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探
2015-05-30田继丽刘音刘玥
田继丽 刘音 刘玥
[摘 要] 对危害榆树的主要害虫榆紫叶甲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营林措施、化学防治、天敌防治等防治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榆紫叶甲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1-0144-01
榆紫叶甲(Pyrrholta(Galerucella)aenescens Fairm)为鞘翅目,叶甲科食叶害虫。又名榆紫金花虫。为害白榆、黄榆、春榆等,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等。国外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榆紫叶甲大发生时,常将榆树叶片吃光,导致树木生长减弱或死亡。是榆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本人通过对榆紫叶甲进行观测,对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探如下。
1 形态特征
榆紫叶甲成虫体长10.5-11.5mm。近椭圆形,鞘翅从中央起往后方渐宽,背面呈弧形隆起。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游紫红色与金属色相间的光泽,尤以鞘翅上最为显著,在金绿的底色中,有5条紫红色光泽带。腹面紫色有金绿色光泽,复眼及上颚黑色,触角细长,棕褐色,上颚钳状。前胸背板矩形,宽度约为长度的2倍,两侧扁凹,局粗而深的刻点,鞘翅上密被刻点,小盾片平滑,后翅膜质,鲜红色,折叠于鞘翅下面,腹部的腹面可见5节。卵长1.7-2.2mm,宽0.8-1.1mm。长椭圆形。最初产下的卵,卵壳表面油润有光泽,孵化前颜色变暗,光泽消失。1龄幼虫头宽0.9mm,体长2.5mm,呈长楔形,末端狭窄。初孵化时全体棕黄色,全身密被微细的颗粒状黑色毛瘤,其上着生淡金黄色刺毛;稍长后,头部逐渐变成黑色。2龄幼虫头宽1.2mm,体长4.5mm,灰白色,头部呈淡茶褐色,头顶有4个黑色斑点,前胸背板有2个黑色斑点,背中线灰色,下方有1条淡金黄色纵带。3龄幼虫形态与2龄幼虫相似,头宽1.8mm,体长6.5mm。4龄幼虫头宽2.3mm,体长10.7mm。近老熟时,体躯缩短,微弯曲,全体乳黄色。蛹体长9.5mm,乳黄色,体略扁,近椭圆形,羽化前体色逐渐变深,背面微现灰黑色。
2 发生规律
榆紫叶甲1 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现,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最盛期,终见于5月下旬。
4月下旬开始交配和产卵,5月中旬达到盛期,8月下旬产卵结束。
幼虫期20天左右,老熟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达到盛期。蛹期10天左右。新羽化成虫初见于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盛期。经过补充营养,当温度较高时,与上一代成虫一起群集于树上蔽阴处进行夏眠。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蛰活动,开始交配,但当年不产卵,并于10月中下旬开始下树越冬。
榆紫叶甲新成虫及越冬后刚刚出现的成虫假死性较强。成虫上树后,经1-2天,开始补充营养,在那天气凉爽时多于白天取食,在炎热的夏日,白天则潜于枝干或叶片间的阴片,夜间出来取食。取食时,沿叶缘食成缺刻。成虫在榆树展叶前常产卵于枝梢的末端,展叶后即产卵于叶片背面,聚产程块。产在枝梢上的乱块,交错排列成2行。每块卵平均17粒。幼虫孵出后经12-15小时,开始取食,将叶食成缺刻。当虫口密度大时,常将叶肉食尽,仅残留主脉。幼虫行动缓慢,不活泼,老熟幼虫常易被风摇落,与树叶脱离。幼虫期间,正常情况下,脱皮3次。幼虫各龄期的长短,受温度高低的影响。温度较高,需要时间较短,温度较低时,需要时间则相对长些。幼虫期19-24天,1龄期2-5天,一般为3天;2龄期2-6天,一般为4天;3龄期2-4天,一般为3天;4龄期11-14天。
在早春,日均温超过5℃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出土上树活动,发育最适温度为15-20℃。当日均温在22℃以上,夜间最低气温在17℃以上时开始夏眠。温度如有剧烈变化,对成虫影响极大。晚秋如温度突然降低,成虫来不及越冬,也可导致榆紫叶甲死亡。榆紫叶甲的食料非常专一,大发生时,虫孔密度较大,大量成虫常因食料不足而大量死亡。
3 防治措施
3.1 营林措施:根据榆紫叶甲食性非常单一的特点,建议造林时,应营造混交林。在城市园林绿化或四旁绿化、栽植行道树时,不宜单纯选用榆树,现吉林地区栽植黄榆(又称大果榆)成为一道景观,应选择长白山区观花、观果的其他阔叶树种或蒙古栎、水曲柳等阔叶树种,形成混交,以减少榆紫叶甲危害。
3.2 化学防治:根据榆紫叶甲4月上旬至5月上旬,成虫产卵及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集中上树,取食叶片以补充营养阶段,采用机械喷施40%氧化乐果600-1000倍液,消灭成虫。
3.3 人工捕捉:根据刚过越冬的榆紫叶甲成虫假死性较强的特点,在先期虫口密度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榆紫叶甲的假死性摇震或敲击榆树枝干,在树下铺上塑料布,收集害虫。害虫落地后假死不动,此时便可大面积集中人工捕杀。
3.4 缠结塑料布防治:用表面光滑的塑料布在主干基部捆绑一圈,宽度在30㎝以上,使榆紫叶甲不能爬上树冠取食而达到防治目的。塑料布宜在春季捆绑至雨季前及时撤除,以保证树木正常生长。
3.5 树冠防治:对已爬上树冠取食的榆紫叶甲,可采用喷洒灭幼脲等低毒、无毒药剂,幼虫盛孵期喷施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3.6 利用天敌防治:榆紫叶甲卵期利用跳小蜂和大岛小蜂防治;榆紫叶甲幼虫期利用长足寄蝇对入土幼虫进行寄生防治;成虫期利用东北蟾蜍和灰山椒鸟捕捉。
参考文献
[1]刘钦玲.佳木斯市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03:79-81.
[2]孟繁君,张大明,宋丽文,张晓军,李兴鹏,高长启.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2009,03:33-34.
[3]刘宇,李文龙,刘淑静,吴薇,张云威,翟登攀,罗志文.榆紫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04:167-168.
作者简介:田继丽(197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