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国际化研究综述

2015-05-30党正阳

2015年19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国际化

作者简介:党正阳(1993—),女,汉,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在读,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工商管理硕士国际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我国工商管理硕士水平与国际优秀院校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突破传统培养模式,探究适合我国的工商管理硕士国际化培养模式。本文在阅读和分析工商管理硕士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概括国际培养模式中的先进经验,对符合我国现状的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并提供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MBA教育;培养模式;国际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更加频繁,工商管理类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关键性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起步晚,虽以较快的速度成长发展,但相对于国际上成熟商学院的教育,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我国需逐渐突破传统的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立足实践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如何建立这种培养模式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培养模式

模式是一个宏观而关键的概念,培养模式更是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指导着人才的培养方法。通过文献的研读,目前学者们对于培养模式概念的定义见仁见智,并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仍处在探讨的初级阶段。

关于培养模式的概念,现阶段可将培养模式的概念归为四类。第一类为强调过程论。这类观点强调培养模式根本上是一种涵盖了培养的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过程总体。在1998年,我国教育部[1](1998)在教学工作会议上也曾对这一概念进行阐述,指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建立的知识、能力等体系,以及实施这种结构体系的方式。这类观点认为培养模式是一个过程,涵盖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过程环节所构成的总体结构。第二类强调本质与实质,认为培养模式是整体教育教学方式对于教育本质的反映。王平祥(2005)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解决“怎样培养”的问题,并呼吁培养模式要适应并遵循教育着发展的规律。这类研究者通常从教学活动的范畴深入研究,强调从本质出发的教学教育方法的正确性。第三类为运行方式论,这类理论认为培养模式属于运行方式的范畴,强调分析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结构。何火娇、罗威(2008)等学者将培养模式总结为根据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一系列的培养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该结构的方式。这类观点注重培养这一整体过程的动态性。第四类为整体结构论。该类观点有些泛化色彩,学者们认为培养模式概念中包括了整个管理活动的过程和构建,认为其是诸多要素的结合。钟秉林[2](2013)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从广义角度概括培养模式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建设、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等诸多要素。整体结构论从宏观的角度综观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分析其中多种要素。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发现对于培养模式的界定并不是十分清晰,偏向于宏观讨论,对于MBA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形成系统的可实施策略。因此,本文将培养模式概念总结如下:培养模式是根据教学理念、教育思想的指引,结合培养目标,形成培养方案,进而由教师与学生实施的教学、管理、评估的双向活动的方法和手段。

(二)培养模式国际化

对于培养模式国际化的概念界定,理论界尚未有一致定论,且研究该领域定义的学者较少。乔佳义(1996)认为国际化培养要在课程、招生、教学方法等方面以不断改革为指导思想来提高培养质量。袁丹[3](2014)等学者提出我国MBA培养国际化缺乏一定视野和方法,我国MBA培养与国际接轨不够,师资缺乏国际化视野,教材和案例适用性差。王玉香[4](2009)认为培养模式国际化是在培养理念、过程、运作等方面按国际化准则进行的相应运作。本文认为培养模式国际化是指在国际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下,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途径,合理配置国内、国外教育资源,形成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培养体制,培育国际化人才。科学且符合现状要求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硕士学生的培养发展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

二、现有培养模式总结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教学理念与目标是教育工作展开与教育方法实施的初衷,教学理念决定着培养方案的方向。多名学者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需从理念、师资、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刘中艳、曾令斌(2013)提到对于我国对于MBA学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方法与培养目标背离,满足不了国际化需要。王晓燕(2014)通过分析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国内现状研究,得出MBA国际化的成功模式要立足于国际化的MBA教学理念,将培养国际竞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作为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的改革日新月异,教育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服务与指导的贸易范畴,教育资源的竞争也体现为教学内容吸引力的竞争。Ben, L. Kedia 和 Paula, D. Harveston[5](1998) 认为,MBA 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贴近MBA国际化视野要求,尽力满足企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吴少平[6](20)指出在确定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后,一定要合理选用适宜的教材进行教学,教材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刘轶鸥(2012)提到在MBA国际化发展史中,MBA教育教学则演变为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知识教学为辅助教育方式。陶允(2011)提出虽然要吸纳国外著名课程和先进案例进入我国教育体系,但要积极鼓励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

(三)课程体系设置

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学者对于其国际化提出了多种见解。倪慧、龚春明(2013)指出MBA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行程与国际主流课程接轨的体系,加强提升综合素质的课程开发。赵万霞、王伟(2004)从国际化角度提出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在内容上加强对国外案例的借鉴;开设新课程,主要是清华与MIT合作的课程,促使我国MBA教育更加实际。安娜·库什特拉克 ,杜罗·尼亚夫罗,伊万·叶德瓦伊(2012)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了诸多建议,强调第一学年要包含一定数量专业内容,将道德伦理课程转为必修,同时在授课同时要激发他们解决管理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

我国MBA国际化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其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其中教学方法单一是核心原因之一。荣威(2009)通过探究诸多MBA评价指标,指出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社会、国际企业的参与,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形式的比例,培养国际化思维。吴少平[6](2011)指出MBA教学方法提倡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着重锻炼MBA学员的观察理解和协调能力、信息处理和创造力等,形成国际化能力。刘轶欧(2012)在研究中指出2000年初,远程网络课程在欧洲浮现并逐步蔓延,英国多个商学院提供MBA远程课,法国在2007年后也逐步普及。姚金雨(2014)等学者认为国际实习生制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员的国际化视野。

(五)管理体制

对于MBA的管理,包含了招生、考试、毕业制度等多方面,高闯、李雪欣[29](2009)基于要素分析法的视角,分析了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及本土化,指出招生中面试环节应合理利用,目的是综合考察,将具有管理潜质的学员选拔出来。在管理环节上,王晓燕(2014)等学者认为采用规范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利于国际化管理,管理模式则应简历以学生为核心的“学生—教师—中心“三方监督机制。关于对于MBA学员的考核制度,余国婷(2014)构建了MBA能力评价的一级、二级指标体系,对于MBA人才能力通过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将能力素质模型和

素质测评方式结合,针对MBA学员国际化能力进行考评。

(六)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国际化能力与国际化视野是培养模式国际化顺利进行的前提。王晓燕(2014)提出在MBA培养国际化中可定期聘请国外知名教师讲座、培训,组织师生到国外访学、考查,鼓励教师申请留学访问进行深造。赵万霞、王伟[7](2004)通过调研发现,合格MBA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理论功底和企业经验。马海涌、陈丽霞(2014)对我国MBA教育国际化现存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在师资方面要立足本土,培养教师国际化能力,其次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外人才任教。曾明(2009)认为地方性大学应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招聘外籍教师,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对于MBA国际化人才产生迫切需求,推进MBA培养模式国际化是当下趋势。培养模式国际化是在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理念下,整合资源,培育国际化人才。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总结MBA国际化培养模式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形成国际化导向的培养模式。通过大量文献研读,发现在MBA国际化培养模式方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浮于表面。我国各高校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此背景下针对个案的研究较少,具体落实方法不够明确,这使得提供的优化方案可实施性不足。MBA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应引起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高校必须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MBA国际化培养模式,才能实现教学与培养的跨越式提升。(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52WI1137)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1998.

[2]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1-76.

[3]袁丹,雷宏振.我国MBA教育培养的融合模式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4),81-84.

[4]王玉香.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9(7),47-55.

[5]Ben,L.Kedia,Paula,D.Harveston,Transformation of MBA program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98(332):203-217

[6]吴少平.MBA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40-44.

[7]赵万霞,王伟.MBA课程国际化与本土化现状及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106-112.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