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思考

2015-05-30石光

2015年25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农村金融

作者简介:石光(1980-),男,汉族,河北秦皇岛市人,经济师,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摘要:在我国,历届政府均频频关注“三农”问题,近年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相关金融改革政策,为解决现行金融支持与农村金融需求不匹配提供了新的契机。故本文以新时期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为视角,结合SWOT分析,从而简述新时期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在宏观及微观构建中的现实切入点。

关键词:农村金融;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一、新时期在农村发展普惠金融的社会意义

“普惠金融”一词最早出现于联合国2005年召开的国际范围内的小额信贷年会上,其初始设立宗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界阶层,特别是其将贫困及低收入人群划归为服务范畴之中。但它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扶贫政策,而是将扶贫与提供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让百姓享受金融特许服务的同时,发展金融体系队伍,从而为全社会的实体性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保障,因此,将普惠金融应用于农业发展,其实际作用不可估量。

1.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收创收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对其现存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农民生产水平及创业机遇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因贫困,让每一位农民都有公平、平等的金融信贷性服务权利,才能切实地解决农民追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本金不足问题,那么,以金融杠杆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则不失为一项良策。

2.有利于减少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和谐共赢

以往的中国经济发展偏重于城市化建设,而农村经济停滞不前。要想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稳定及协调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普惠经济政策与农村未来发展的契合便可以解决这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经济及社会问题,进而带动社会范围内全面、公平的可持续增长。

3.有利于促进政府、农民、金融机构的多方支持协调联动

实现“三农”的全面发展,势必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其中包括政府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的紧密配合及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只有形成多方协调联动,实现社会效应,才能逐步实现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蓝图。

二、我国现行阶段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SWOT分析

新时期农村普惠金融构建体系实现了小额信贷与微型金融的更新发展与延伸,且随着社会关注度地不断提升,其在我国逐步实现了规模性应用,但若要实现其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对体系构建的内外部环境简要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渐形成以商业性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合作性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农村范围内的金融体系,这足以见得农村金融体系在改革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信贷发展势头雄劲及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投入力度,都使得新形势下继续发展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极具优势。

(二)劣势分析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具有回收期较长、经济收益较低、投资风险较大等现实问题,再加上,金融机构网点覆盖范围有限,服务配套设施较差,部分机构缺乏充沛资金流及风险防范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等,均抑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性发挥。

(三)机遇分析

我国已在“三农”问题上出台了系列性政策优惠议案,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对金融性信贷需求的日益激增、农村保险行业的渐行发展及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的金融盲点等社会诉求都为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挑战分析

挑战与机遇如影随形,在构建新时期农村的普惠金融体系指导方针中,不难发现,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立法的引导,环境的支持与后续监督的保障。然而,我国现行阶段的立法不及时、不完善,同时缺乏农民个人征信系统等金融环境的构建,另外,对于小额信贷机构,特别是非政府性的小贷机构,大都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执行,因此,其监督体系相对较为不完善。

三、新时期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切入点

普惠金融体系在农村构建中的外部环境已逐步成熟,那么,运用市场化机制及商业性手段来实现其与新时期农村金融体系契合点的有机结合,做好在政策、组织、产品、服务等的创新才是普惠金融体系在农村范围内构建的有机切入点。

(一)宏观方向

1.政策体系

加强金融政策建设,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完善财政税收优惠,落实定向费用补贴,强化金融风险监督机制的贯彻执行,逐步形成以政策为指引,以正向积极的激励机制来引导其规模化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向农村建设,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组织体系

构架普惠金融体系少不了相关金融组织的鼎立支持。在内部组织成员的定位与功能性发挥方面,要注重强化政策性银行,即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发挥,着重体现农行的商业性金融效用,进一步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力度,并鼓励邮储银行拓展金融业务,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结合金融组织内部的团队协作,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金融体系支持服务。

3.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金融保险机构,扩大农业相关产品保险覆盖面,并进一步提高财政部门对粮食作物保险的补贴比例,提升保险的综合服务水平,以此来分散、转移农业预计或不可预计的未来风险,进而不断地完善保障体系,以持续地增加农业的信贷投入。

(二)微观层面

1.产品体系

创新型产品体系的重塑应高度尊重农村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特点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户需求,除金融体制需要优化创新外,开发贴近农业发展的产品及服务,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的全新动态信贷模式,并做到贷款担保方式的适时革新及业务管控流程的简便优化,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信贷成本,通过优势互补,进以提升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2.门槛标准

大多数金融机构会因农民的贫困或低收入,对其贷款风险较大而望而却步,普惠金融体系却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如若没有完善的农民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对其信贷门槛一味地降低,无疑是将潜在的巨大违约风险转嫁给相关金融机构,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恶意欠款等问题,将构建的相互促进的局面打破,因此,对信贷门槛的标准制定尤为关键,这需要金融机构切实深入地了解农村市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才能真正实现双方的共赢。

3.服务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界,所以在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的同时,应更加强调现代科技手段为其带来的便捷性服务。在农村,可以广泛地推广移动支付等非现金结算,以弥补因金融机构物理性网点覆盖不全所产生的弊端。另外,在强化金融体系服务的同时,还需进行金融消费纠纷等预案处理方案的构建,届时,通过农民自身的强化保护意识来更好维权,并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的全面建设。(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参考文献:

[1]褚保金,陈畅,农村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村金融,2010,(6).

[2]郭兴平.基于电子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J].财贸经济,2010,(3).

[3]杜晓山.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三农”改革发展[J].中国农村金融,2012,(6).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