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的分阶设计

2015-05-30陈遥

艺术评鉴 2015年23期

陈遥

摘要:我国把学前儿童的年龄定位在0-6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精灵,他们是充满着好奇和探究来到这世界的,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有五彩缤纷的世界,还有丰富多变的音响,孩子们本能的在游戏中哼着自己喜欢的曲调,当听到自己喜欢的旋律时扭动身体,开心的手舞足蹈。常态的孩子没有一个是不喜欢的音乐的。如何引导孩子欣赏音乐,在音乐中领悟乐曲的奥妙和快乐,是学前音乐教育者的主要工作。那么,孩子怎样才能领悟音乐呢?孩子们在音乐中最快接受和反应出来的是什么呢?德国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用他所研究出来的成果给出了答案,他说音乐教育应该始于动作。笔者认同他的观点,几年来一直在韵律活动和打击乐演奏两个方面对学前儿童的音乐节奏进行训练,针对学前儿童各个年龄段的特点进行了训练方法设计。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奥尔夫体系 韵律活动 打击乐演奏

学前儿童的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一定的年龄阶段特点,儿童对于节奏律动、打击乐能力的掌控,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0-3岁;3-4岁;4-5岁;5-6岁。分别结合每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设计一下各年龄段的韵律活动范围及打击乐的操作程度。

一、0-3岁阶段儿童的韵律活动范围及打击乐的操作程度

(一)韵律活动范围

动作是婴儿对生活的第一个反应。3岁前儿童的身体是从未分化、不随意状态逐步向分化、随意状态发展。6个月的儿童会对拨浪鼓等声音做出反应,手舞足蹈。这是本能性的,全身性的。动作笼统粗糙。2岁左右,儿童能够自由的行走,完成爬、滚、拍、推、拉等动作。3岁左右,基本掌握了拍手、点头、摇头、晃动手臂,用手拍身体部位等非移位动作。

(二)打击乐演奏程度

3岁之前的儿童对打击乐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来源于对有声响的玩具的好奇。他们渴望弄响它。虽然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乐器演奏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会有意识的敲击,但是这些动作都是偶然的零碎的。不能和音乐节奏相一致。然而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能提供给他们一个无拘无束可以即兴创作的空间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训练方法设计

2-3岁的儿童可根据鲜明的音乐节奏设计敲小鼓,拍手、晃头、用手拍击身体各个部位等非移动动作来对音乐做出反应。

二、3-4岁阶段儿童的韵律活动范围及打击乐的操作程度

(一)韵律活动范围

3岁以后,动作开始初步分化。能自如的用手、臂、躯干做各种动作,但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局限性,动作自控能力还很差。

(二)打击乐演奏程度

3岁以后,可以操作小铃、响板、串铃、铃鼓等乐器,但使音响与音乐协调一致有困难。往往孩子们陶醉于摆弄樂器而游离于音乐之外。

(三)训练方法设计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还不善于与同伴合作。但是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动作来模仿具体事务,比如:交通工具,动物等等,还可以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给孩子们听《大雨和小雨》这首歌的时候,孩子们会建议用铃鼓表达大雨,用小铃表达小雨。是他们有了很大的参与乐趣。

三、4-5岁阶段儿童的韵律活动范围及打击乐的操作程度

(一)韵律活动范围

这一阶段动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大动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以做连续移步的动作,如跑步,垫步等等。协调性也得到发展,上下肢的复合动作也得到了发展。可以应付2/4或4/4拍。

(二)打击乐演奏程度

他们可以模仿教师的演奏方法,掌握技巧稍高的一些打击乐器。比如:铃鼓的震、击。沙锤的震、击等。能和同伴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训练方法设计

孩子们可以独立用一些基本的动作进行创编,情感得到丰富和深化。能集体进行演奏,可以看懂指挥的手势。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乐器奏出|X X X X|、|X 0 X 0|、|X XX X XX |、|X— X X|和|XX X XX X|。

四、5-6岁阶段儿童的韵律活动范围及打击乐的操作程度

(一)韵律活动范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动作进一步精细分化,身体、躯干、臂、腿及其平衡都得到了发展,可以做一系列的复合动作,在律动过程中,随乐意识明显提高。

(二)打击乐演奏程度

可以操作双响筒、手铃、手腕带动的响板、蛙鸣筒、三角铁等打击乐,合作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能协调好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的演奏。能够积极的参与为音乐配器的过程中。

(三)训练方法设计

律动以组合为主,可以做秧歌步、垫步、跑、跳、屈膝等动作,可以分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比如:《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当唱的到“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时候,必需要找到一个朋友(任意一个)并站定做动作,唱完“再见”后离开。

通过这样的分阶处理,孩子们就可以自由的在音乐中体验快乐。在实践中,注意四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生理区别,还有分辨他们的乐器操作能力,适时调整配器,音型变化不要复杂,基本上一到两个节奏就可以,把难易程度按年龄阶段排好,律动动作上采取由非移动到移动,打击乐操作可以由零乱随机到组合协调。在配以循序渐进的音乐配乐。学前儿童在音乐节奏能力方面才能逐渐的建立完善,给孩子未来的音乐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