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话题式”教学的建构与反思
2015-05-30刘辉
刘辉
摘 要:“话题式”教学就是对文本教学的深度提炼,其结构为“整体感知-确定话题-深层对话-情感升华”。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课文为出发点,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话题相关活动中深入理解内涵,拓展认知领域,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话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02-002
“话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基础,引发学生的阅读、探讨的兴趣,从而进行广泛阅读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进程往往围绕一个话题或多个小话题来进行,并且是以自主合作讨论交流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话题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1.开放性
“话题式”教学的开放性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课堂不再是一层不变,而是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不能也不可能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话题式”教学可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交流的话题,师生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共同讨论本课或者本单元教学所确定的话题来完成教学目标或延展教学内容。
2.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发展人的自主能力的前提。“话题式”教学能很好的让我们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小组合作交流,产生可以交流的话题,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话题交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他们的自主能力,使他们名副其实地成为班级活动和学习的主人。
3.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可以从“话题”开始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巧设“话题”,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灵活、开放的交流讨论氛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研究,使学生变得敢于思考,敢于回答,敢于探究,敢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可操作性
教师精心设计的话题要求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范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适当的时间内能够解答,有效利用“话题式”教学来完成对文本的思考,特别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话题要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和可操作性。
“话题式”教学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就是要在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所有学生均能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發展。
二、“话题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以通过交流确定可交流的话题,将课文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说的氛围,使学生敢说、想说、愿说、乐说。
1.精心设置探讨话题,开拓思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就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所产生的可以交流或探讨的“话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课前要很好的备课,准备好所要上的课文及它所具有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教学的重、难点如何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等等,了解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并能善于将这些材料与课文教学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的感悟与生成,以此为契机,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将课文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想,有所悟,深入地走进文本。
2.用心营造讨论氛围,合作交流
对于产生的话题,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中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用心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交流讨论的氛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能有一个高效的对话过程。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已不再是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更好的更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的相互补充,相互纠错,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的学生能够共同提高,它确保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3.耐心点拨探讨要点,引导思考
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我们老师除了巡视指导,应该更积极的参与到某一小组的讨论中去,让学生知道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发言便显得无拘无束。在展示交流时,对于学生的看法,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肯定。每个学生的学力不同,对于文本的领悟也就不同,那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发言中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信息,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4.细心评价探讨结果,激发热情
根据学生的交流和老师所掌握的信息,教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总结。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所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反省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或错误等,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富有成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老师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评价,来纠正学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话题交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用心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予以评价,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评价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我们教师还要努力以中肯有效的言辞,有目的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总之,“话题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能让我们的高效课堂离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袁微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3]金和德主编.小学语文教育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4]朱学清主编.“大语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5]武建荣.《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