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015-05-30朱贵宾

求知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德育课有效教学应用

朱贵宾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职德育课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建立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先导,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

关键词:德育课;有效教学;研究;应用

有效教学指的是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中职德育课存在众多问题,导致成绩普遍较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相较其他课程而言,影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更多,笔者就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展开探究,希望对有关教学有所帮助。

一、建立德育课有效教学的标准

中职德育课不像一般中考和高考一样有很严格的要求,也不像高校有着系统理论的教学要求;德育课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也没有专业课对学生的实际技能影响那么鲜明;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以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所以,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标准应该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特殊性来建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目的性标准——检查课时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学生的成长是糅合多重因素的復杂而漫长的过程,难以说出是因为某一阶段的教学行为导致了学生今天的发展状况。所以,不能把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德育育人的总目的作为评判中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而是应该把课时作为评判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专业性知识的问答,要将课堂气氛活跃化,运用多种方法去检测教学的效果,若每节课的课程标准都能够完成,那么德育课将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主体性标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发挥程度

教学是否有效果,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发挥得好不好,而非教师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看出德育课教学是否有效,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得很有活力、积极回答问题,则表明学生进入了状态,教学有效;反之,若在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没有明显的兴趣,那么教学必然是没有效果的。

3.发展性标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和老师教课的成就感

如果学生自身对德育课感兴趣,并且喜欢上课,那么德育课就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老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能够有很强烈的成就感,那么说明教学还是很成功的。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上课,老师上完课没有成就感,那么教学注定是没有效果的。

二、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一般情况下,中职德育课的教师应该有高校思想政治或者哲学等相关方面的学历,并且有一定的管理学生的能力和实践经验。然而当前,中职德育课的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师的知识范围比较狭窄;二是教师的教学缺乏艺术性;三是教师对社会时政不够敏感。这些缺陷都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具有主导作用,所以教师的素质和资质是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学校方面应该注重教师的培训,给德育课教师更多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都能够跟得上时代潮流。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实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把就业作为导向,把能力作为核心”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在进行课内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改革的同时,延伸学生课外拓展的能力。

三、深化德育课教学的改革

深化德育课教学的改革是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关键。①选择教学内容,中职德育课要选择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不能脱离实际,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内容多么重要和有用也将成为空谈。②学生选择中职的最初目的就是学习一项技能,虽然做人的道理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德育课不能够把最初的目的作为第一要务,就会被学生看成是无用的。③改进教学评价方法。教学的评价方法对教师和学生起着目标导向的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德育课成绩不能只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依据,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升,必须去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一切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尽量深入学生的内心,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讲的“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参考文献:

[1]俞 华.基于情感体验的德育课有效教学情景创设[J].职业技术, 2011(09).

[2]倪 敏.论基于有效教学策略下的德育课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 201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课有效教学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