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钢琴音乐蕴含的美学意义

2015-05-30雷诗君

艺术评鉴 2015年2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钢琴美学

雷诗君

摘要: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它的钢琴音乐语言包含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原则,还蕴含着新的美学意义。本文将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钢琴作品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及阐述。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 美学意义

中国音乐家们借鉴西方钢琴音乐的创作方法,运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思想、原则,使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线条、节奏型等因素,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特质的音乐作品,使得中国钢琴音乐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中国钢琴音乐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传统文化,它的钢琴音乐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性质,从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原则,并且在新的时代中蕴含了新的美学意义。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钢琴作为西方的“乐器之王”,其音乐语言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引进到中国的钢琴,已不仅仅是引进一件乐器了,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进的西方音乐创作技术和西方音乐文化。对自己民族音乐的充分肯定与继承,是西方钢琴音乐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我们从李斯特、肖邦、格里格、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所创作的许多钢琴作品中,都不难看出这些作品均是在吸取和借鉴民族音乐的素材,例如作品中的特色节奏型、旋律、调性转换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充满了民族音乐的风格和该民族的精神品质,从而形成了具有该民族或者该作品体裁的独特风格和韵味的钢琴艺术。

由此也激发了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重新审视和再度创作,并改变了民族音乐创作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创作技术手法,将民族音乐的“线性”与西方音乐的“立体”创新性地结合起来,例如由二胡曲改编的《二泉映月》,由古琴曲改编的《夕阳箫鼓》《太极》等作品。

它们的改编特点如下:

1.基本保留了曲子的主旋律和结构;

2.和声、织体旋律化,节奏、速度民族化;

3.运用琶音、倚音、同音重复等手段模仿古琴、萧、琵琶、鼓等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和弹奏特点;

4.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美学原则。

这些特点无不反映和发展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而这些改编歌曲在人们熟悉的旋律的基础上产生出了新的音乐冲击和效果,使得这些古老的中华民族曲调和音乐作品具有了全新的美学意义,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

二、丰富了世界钢琴曲库,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

中国的作曲家们成功创作出许多如《黄河钢琴协奏曲》《山林钢琴协奏曲》等一大批具有中国音乐审美特质和巨大艺术魅力的钢琴作品,这显示了作曲家们在运用钢琴這件西洋乐器很好地表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语言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使钢琴的表现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创造出具有中国风味的崭新的钢琴音响,从而丰富了世界钢琴曲库。

而“把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用现代人的观念,按照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需要,创造性地重新编写,以便使它们在更广的范围内流传下去”,这就真正地做到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由于中国钢琴音乐具备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特色和特质,而钢琴音乐又是属于世界性的,因此,中国的钢琴音乐艺术,便为中国音乐艺术文化走向世界开辟和发展了新的道路。

比如著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在许多国家演奏时均受到广泛称赞;令小泽征尔感动得热泪盈眶,称之有“断肠之感”的《二泉映月》;钢琴家刘诗昆多次出国演奏的《快乐的节日》;李云迪在巡演中多次演绎的《黄皮》;还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思春》等曲,这些优秀的钢琴作品,既吸收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因素和技巧,同时还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性质,从不同的方向、层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文化的无限魅力。此外,也为世人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音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中国钢琴音乐更加贴近国人的欣赏习惯,使钢琴音乐更为大众化

钢琴是西方的乐器之王,它更多的是体现西方人的音乐思维、审美习惯及情趣,却与中国人的音乐思维及审美爱好有着一定的距离。

然而,中国的作曲家把民族音乐的思维、美学思想和题材用于钢琴音乐创作,并在这样一条探索中国钢琴音乐的道路中不断前进和取得非凡的成果。还有就是我国优秀的钢琴家们,他们对演奏思维、情绪表达及音乐神韵给予准确的把握,正是这些因素,使得钢琴音乐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贴近中国人的审美爱好。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国人喜爱钢琴音乐,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正是钢琴及钢琴音乐大众化的表现,也是中国钢琴家和作曲家们在探索中国钢琴音乐道路上获得实质性巨大成就的表现。

四、结语

近年我国音乐家在探索中国钢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的道路上取得的突破性的进展,使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散发出新的时代气息,并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第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丰富了世界钢琴曲库,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第三,使钢琴音乐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并成为大众化的音乐。

作为中西结合产物的中国钢琴音乐,除了本身就具有中国音乐审美特质和巨大的魅力外,除了改编和创作,我国优秀的钢琴家们具有高超的钢琴演奏的技术和技巧,完美地向世人演绎着这些中国钢琴作品。这使得中国钢琴音乐将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研究,进而成为中国音乐艺术文化领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世界音乐艺术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苏澜深.探中华之乐,求民族之风——黎英海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9,(01).

[2]何俐.古曲艺术留芬芳 洋为中用添新彩——谈黎英海先生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夕阳箫鼓》[J].钢琴艺术,2004,(02).

[3]王振蒙.论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J].艺术教育,2006,(07).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6]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钢琴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纯白美学
纸钢琴
“妆”饰美学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