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认识和适应新常态中转变社会发展方式

2015-05-30丁元竹江汛清

开放导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新常态

丁元竹 江汛清

[摘要] 一个社会仅仅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够的,必须塑造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以及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适应新常态,社会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软件配置。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新常态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的沟通,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努力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关键词] 新常态 社会发展 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 F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2-0023-03

[作者简介] 丁元竹(1962 — ) 山东日照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和发展战略;江汛清(1964 — ),山东威海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志愿服务、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工作 。

过去36年的改革发展,尤其是2003年以来,国家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但是,一个社会仅仅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够的,必须塑造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以及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

一、社会事业从硬件建设到软件配置转变

适应新常态,社会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软件配置。社会建设不仅仅是对社会领域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还包括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内容。市场体制需要价值基础,社会体制也同样需要社会互信。人最需要、最看重、最认同、最崇敬的东西永远不是钱和物,而是思想、情感、道德、信仰、信念、价值。一个社会只有重视这些东西,才有可能回归秩序、活力、尊重、和谐。因此,要跳出用经济建设的方式建设社会的怪圈,逐步把经济方式转变与社会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社会建设的正道,也是社会的常态,相对于以往的社会建设,我们暂且把它称为社会建设的新常态。

当前,社会建设的软性因素首先要重视使人们养成平常心态和培育共同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公共精神。现实生活中,个别地方政府和个别官员对于公众参与社会组织活动,甚至组织业主委员会漠不关心,或者不给予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还加以限制,这会扼杀居民应有的公共精神。观察现实生活,一些政策相互矛盾和互相不协调,一方面,人们希望每个居民在社会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服务,包括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又不给他们机会形成密切的社会联系,他们与自己所在的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乃至基层的政府组织形同路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诉求得不到回应,何以会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众多的社会事务,仅靠政府的力量何以能应对?

社会建设必须顺应民意,否则,就不会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也不会形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平常心态。“政之所在,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小区居民天生就希望自己的小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安全放心、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团结一致,这就是他们的公共理想。转变社会发展方式,必须把群众的这些公共理想视为他们公共精神中的宝贵财富和社会动员的切入点。只有顺应民意,才能够抓住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中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保护居民为公共利益贡献自己时间、精力、知识、尊严、勇气和承诺,才能形成社会秩序与活力统一的源泉。社会在秩序与活力的统一中进步,应当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新常态。

二、社会关系从官尊民卑向官民平等转变

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新常态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去掉脱离人民的坏习惯,根除腐败,逐步建立起作为政府基本职能的公共服务的尊严和公务员职业所必须具有的公共价值,帮助公务员重新发现其行为的精髓和意义以及他们真正行为规范的理由。社会建设要从老百姓的事做起,必须说得到、做得到;让老百姓看得到、感受到、享受到。同样,对“官吏”的治理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官民之间的平等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些地方在社会建设领域的试点,其得失成败,说到底,也在于能否树立正确的“官念”,处理好权为民所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没有这样真诚的理想和信念,仅仅把试点和示范作为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或者是为了树典型,吸引其他地方来学习,打着示范和试验的幌子,谋划个人小九九,这样的示范和试验,纵然是制度设计再精细,管理手段再新颖,也难免发生异化,难以取得群众的认同和回应。

社会建设依靠有效的社会动员。要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就必须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探索新形势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和公共利益维护方式。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新的参与方式。它表明,在这个领域,必须建立起新形势下的新的社会规范。使各级领导干部理解如何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同甘共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看家本领,但是现在,许多领导干部和基层负责人却忘记了。

社会的常态是,官员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是百姓中优秀分子、先进代表,这是一个简单直白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是这些年,这个道理被一些人念歪了,不少官员的“官念”发生畸变,“官本位”的价值观念侵蚀着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甚至出现官民对立,“官本位”寓意下的官尊民卑,不一定就是大贪大恶,但是,它的传播和弥漫,同样毒化社会风气,侵蚀世道人心,甚至动摇人民群众的信念和理想。可以这样说,要实现社会治理必须从理顺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入手,建立干部与人民的鱼水情,这不是套话,是实实在在的实话。如果是这样,我们苦恼和困惑的社会建设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没有必要回避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官员腐败和干群关系紧张问题,这是当前造成群众不信任组织和个别领导干部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障碍。这一方面表现在现行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干部思想僵化不能吸引群众参与并引导他们前进。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问题之严重,在群众中造成影响之深远,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建设。在彻底清除腐败的基础上,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使引导社会前进有了新的动力。

三、社会治理从单一到多元共治转变

在新常态下推进社会建设,起码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的沟通,不能高高在上做老爷。二是政府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真正为人民群众办事,而且是办实事,努力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建立血肉之情。

社会建设,要建立参与主体之间的互信,试想,缺乏这样的互信,社会建设主体的动力何在?

建立与人民的互信必须坚持多元治理。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参与,在推进社会建设工作中,要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更要从当前工作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入手,重点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大事、居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难事、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急事,在动员社会单位参与社会建设、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上有新突破,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使社会动员更加广泛。针对有参与积极性的社会群体和人民群众,动员组织部门和机构建立起互动互利机制,通过举行听证会、新闻发布会、各种讲座,将自己要实施的计划和项目介绍给群众,建立起公共参与的平台。

总之,新常态下社会建设创新有五层含义:一是从单纯强调物质投入转向人们内心世界的建设,“人心就是力量”,就是社会资源、社会关系和社会和谐。二是从正式社会规范的倡导到正式社会规范与非正式社会规范并举。三是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由单一治理走向多元治理,积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在处理社会事务、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冲突中的协同作用。四是强调因势利导。“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说大禹治水,这里的“治”不仅仅是“堵”,还包括根据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的意思。五是强调秩序。从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这里的“治”就是秩序。实现秩序与活力的统一是新常态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新常态
隋唐文字锦与汉晋文字锦的区别及原因探究
促进公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