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爱好者如何唱好黄梅戏
2015-05-30武彦辰
武彦辰
摘要:黄梅戏由安庆地区一个地方戏发展而成,有其独特的语言、曲调,演唱时,须唱出浓郁的风格和韵味,突出剧种个性特点。咬字与发声、唱词与乐曲之间亲切自然结合,行腔婉转细腻,音甜字纯,圆润含蓄,体现着黄梅戏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业余 爱好者 唱好 黄梅戏
黄梅戏作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以其优美动人的旋律博得了无数观众和戏迷的喜爱。尤其是许多业余爱好者特别钟情于黄梅戏的演唱。但黄梅戏的咬字、行腔、声音方面有着自身比较特别的艺术规律,学唱黄梅戏不难,很多人都能够唱上几段,但是如何能唱好、唱出黄梅戏的韵味却不是件易事。在这里笔者谈谈自身从事黄梅戏表演二十余年来对黄梅戏演唱的一些见解,与广大黄梅戏爱好者们共勉。
一、字正腔圆
学习所有的戏曲剧种,大家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要求“字正腔圆”,只有你的字咬正了,听众能清晰地听懂你唱得是什么字,然后运腔才能够圆润。
首先是咬字问题。戏曲和歌曲不同,它对咬字的要求比歌曲要高。每个字演唱时要区分字头、字腹、字尾,我们常常说“千斤白,四两唱”,足以证明了咬字的重要性。“白”是指戏曲中的念白,也就是说话,“唱”是指唱腔。把每个字念清楚了,你是如何念这个字的就如何唱这个字,也就是怎么说就怎么唱。注意每个字的字头要清晰,特别是字头发音的力度要把握,一触即发,一发即松。字尾要归韵,归到字的韵母上来,这就是所谓的咬正。黄梅戏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它的发音和普通话有很大差异,比如颗(KUO)、六(LOU)、荞麦(MEI)、欢乐(LUO)等,这些咬字在一些传统黄梅戏剧目上保留较多,方言运用得当会增加浓郁、地道的黄梅戏韵味,但也不能教条,不能够一味为了追求地域特色就把一些不够通俗易懂的语言搬上舞台,过多的使用方言在舞台上不利于演员与观众的交流。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运用,随着黄梅戏的演出领域不断扩张,题材的不断丰富,特别是在一些新创作的黄梅戏剧目中,黄梅戏的演唱语言中有很多方言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吃、喝、团、搬、管、官、路、乐”等字的读法已经逐渐用普通话的发音来表现,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运腔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腔圆。黄梅戏的唱腔有很多板式和调式,以“平词”、“花腔”为主,花腔常用于生活小戏。平词则用于正本戏为多。而平词里又分“导板”、“迈腔”、“起板落板”等。无论是哪一种板式或调式,它们都有传统的运腔规律。如何换气,在哪句唱腔,哪个字上要加装饰音都有讲究,需认真学习,细细琢磨。如果经常接触音乐的爱好者,或是先天乐感比较好的人可能对曲子旋律的把握就会好一些,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多练多听,多听名家演唱。
二、气息运用
无论是演唱戏曲还是演唱歌曲,毋容置疑,呼吸一定是歌唱的动力。我们求学时,老师常教导我们一句话:“气为音之师,气为声之本”。说明了呼吸对于演唱的重要性。无论在演唱黄梅戏慢板还是演唱“二行”“三行”那样的快板,都很讲究气息,强调要有足够的底气和丹田运气方法。气不能浮、不能僵、不能浅,不能堵在胸口沉不下去。这样会有憋气、气竭的感觉。演唱时如果没有丹田的力量支持,容易出现喉头发紧,造成声音的紧张僵硬,这就是没有良好的气息运用方法造成的,长期用这种方法演唱会对声带造成严重的伤害。气息犹如一座建筑,越是高楼,根基越要牢固,越是唱高音,气息越要饱满,就像放风筝一样,字飘在上面,气息就是手中的那根长线,始终牵着字,不能用蛮力演唱,死拉硬拽地吼。无论是唱高音还是低音,都要有气息的支撑,都要给人以美感。
三、以情带声
戏曲表演是一种写意的、虚拟的、夸张的方式。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时切不可眼神涣散,目光呆滞,漫无目的的干唱,要懂得运用眼神和观众交流,饱含感情的演唱。在戏曲的教学中,老师们都会强调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等程式化表演方式,这些表演手段运用得当,将会加强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
在演唱时要注意演唱片段所表达情感,比如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经典唱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段唱腔比较欢快,要怀着喜悦之情来演唱,咬字和运腔的力度上也不能过于柔美舒缓,声音的表现上也是比较清亮、高亢的感觉。再运用眼神和动作的配合,把冯素贞那激动、愉悦、意气风发的情绪表现出来。但在演唱《海滩别》时,这是一种哀怨伤感,情人间难分难舍肝肠寸断的痛苦情绪,在演唱时声音要收敛一些,低沉一些,一种凄婉的感觉。演唱时,如果情绪把握不对,就不能够打动人,只有真正了解唱词的内容,才能达到以情带声、传情达意的效果。
任何一种演唱艺术,无论声乐还是戏曲,要想唱得动听,唱出优美,引起大家的内心共鸣,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清晰的吐字方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最终达到能够表现人,感染人的目的。对于每一位热爱黄梅戏的人来说,我们要坚持黄梅戏的语言特色和清新质朴的唱腔优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的剧种风格,让黄梅戏这朵艺术奇葩在祖国文艺的瑰丽舞台上绽放溢彩,让更多的人喜爱黄梅戏,唱好黄梅戏。
参考文献:
[1]沈碧芳.黄梅戏的未来雏议[J].黄梅戏艺术,2006,(01).
[2]李芸.黄梅戏的兴起[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陈高朋.黄梅戏的保护与传承[D].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4]柏雪.韩再芬黄梅戏探索剧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