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47例疗效观察
2015-05-30张林琳
张林琳
【摘 要】 目的 探讨氨茶碱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度收治的呼吸暂停4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氨茶碱灌肠)27例和对照组(氨茶碱静滴)20例,对两组病例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保留灌肠与静滴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值得推广。结论 在临床中将氨茶碱静滴改为保留灌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效果可靠,这样既方便及时减少创伤,又可避免氨茶碱静脉滴注过程中导致的惊厥等副作用。
【关键词】 氨茶碱;保留灌肠;新生儿呼吸暂停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B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若没有被及时发现可引起新生儿猝死,是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诱因,因此及时发现及时抢救新生儿呼吸暂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1]。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顿超过20秒,或不足20秒而伴有发绀和心动过缓(HR小于100次/分)的异常呼吸现象。氨茶碱是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有效药物,它能刺激呼吸中枢,同时对膈肌肌力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少发作次数和减轻严重程度,对中枢及周围性呼吸暂停均有效[2]。本文以改变氨茶碱的给药途径来观察其疗效,将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呼吸暂停4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氨茶碱保留灌肠)27例和对照组(氨茶碱静脉点滴)20例,对两组病例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治疗 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呼吸暫停住院患儿47例,均符合呼吸停顿大于等于20秒,或不足20秒伴有发绀或心动过缓(小于100次/分)的异常呼吸现象。入院后均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纠正酸中毒的同时给予氨茶碱。其中,治疗组27例,使用氨茶碱注射液保留灌肠首剂5mg/kg,以后每隔12小时2.5mg/kg灌肠维持。保留灌肠的目的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具体灌肠方法:灌肠时以石蜡油润滑导管前段,轻轻旋转导管以便顺利插入肛门,动作要轻柔,溶液流速要慢,压力要低,以便于药液保留,导管拔出后以卫生纸轻轻按揉,保留半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对照组20例,使用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首剂5mg/kg,以后每隔12小时2.5mg/kg静滴维持。2组分别治疗72小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
1.2 疗效判定 (1)治愈:呼吸暂停发作停止。(2)显效:用氨茶碱后24小时未再出现呼吸暂停。(3)有效:用氨茶碱后72小时未再出现呼吸暂停。无效:用氨茶碱后72小时仍发生呼吸暂停或病情加重[1]。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19例,治愈率70.37%,显效4例,显效率14.81%,有效2例,有效率7.41%,无效2例,无效率7.41%。对照组治愈14例,治愈率70.00%,显效3例,显效率15.00%,有效2例,有效率10.00%,无效1例,无效率5.00% 两组之间治愈率与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治疗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及许多种疾病的一种特殊的呼吸障碍综合症,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可伴有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等表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指无任何原发病理因素所致,仅见于早产儿,主要是呼吸中枢发育不良所致。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指因各种不同基础疾病及其他附加因素所致,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3]。可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儿及过期产儿,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重度窒息、贫血、先天性心脏病、血容量不足、颅内出血或感染、核黄疸、低血糖、低钙血症、高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代谢性酸中毒,母亲用药引起药物抑制、不适当的体位、体温过高或过低等均可诱发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是呼吸调节系统的早期紊乱并可引起脑损害[4]。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造成新生儿脑乏氧,防止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维持呼吸和心搏出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氨茶碱对延髓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使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从而改变肺部通气功能。氨茶碱还可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cAMP水平,改变细胞内Ca2+浓度,提高骨骼肌和膈肌收缩力,改善肺通气功能[5]。氨茶碱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稳定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加强肺通气,从而减少或消除呼吸暂停。也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及心搏出量增加,从而降低静脉压。氨茶碱对原发性呼吸暂停或代谢紊乱引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均有效。由于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期缺氧可引起脑损伤,因此临床上要尽早应用氨茶碱及时纠正呼吸暂停[6]。
本例用氨茶碱保留灌肠和氨茶碱静脉滴注的疗效做比较,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氨茶碱静滴与保留灌肠的剂量不变,首剂5mg/kg,以后每隔12小时2.5mg/kg灌肠维持。对照组20例,使用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首剂5mg/kg,以后每隔12小时2.5mg/kg静滴维持。药物保留灌肠比静脉滴注更及时方便,疗效可靠,又可避免对新生儿穿刺操作引起血管的损伤,也可减少氨茶碱在静点过程中导致的惊厥和血压下降等副作用。
综上所述,氨茶碱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与静脉点滴大致相同,却具有无创伤,方便及时,减少副作用等优点,尤其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8-180.
[2] 王永宽.49例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86,4(1):9.
[3] 刘一军.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50例疗效观察[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16(2):331.
[4] 康晓艳.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97例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515-516.
[5] 郭光辉.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2012,34(1):74-75.
[6] 余文群.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在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