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2015-05-30王永达
王永达
内容摘要:现阶段的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方式僵硬、职业特色欠缺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
关键词:职高语文 阅读教学 职高生
一.阅读教学的影响机制
阅读的过程,是包含视听、想象、分析和感悟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它能够锻炼阅读者的语言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使阅读者在通过持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智力和情操。
阅读教学的机制,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对文本信息进行思考和吸收,从而内化成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形成知识的储备与素养的累积。而教师则对文本所蕴含的真情实感、伦理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提炼,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接受深刻的情感熏陶,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三方所产生的文本体验往往是有差别的,不同思维和情感体验的碰撞,使得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
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要达到此目标,就离不开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成败,关乎到职高生的终身发展。
职高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对是非和情感的把握能力不强,容易玩世不恭或受歪风邪气影响。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名家名言、真善美的体验和感悟,获得心灵净化、增知启智。皮罗果夫如是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人文精神培育是职高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语文阅读教学,则是提升职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打开职高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教材文本或其他优秀读物中所蕴含的高尚思想品质,以及其对伪丑恶的描绘与抨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会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健全、符合社会主流共识的科学价值观。
三.当前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学得一技之长”,是学生进入职高就读的主要目的。而语文阅读教学重在人文性培养,技能也往往仅停留在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与机电、服装、美术等专业课相比,技能特色不明显,因而容易造到学生轻视。
再者,职高学生几乎都是中考中的落榜群体,学习成绩较差,阅读理解较低,自然会对阅读教学产生抵触和畏难心理,导致听课和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不足。
最后,教材的问题。尤其像一些教材中收录的“枯燥”的古文,经常会令职高生感到难以“咀嚼”、“下咽”,而且这些古文与职教学校的特色不符,由于和所选专业的关系不大,就很难使其产生阅读的兴趣,自然效果不佳。
四.对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课程要“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职高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必须突出职教特色,注重实用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做学生的“读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一味地停留在“教”与“被教”、“管理”与“被管理”等僵硬冰冷的不和谐局面上。要开展好阅读教学,可以试着把学生发展为“读友”。平等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尊重学生个体心理体验,鼓励他们敢想、敢说,不断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课的学习热情,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或QQ空间,向学生分享自己对某些书目的读后感,推荐学生也去看一看、读一读,培养其优秀阅读习惯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养成。
第二,做学生的“导游”。由于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教师应做好“导游”角色,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推荐符合专业特色的阅读材料或书目,而不是一味地使用固定的教材。同时,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知识层次,实施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荐读,并相应地建议其“泛读”或“精读”,以将效果最大化。
概言之,通过有效改善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职高生的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对提高其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大有裨益,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者单位:湖南祁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