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城县城区饮食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
2015-05-30郭敏
郭敏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1-0037-02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而摊点群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党校课题组围绕我县城区饮食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了不少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1 我县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创新管理,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我县城区存在的占用街角、路边经营的小吃摊点,长期以来,出现地面油渍污染严重,卫生脏乱差等现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小吃摊点成为影响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工作的一大社会问题。县城管局坚持“布局要合理、设施要齐全、环境要优雅、品位要提升、管理要规范”的原则,按照“自行选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相继在城区建立了第一、二、三饮食摊点疏导群,原占用城区道路经营的104户夜市“大排档”全部关闭进院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变了城区饮食小吃摊点零散、无序设置的现状、解决了夜市大排档长期存在的“饮食难卫生、交通不安全、地面受污染、噪音扰市民”等问题。这不仅是我县城区文明创建的一个亮点、市容管理的一大进步、更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一大举措。
1.2 强化宣传,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积极实施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行动计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专题法制宣传、播放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开办食品安全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让食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不断强化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在2014年以来,城管局共印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宣传单等10000多份。同时,抓好摊主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到目前为止,共培训1000余人次。
1.3 健全机制,整顿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健全准入机制,城管局对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经营户档案。比如,经营人员必须领取健康合格证,签订文明经营公约,出售的饮食产品应符合原料购进、食品加工、食品存储等相关卫生标准,方可进入。二是建立联动机制,以保障食品安全为重点,城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对摊点经营的设施、食品安全状况、环境卫生、个人体检合格证明、消防安全等进行多项检查监督。三是健全督查机制,坚持做到日常监管和专项执法检查并重,有效防止了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不能保障食品安全、又不按要求整改的摊点,联合城管、公安进行强制取缔。
由于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对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城管局创新管理思路和方式及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日常监管,使我县摊点群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 我县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方努力,我县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4年亳州市食品安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全市第一名。但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来衡量,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摊点群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我县主要有第一、第二、第三摊点群和一中北校区、南校区摊点群。摊点群设立后,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保障和监管机制,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摊点没有配备消毒柜、台账记录不全、生熟食没有分开、经营人员健康档案不齐全、空气污染厉害、地面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另外,还有群外摊点管理不到位,群内摊点很容易重新变为街边大排档,出现反弹。究其根源是基础设施不足、经营条件差、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业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部门由于职能交叉,缺乏衔接、执法力量的不足、技术手段的落后等导致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使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再次增加。
2.2 各摊点群没有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按照《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并落实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保障食品安全;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摊点未建立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即使建立了相关制度的摊点也未严格执行,这就容易导致过期失效和假冒伪劣食品流入消费环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很难对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倒查处理,不能有效根除食品安全隐患。
2.3 校园周边饮食摊点卫生安全隐患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内部食堂规模小,不可能完全解决学生就餐问题;另一方面,学校普遍存在重招生、重教学,忽视后勤保障,较少考虑要丰富食堂饭菜的种类、营养和口味的搭配,而校园周边饮食摊点就非常注重色香味。再加上校园附近的餐厅针对学生推出了许多经济实惠的学生套餐,一般花上四五元钱便可以吃得不错。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在校外就餐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必然催生大量摊点的出现。这些摊点不仅影响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及交通安全,还是造成学生饮食不安全的主要根源。城区几乎每个中小学门口都能看到流动小吃摊,但这些小吃摊大都属于无证经营,相关部门也进行了打击、取缔。但由于这些小摊小贩的流动性大,再加上人力物力有限,经常会出现反弹。可见,要维护好校园周边的饮食摊点食品卫生安全难度相当大。
3 加强饮食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坚持不懈,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一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摊点群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要求他们在经营中自觉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二是强化诚信为本、公平竞争、明码标价、优质服务等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律意识。三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也不可忽视,从另一层面讲,宣传实质就是监管,因为在饮食摊点群消费的都是普通群众,只有作为消费者的群众就餐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有效防范和抵制各种食品安全隐患。所以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影响广泛的宣传媒体,通过刊登公益广告、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让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监督信息,明白投诉、举报的渠道,让群众了解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方法和决心,促使他们关心并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把群众从单纯的消费者变成食品安全的监督者,在全社会营造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3.2 标本兼治,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摊点群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国家食品监督管理体制还没有完成的情况,在县政府领导下,各监管部门要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工作,形成综合监管格局。克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制不顺、机制不畅、职责不清、力量分散、监管乏力的弊端,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机制。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创新、探索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比如,加强对外部摊点的清理、给经营户建立信用档案、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健全购销台账和消毒记录台账管理、日常监管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并及时公开检查结果、建立监督举报制度等,另外,建议监管部门和派出所联系,在摊点群设立临时治安亭,以维护摊点群的治安秩序。
3.3 通力合作,减少校园周边饮食摊点卫生安全隐患。一是学校及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无证小吃摊卫生条件差,流动性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学生和家长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食堂的作用。据了解,目前我县学生食堂多为承包经营模式,学校仍然肩负着监督、引导的责任。不能一承包出去,就当了“撒手掌柜”。相比校外的流动摊点来讲,校内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要容易监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食堂就餐率的重要性,只有做出符合学生口味兴趣特点的营养用餐,学生才会百吃不厌、才会减少外出就餐、才会减少校外摊点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三是全面对城区校园周边饮食经营加强日常监管和整治力度,对擅自违规经营的商户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根本上规范校园周边摊点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