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路径探讨
2015-05-30胡宝王良兰李俊蓉
胡宝 王良兰 李俊蓉
【摘要】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不仅对大学生群体素质的提升和加强大学生党建至关重要,也是落实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路径在理念、程序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提高。本文对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创新性提出将“四评、二议”模式引入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中,以期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和考核进行多维度、多形式、全方面及全过程的评价监督,达到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发展质量 保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28-02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从“党的纪律、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反腐败、党管人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基层组织创新”八个方面对今后五年内的党建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2014年12月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进一步明确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作为向广大青年灌输党性知识的重要阵地和大学生投身建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桥梁,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及命运。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建以及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面前的永恒的课题。
二、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2.1 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是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1]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表,反映了青年的理想和愿望,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是经过组织筛选的优秀学生代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并在学生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可以说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群体素质的优劣。因此,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能够带动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反过来又能够为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能够带动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能更好的培养出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合格继承人和接班人。
2.2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是我党建设的重要动推力
注重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发展,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建设的重要工作。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巨大,已经成为我党新生力量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大学生党员也是我党干部的重要储备力量,对我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重大。因此,提高基层党员,特别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质量,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活力、促进党全面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抓紧抓好高校党建的各项工作,特别要把好把严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
三、现阶段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路径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存在“重个人,轻集体”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主要为90后群体,是在我国计划生育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了这一代大学生具有其时代特征的局限性,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和党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做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父母过于疼爱,物质条件相对优越,造成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与人分享、互帮互助的集体意识,养成了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不少大学生在义和利面前往往无法做出正确选择。自私自利、自我为主的思想和行为常常发生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奖学金与助学金评选、贫困生认定、各种荣誉的选优以及党员发展等各方面。同样,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奉行的就是自由竞争,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目的和动力是最大限度追求利润,也就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但这极易诱使一些人只看重物质利益,惟利是图,甚至为一己私利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2]。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其入党动机不纯洁,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满足虚荣心、找份好工作等的手段。如何端正大学生思想意思和入党动机,从而保证思想入党与组织入党的同步一致,这是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3.2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实体”和“程序”是相辅相成、统一于党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然而在目前发展高校学生党员的工作中,尽管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对大学生党员的进行培养、发展和考察,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贯彻执行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主要依赖于辅导员,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树立辅导员权威,但同样也容易产生片面思维,影响组织发展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存在着通过关系入党和突击入党等违纪行为[3]。为更好发挥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辐射作用及党员的示范作用,避免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错误和随意现象,应加强对协调整合现有相关资源,形成合力,对当前党员发展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创新设计,以期达到程序和实体相一致,从而形成科学、规范、全面的党员发展程序,这是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必由之路”。
3.3党员教育培养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问题
发展优秀大学生党员,是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工作,但不是唯一的工作。现阶段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重学生党员发展而轻对预备期党员、正式党员后续教育培养和引导考察的问题,导致学生党员入党前与入党后表现不一致想象较为常见。具体表现在,作为发展对象的学生在培养考察期间表现都是积极向上、自觉主动,而入党后一些学生的态度会发生明显改变。与发展前的关心集体、积极主动相比,发展后的一些同学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发展等现实问题。曾经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的热情消失,取而代之的学习下滑、集体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懈的消极现象,学生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考核,从而促成大学生党员发挥示范作用的自觉性,这是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任务。
四、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四评、二议”模式
当前高校在提升大学党员质量的工作实践在理念、程序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导致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和考察模式简单化、形式化,基础党组织的辐射效应难以发挥,需要尽快创新方法,厘清和破除这些制约因素。因此,采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形势、新任务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面临的问题为立足点,总结实践工作经验及教训,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我校党支部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确立、预备党员发展和转正、以及党员年度考核中探索性的引入“四评、二议”模式,从制度上和程序上对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对新常态下落实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路径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一)“四评”
多维度的评价指标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实际情况。所谓的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四评”,即室友评价、班委评价、所属学生会或社团评价、辅导员评价。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到正式党员的年度考核这几个党员发展和培养的关键环节均采用“四评”的评价方式,改变了现阶段以辅导员或学生干部等比较单一的评价维度所带来的信息缺乏、可参考依据少的困境,通过对考察对象所处的各方面环境,进行深入的贴近式、动态化和持续性了解,从而达到对大学生党员的更为全面的评价,同时对于促进其持续进步也有一定促进和监督作用。
(二)“二議”
为了弥补“四评”评价方式可能产生的随意性和碎片化,保证在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过程中的严肃性和程序化。在“四评”的基础上,再引入“二议”的评价方法,即团总支或党小组评议和党支部评议审核,从而达到两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相互统一。“二议”评价方式的引入有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把个人意见和组织意见统一起来,严把入党积极分子确立关、培养和发展对象审核关、预备党员转正关以及党员的日常教育考核关,更加有助于全面考察和培养大学生党员,同时也能检验和研究本模式在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中所起的作用。
(三)“四评、二议”模式的现实意义
“四评、二议”模式的构建,旨在全方位、全过程的了解发展对象和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组织客观全面的了解情况,把考察和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程序具体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的质量,同时,也通过本制度来约束和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起到制度育人的作用。通过“四评、二议”模式,既能够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能详实地了解考察对象各方面的实际表现,为发展、考察和培养大学生党员增加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同时也保证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确定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严肃性和程序化,体现了理性决策和感性认识的平衡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7-01)[2015-05-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01/c_121612030_10.htm
[2]田春苗.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问题研究——以制度建设为视角[D].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27-28.
[3]崔永红,韩余.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四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18(4):105-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