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校企之桥,铺设合作之路
2015-05-30郭嘉
郭嘉
摘 要:通过对校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寻找培养符合铁路行业发展的“准职业人”的方法,为铁路院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找出路,为提高铁路行业的人才素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最终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铁合作模式;“准职业人”;人才素质
人力资源的优胜劣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铁路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用人数量的不断增加,铁路局实施了各工种职工必须持证上岗的企业人才技能管理制度。为不断提高职工的全面素质,铁路各企业要求职工必须取得铁道部职业资格技能认证证书,铁路用人单位建立全员职工半年技能一考核的考核制度。铁路职工参加铁路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日益提高,形成了以学习促进技能提升,以学习促进企业效益的良好氛围。在我校的职业技能培训中,许多学员都不怕承担经济损失争相报名、主动参加学习。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使铁路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使铁路从业人员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铁路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得到完善。
一、校企合作是促进铁路行业就业准人制度落实的有效途径
1.校企合作可提高铁路职工的整体素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铁路行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各类铁路相关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设备的相继研发使用,促进我国铁路行业高速化、重载化、现代化、信息化为引领的新铁路“四化”建设取得空前的成就,而现实中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与铁路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铁路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各类职工培训,以期通过企业内部短期培训获得较大成果,但实际收效不够理想。通过校企合作,综合性、规范性、针对性的职工培训,能够大大提升铁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高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人才培养方法。坚持搞好校企合作,能有力地提高铁路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校企合作可促进铁路院校快速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为铁路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发展机遇,铁路院校的作用就是为铁路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立足铁路,面向社会”的办学思路,借力于铁路企业谋院校发展,还致力于铁路企业促企业进步。铁路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符合现代铁路发展需要,必将受到企业与社会的欢迎,院校则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为铁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服务是铁路院校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双赢模式,由铁路院校开展的科研课题的来源才会更加丰富、涉及领域才会更加广泛、研究内容才会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由理论产生的技术成果推广才会有市场,才能更好地激励师生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升铁路院校的教学与研究的综合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双向共赢,为院校拓展发展空间与层次,充分利用铁路生产现场的实训功能,使铁路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铁路院校快速发展。
3.校企合作可提高學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通过理论学习的积淀,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后,在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劳动光荣精神,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对企业与个人的认同感、岗位责任感及职业使命感。在实践工作中把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使铁路院校的育人目标得以实现。在实习阶段,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培养铁路高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
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
1.机制创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上,搭建了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平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的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2.建立专、兼职互补型师资队伍
共同组建职业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随着铁路行业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设备的研发使用,教师队伍本身也要不断进步以满足发展需要。铁路院校要培养出符合铁路企业需求的人才,师资队伍就必须是理论与实践并强的队伍。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需求是:(1)专业教师到铁路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学习新兴技术、提高专业技能、进行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并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师资素质。(2)从铁路企业优秀职工中选拔聘请技术骨干、行业标兵为兼职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在教学一线推广一体化教学,并帮助院校师资进行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提升铁路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3.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重要作用
各专业充分发挥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每学年召开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年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会,并多次赴企业调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用人需要,由铁路院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和分配学时,保证在校学生不少于一学期的现场顶岗实习,既解决现场工作急需,又给学生创造了实习锻炼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上层调节,制订适应实际需要的教学计划,为院校培养铁路高技能型人才指导方向。
4.共同编写铁路专业教材
面对当今铁路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铁路行业技术规范和安全规范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新发展趋势,专业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新型技术使用、新设备的操作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现场实际,符合铁路行业发展现状,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发展前瞻性。各重点建设专业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培训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校企双方专家组成。各编写小组都有企业推荐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职工教育经验的专家担任副主编。教材结构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遵循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与以胜任工作为重点相结合,满足职工岗位需求与终身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利用行业背景深厚、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发挥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教育积累的经验,从完善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校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入手,创新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提高质量、建设两支队伍——专、兼职师资队伍、学生队伍;特色鲜明、提升三项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综合办学能力。最终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