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促进政策及其评价
2015-05-30吴云云
作者简介:吴云云(1992.11-),女,安徽马鞍山人,2014级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对外贸易。
摘要:文章运用政策综述的方法就新常态这个背景之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促进政策从六个方面做出了介绍,并进行简要评价。首先提出背景引出政策,其次在十二五规划、出口退税政策、财政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和具体产业政策五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促进政策,之后针对这些政策提出六小点评价,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常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政策
一、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5月的河南考察中第一次提到新常态,而后又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新常态”,之后又在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中系统的阐述了“新常态”,并指出对新常态所持的态度是先认识、再适应、再引领。
《科技规划纲要》继《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实施之后出台,随后其相关的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首先就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减免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的税收,加计扣除企业的研发费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在国家支持中茁壮成长。新常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类政策法规成为促进其贸易发展的坚实后盾。
二、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促进政策
(一)“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保持现有的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等为核心竞争力的其他新优势,要求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其技术含量,继续支持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
2012年11月27,《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式由国家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壮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要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二)出口退税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8号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适用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企业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发布明确除小规模纳税人外,只要在工商登记两年以上的四类高新技术企业(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动漫设计及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部分出口业务都可以按照“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实行。当然,出口退税的审批也是严格的,国际税务总局在2014年最新颁布的《全国税务机关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1.0版)》就做了详细说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退税可按照要求申报。
免抵退税政策表明国家重视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动漫设计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出口,大大了鼓励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旨在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提升中国的商品形象。
(三)财政政策
2010 年 5 月,《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由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出台,对上海、长春等 5 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的政策,主要针对是消费者和充电设备环节。[1]
2011年,《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由财务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运用中央财政资金将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基金等方式,来培育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以作为除财税、金融之外的第三大宏观调控手段的政府采购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法,来促进去贸易发展。
(四)战略新兴产业政策
2011年11月,以商务部为首的国家九大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突出产业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促进对外投资发展;推动创新基地建设,发挥国际化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扶持促进力度,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夯实国内市场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2]
2013年2月,《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由工信部、财政部、国标委联合发布,其中指提出了2013年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鼓励和支持测量、控制、智能化等前沿、共性技术研究,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制造、校验等产业化技术和专用装备开发,企业开展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技术改造,要求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等等。
(五)具体产业政策
1.新材料产业
2012年2月,由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新材料产业体系提出实现目标,目标要求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3]其中对六种重点材料,十项重点工程做出具体介绍,加快推出具体政策支持,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对外贸易发展。
2.电子信息制造业
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战略确定了4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6大战略计划,并提出9点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4]
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8大任务、11大发展重点,要求健全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还对产业组织结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提出要求。
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正式公布,其中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与形式,并提出了总体要求。以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的推广应用、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等为保证措施,以2015年、2020年为时点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提升先进封装测试业发展水平,突破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和材料。
3.医药工业
2012年初,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七大发展目标、十大主要任务、五个重点领域和六大保障措施。对新药创制研究能力、药品质量、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企业技术、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要求,以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价格招标医保政策、发挥药品监管调控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保障措施,来提升药品质量,应对药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医药工业的出口贸易。
三、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促进政策的评价
(一)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建设
十二五规划以来,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引领新常态,发展高新技术尤为重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促进政策以推进各领域产业化、夯实国内市场为主,针对各种产业制定一系列规划,调整结构,转换方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全球资源,推动自主创新,进而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商品形象。
(二)新常态下对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不断开发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是在开发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并开发新的领域。通过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在原有基础上做精做专,使传统产业发展步入品牌化、高端化轨道,实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推动 “中国制造”向 “中国智造”甚至是“中国创造”的方向转变,提高产业链的素质和中国全球价值链的高度。
(三)针对领域与时俱进
高新技术产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而战略新兴产业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二者是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而提出的发展重点,战略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更有发展前景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全球资源在不断的开发利用中已日益枯竭,快速且不顾污染的发展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堆积的废弃物带来空间的缩小。在这种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政策针对领域与时俱进。
(四)政策发布体现政府管理部门间有效协调
高新技术产业涵盖很多具体产业,其产业政策要想高效实施也需政府管理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动,,才能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很多是由2个或2个以上主体联合发文,证明我国政府各管理部门间可以有效协调并形成一定的联动机制,这也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实施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五)政策激励面过于宽泛
高新技术产业涵盖领域宽泛,而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激励面过于宽泛,导致其着力点和重点不够突出,还没有形成具体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多具体激励政策文件少,发展重点很多,具体实施困难,且效果不突出。
(六)出口退税政策针对性强
出台的退税政策提及了具体类型的企业,针对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动漫设计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贸易实行“免、抵、退”税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内容针对性强,激励企业积极出口,提高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切实有效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出口贸易,提升其经济效益。
四、 结束语
自高校技术产业提出与重视以来,已经经历二十多年,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让中国探索出具有其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国家明确重视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有重点对几类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出口实行出口退税,协同开展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采购政策,大力规划战略新兴产业和其他高新产业创业,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这些贸易促进政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是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针对领域与时俱进、出口退税政策针对性强、政府管理部门间有效协调,但政策激励面过于宽泛,政策不断完善发展,但是仍有缺陷,这种缺陷的弥补只是一种时间上的问题,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政策也会随之不断更新发展,我国会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马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2.
[2]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和知识产权局.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N].国际商报,2011-11-5(B04).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J].上海建材,2012(2):1-11.
[4]王超,崔旭.我国信息技术政策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亚太经济,2012(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