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学生话题作文写作中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2015-05-30翟琳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题记文言文言文

翟琳

高一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尤其是在写作方面。虽然现在初中阶段语文写作已经有了话题作文的训练,但可以看出来,学生在写作文时还是缺少一些基本的规范。我想,“文无定法”的强调点在于创新,是在写作已达到一定水平后的摆脱束缚,而作为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还是应该先学习一些写作规范。教师应时刻注意发现和总结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并解决。总结章法、规律,在“无规矩,不成方圆”与“文无定法”间安排一个渐进的过渡写作阶段,从而为高二、高三的创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把自己总结的学生们话题作文写作中存在的典型且有共性的问题列举分析如下。

一、滥用题记

所谓题记,是指安排在题目与正文中间一段行文简洁而内涵深刻的文字。或以哲理之笔彰显文章主旨,或以情感之笔奠定文章基调,或以设问之笔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高一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题记、后记的应用,但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效果自然也就相差甚远。不少学生只是单纯为追求形式上的所谓创新,生硬地将本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内容与上下文割裂开来,牵强地作为题记使用;也有的学生写的题记与文章联系不大,甚至完全游离于主题之外。这样的题记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画蛇添足,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适得其反,成为败笔。

提到题记应用的典范,我常给学生举的例子是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题记。这段用笔不多的文字可谓是“围城”这一象征体系的绝佳注脚,也是全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这段和《围城》一样成为传世经典的题记出自于被钱先生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之手。

二、滥用文言语汇

2001年江苏高考作文《赤兔之死》一鸣惊人,2010年,同为江苏考生的王××又凭借一篇用古文写就的骈文夺得满分,引起轰动。文中有句“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a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游沴然。”寥寥数十字就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悠游画面,既切中“绿色生活”的主题,又表现出在文言、文字方面的深厚积累功底,令人叹服。可以说,用文言文写作的确为部分对文言文感兴趣且有一定文言功底的学生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但从教学实践中看,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多数人对文言阅读都有障碍,更谈不上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思想了,不少学生甚至连局部使用文言语汇都存在很多问题,如,“愚某参悟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明白……”诸如此类文白夹杂的表达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有些文言词语其实是学生凭印象或感觉生造出来的。

应当提示学生的是:(1)文言文简练含蓄、古朴典雅,运用时要注意与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意蕴相结合,尤其是局部使用,更要注意与上下文的和諧共融。表达风格上的不统一,只会让读者感到突兀、生硬,并不会给文章增加胜人一筹的砝码。(2)文言文写作离不开扎实的文言学习功底和强大的兴趣支持。文言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提高的过程,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前面谈到的满分作文得主江苏考生王××学生一直就痴迷于文言阅读。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生活节俭,用省下的钱买了不少文言名著,《史记》《资治通鉴》都熟读多遍,就连文字晦涩难懂的《尚书》,他也通过查工具书自学,硬是啃了下来。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三、缺少从宏观辩证的角度审视分析话题

关系型话题的写作是高中写作中的重点,这类话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思辨的眼光看待问题,给学生相对灵活的思考模式和相对广阔的发挥空间。在老师的强调下,大多数学生都能避免走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误区,但“肢解话题,分而论之”的问题却时有发生。

我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个性与价值”这个话题,有部分学生的写作框架是这样的:(1)分析个性;(2)分析价值;(3)总结,得出结论,即既要张扬个性,又要实现价值。前两个问题的阐述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模式,整个文章看似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兼顾了话题的双方面要素,但其实在审题上已经出现了较大的疏漏。“个性与价值”是典型的关系型话题,重在以辩证的思维分析“个性”与“价值”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矛盾冲突,而不是对“个性”或“价值”两个点做独立的阐释。反观这部分学生的写作框架可以发现,文章只有在结尾总结的部分谈到了问题的关键,但已经无力改变偏离话题的大局,不过是泛泛的化矛盾为统一的形式上的点题罢了。

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语文报》作文大赛曾经有一个参赛话题是“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一些学生的行文框架是这样的:第一部分阐释“读书”一词(包括读书内容、读书经历、读书的意义作用等),第二部分展开对“生命”的诠释(包括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第三部分谈如何使自己的羽翼愈加丰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参赛话题虽然不是“A与B”这类明显的关系型构架,但认真分析依然可以归为隐性的关系型话题范畴,因为,该话题探讨的是读书与生命的关系,主要谈的是读书是如何为生命撑起飞翔的翅膀的,即读书对生命的意义和作用,其实也是在体现读书与生命的密切关联。上面谈到的对文章的构思是把完整的话题拆分和肢解,根本没有从宏观上推敲出话题的整体意义和思辨关系。

参考文献:

房文青.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题记文言文言文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