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5-30陈小林
陈小林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着眼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本文从创设氛围,激发潜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扩展时空,培养想象力;创建情境,民主教学;参与实践,激发创新火花等五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19-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着眼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新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方法,实行民主化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一、创设氛围,激发潜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知识传递为中心、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学习方式的自由,让学生自由思考,自主表达,创设师生互动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讲到乌鸦用叼石子的方法喝水时,可问学生:乌鸦的这种喝水方法好吗?它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喝到水?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这种方法太慢;有的说可以把叼来的石子堆在瓶子旁,把瓶子扳倒,搁在堆好的石子旁,这样水就往瓶口倾斜,就可以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用石子打掉瓶口,然后喝水,它浑身长着羽毛,完全不必担心被打破的瓶口划破皮,即使划破一点皮也无妨,这难道不值得吗?教师的一个问题便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把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起来了,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去探索创新。
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始于积极思维,始于大担提问。学会提问,要让学生经历敢问到善问的过程。教师要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积极发问,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教师要有耐心,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使学生懂得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教《草船借箭》时,学生提出:“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为什么不向江中放火箭呢?这样既挫败了诸葛亮的借箭妙计,又不会上当,不是一举两得吗?”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讨论。有的说曹操并不知道诸葛亮的借箭妙计,有的说当时情况紧急,诸葛亮突然袭击,曹操情急之下没想到那么多,只顾叫军士往江中放箭。有的说使用火箭,也会暴露曹操自己的目标。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质疑、释疑的能力。
三、扩展时空,培养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世界,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从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是极其重要的,而且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益。如《穷人》一文写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穷人桑娜独自抱回了邻居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担心丈夫的责怪,丈夫出海捕鱼回来后得知情况,催促妻子去抱回孩子,这时妻子一动不动,突然拉开帐子。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从此以后,桑娜一家将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文章结局多样化。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奶奶搂着小女孩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呀飞,飞到了我们的中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建情境,民主教学
民主教学是教学生做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教学是创新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就为学生创造了心灵自由的教学氛围,面对一个活泼可爱又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教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充满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心智,激发潜能的目的。如我在教学三年级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习作时,首先让学生讲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然后让学生知道童话故事是通过想象和幻想,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再出示例文《太阳和彩虹》,让学生鉴赏,弄清写童话应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尤其要抓住动物或事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把经过写具体。以此来激励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最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两种动物或事物,大胆想象动物或事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想得越神奇越好,并在小组内互相讲述。孩子们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这样引导学生由仿到创。
五、参与实践,激发创新火花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利用让学生办手抄报、制作贺年卡、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如在新年到来之际,让学生动手制作贺年卡,送给老师、朋友。这需要设计贺卡的式样、画上图画、写祝福语,是一项既艰苦又有趣,还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创造性劳动;还可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和《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真切感受到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做一次周围环境情况的社会调查,写成调查报告或建议书。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而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索、敢问、多思,主动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大胆探索,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夏同军、王桂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教育》.2003年03期
[4]王利《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