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怎样构建高中语文兴趣课堂
2015-05-30梁淑艳
梁淑艳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而且亦是学习其他科目的根基。尤其是高中时候的语文课程更为关键,因此老师需尽可能做好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兴趣课堂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探究了怎样搭建高中语文在教学中的兴趣课堂的有效策略,以期给同行的教学工作以参考借鉴之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兴趣课堂
在新课标的持续变革下,亦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宗旨及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怎样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致,进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授课质量,把以往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这亦是课程改革下,要求语文老师目前必须要实施的关键任务。同时还要求老师在高中语文授课的途径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不但需注重知识的传播,还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在新课标变革下,使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在语文授课的进程中,让老师清楚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仅是身为教育的指引者和学识的传播者,让学生把握学习的自主权是老师共同奋斗的目标。老师作为指引者的作用,体现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每个节点上,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自主学习、积极提问及自觉准时完成作业等方面,唯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成效,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新课标的变革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及趣味性,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再加上多媒体的引入,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例如,我在讲授高中的小说单元时,我给学生播放《祝福》及《林黛玉进贾府》这两部影视作品,使学生将影视作品与这两篇课文的内容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更为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
二、课堂上教师需发挥引导者作用,学生为主体式学习
课堂教学本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互相配合来达到教学目的及完成教学任务的。在老师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需让他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由于每位学生文章理解及掌握均不尽相同,因此,好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更可以使学生在往后的复习或是考试的进程中及时地回忆起当时老师的课堂讲授及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思想。
例如,我在讲授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开始我让学生用举手发言的方式谈谈现代有哪些名人在与命运作抗争的问题,像张海迪和霍金等,我在讲到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时,他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地坛让他在与生命抗争中得到了重生的感悟。随后,我再引导学生“走入地坛”,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文中描绘地坛的景物中有哪些重要词句?从中可以让学生体悟出地坛古老、荒无人烟却又生机勃勃的特点,地坛的此特点让作者对生命重新获得感悟,然后,我再提问学生:除了地坛,课文中还有谁一直陪伴着作者?那则是他伟大的母亲。然后,我与学生来剖析作者母亲的这一生:“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她默默地付出,受尽生活的磨难,但是意志力坚强。”这些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使用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致
一直以来,重复、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难以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在新课标持续的变革下,它要求老师在授课进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倡老师采用启发式或是参与式教学等,进而确保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例如,我在讲授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时,开始我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并且说明作者写这诗词时,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并写下了这首诗词,从而确保学生真正地理解作者创作时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心理状态。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诗词有许多,均是以雄壮有力的词句来表达宽阔的情感。讲解完这篇课文后,我还鼓励学生主动搜集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格调及社会背景产生看法。如此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致,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培养教师的素质教养,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新课标的变革下,对老师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老师的观念根本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则需要以教师为源头,学校需培养老师的素质教养,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提升教师教学技巧的同时,更加需要让老师主动地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增强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及理解,督促教师努力地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学生。
总而言之,培育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作为高中的语文老师,需多方面、多渠道地去发掘这些兴趣的源头,为学生构建高中语文兴趣课堂,唯有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才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而使学生对语文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1]龚蓓蕾.让学生在“对话”中彰显个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11).
[2]廖杰驰.用《课标》精神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思維能力[J]. 语文教学之友,2012(09).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