使之成为文章中亮丽的风景。

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生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样闪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靓”。最怕的是文章语言漆黑一片,毫无光彩。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语言“靓”起来,有许多方法,如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长句短句的变换和炼字炼句等。这里主要从易于训练掌握的角度介绍整散结合和名句生辉两种方法。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在考场上就能熟练地加以运用,一定会让自己的作文语言“靓”起来,写出文采动人的文字。

总之,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不是一两篇指导性文章能够解决的,关键还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多写多记,热爱生活,注意观察,注意捕捉写作灵感,一定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赵哲.《打造作文靓点三部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猜你喜欢

写作作文教学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