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与“阳”的融合
2015-05-30华伟黄丝丝
华伟 黄丝丝
摘要:笔者以东兰地区的麻江型雌雄铜鼓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支撑,以“阴阳学”作为研究视角,从音乐声学音频分析的角度,研究分析了雌雄铜鼓在当地乃至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的配对与使用情况。
关键词:雌雄铜鼓 阴阳 和谐度
铜鼓,一种通体铜制锅形、一头有面、中空无底的体鸣乐器,公元前7世纪左右产生于中国云南中部偏西地区,随着民族的迁徙融合逐步传播到中国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与各种仪式活动中。铜鼓经常配对使用,人们称之为“雌雄鼓”(也称“公母鼓”)。时过境迁,一些原本“成双成对”的雌雄铜鼓因损坏或遗失等原因已不再是“原配”的那一对,导致在演奏时音响和谐度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拟从音乐声学的角度,就广西东兰地区所使用的麻江型雌雄鼓的历史、外观、音质、和谐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规律,以期对现存雌雄铜鼓的配对使用提供参考。
一、雌雄铜鼓的产生原因
(一)铜鼓的历史梗概及类型
根据铜鼓的铸造年代、出土地区及形态特征等相关依据,可将其分为八种类型,分别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①,本文重点针对麻江型铜鼓进行研究。
麻江型铜鼓(见图1),以贵州省麻江县谷峒火车站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的特点是:体型小而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面沿微出于颈外,鼓身胸、腰、足间的曲线柔和,无明显分界标志,腰中部有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胸部有大跨度的扁耳2对,该类型铜鼓现存数量最多。从学界对其成分、纹饰、形制等综合分析,其铸造时间约为12世纪南宋初年到19世纪清代道光年间,主要分布区域集中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东、湖南西部和越南西北部。
(二)雌雄铜鼓的历史及配对
据历史考证,最早关于铜鼓有雌雄之分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明代学者邝露的《赤雅》一书:“伏波铜鼓……东粤二鼓,高广倍之,雌雄互应。夷俗赛神宴客,时时击之。”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云南楚雄万家坝23号墓出土的四面铜鼓中,两两铜鼓为一组进行测音,其中一组鼓的鼓边音和鼓心音都是成四度关系。演奏时,这组鼓中的其中一面可奏出bB调的Mi、Fa二音,另一面可奏出bE调的Mi、Fa二音,形成了两种调性的叠置和对置关系。这也是现存雌雄铜鼓中可追溯到的最早实例。③
在雌雄铜鼓的铸造方面,清代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凡为铜鼓,以红铜为上,黄铜次之。其声在脐,雌雄之脐亦无别。但先炼者为雌,后炼者为雄耳。然诸工不善取音,每铜鼓成,必置酒延铜鼓师。师至,微以药物淬脐及鼓四旁,稍挥冷锤攻之,用力松轻,不过十余锤。”可以推断,铜鼓的雌雄在铸造之时就已确定,铸造完成之前再请铜鼓师对二鼓进行“调音”,修正音量、音色、音高。由于当时对铸造铜鼓的工艺严加保密,只能口传身授,因此如何设计、铸造、调音等细节并未见于记载,导致许多民族铸造铜鼓的技术也已失传④。
当代现存的铜鼓,主要是来自祖上传下的或是从邻村、邻族购买来的传世品,亦或是外地师傅到本地来铸造的。现存铜鼓的来源构成导致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很多原本配对的雌雄铜鼓都已不再成对。由于铸造铜鼓的技术已失传,使用者只能想方设法找寻现成的铜鼓与之配对,难免在外形、音色等参数上不那么“和谐”。
(三)铜鼓雌雄的文化意义
在铜鼓的发展历程中,其功能性也不断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从具有炊煮功能的铜釜演化成传递讯息的工具,进而又出现在各种宗教活动中,成为人与“神”之间沟通的联系,被视为神器,更成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銅鼓的这些社会功能无不蕴含着阴阳哲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文字不完备的古代社会,先民们就通过他们所制造的器物来诠释对阴阳的理解,为雌雄铜鼓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雌、雄二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分别为:“阴性的,母的,女性”和“阳性的,公的,男性”。在把铜鼓视作神器的民族中,民众认为万物皆有灵,铜鼓是有灵之物也才成为了神器。神和人一样,人分男女,神也分男女,铜鼓也就有了雄雌,分别代表男性与女性。这样才形成一种既对立又相关联的的阴阳观。这种阴阳观,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称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中国一些重大思想都因此得到启发而产生出来。
二、东兰地区的雌雄铜鼓
东兰地区主要是指位于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市东兰县及其周边地区,珠江流域干流红水河贯穿该地区,传统农业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铜鼓是被当地民众视为“宝物”、“神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会出现铜鼓的身影。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该地区的雌雄铜鼓进行比较分析:
(一)演奏
演奏铜鼓时,东兰县普遍以四面铜鼓为一套进行演奏,通常由两对雌雄鼓组成,意味着阴阳的和谐。共有四名鼓手,每个各击一鼓,通过敲击鼓心或鼓边形成不同的音高组成和声旋律。
铜鼓的放置方式主要为侧悬固定式,即用绳索将铜鼓的一只耳或相邻的两只耳系住,横悬挂于木架上。这是铜鼓演奏时最普遍的放置方式。另外,根据不同场合,如:游行、送葬,还会使用侧悬移动式。即两人一前一后合抬一面侧悬于木杠(或竹杠)下的铜鼓,边敲击边前进。
(二)外形与成分
根据学者考察,在广西红河水流域附近的保存有铜鼓的地区,如:东兰、都安、巴马、南丹等壮、瑶族聚居地,区分铜鼓雌雄铜鼓的标准都大致相同。当地民众区分雌雄铜鼓主要是根据其外观和音响两个方面。
在器形特征上,把体积较小、腰围较细的称为雄鼓;体积较大,腰围较粗的视为雌鼓。音响听感上,声音高亢洪亮的是雄鼓,声音低沉浑厚的是雌鼓。这一点,笔者在对现有的东兰雌雄铜鼓音频进行听觉感知时,也得到了印证。另外,雌雄鼓鼓中心的太阳纹光芒也有所不同。太阳纹光芒细而平展的为雄鼓,太阳纹光芒粗而凸起成爪状的为雌鼓。
李世红、万辅彬先生从广西博物馆馆藏的一批麻江型铜鼓中,选取了十面雄鼓五面雌鼓为样品进行合金成分分析。他们发现麻江型雌雄铜鼓之间的合金成分基本一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由此可推断出,雌雄铜鼓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器形特征与音响特征方面。
(三)声学特性
声学特性上,笔者试着通过Steinberg公司的Wavelab软件对现有的一对东兰麻江型雌雄铜鼓的音频采样进行频谱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雄铜鼓的基频约为135Hz,雌铜鼓的基频约为110Hz,两者的频率比为135:110=27:22≈1.23,接近于纯律大三度的频率比1.25。除此之外,雌雄铜鼓频谱中的共振峰的数量和频率差异也很大。如图2所示的雌铜鼓,除基频外,还有四至五个比较强的共振峰,而图3 的雄铜鼓的泛音相对于雌铜鼓来说较少,可见雌雄鼓在声学特性上的差异之大。这也从物理数据上验证了雌雄铜鼓的界定确实是有声学依据的。
(四)音程和谐度分析
一对雌雄铜鼓基频之间的音程关系到底相差多少,在听感上才让人觉得音色融合。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每个时代、不同地区对音乐审美的看法来进行分析。但这其中不乏有相似之处。
根据学者对雌雄鼓的研究,现存雌雄铜鼓的最早实例是在云南楚雄万家坝23号墓出土的一对,其鼓边音呈纯四度,鼓心音呈纯律宽四度⑤。云南省广南县沙果村出土的两面万家坝型铜鼓,在经测音后,二者之间的音程也为纯四度。至今还在使用的南丹县里湖乡的若干个雌雄铜鼓,经测音则是呈纯律大三度的关系,与笔者上例结论也相互印证。
在音程的听觉印象上,纯八度、纯五度、纯四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都是属于协和音程,产生的音响和谐可以给人以悦耳感、欢快感、快乐感。因此,作为神器、乐器等多种社会功能的雌雄铜鼓将生律倾向定为纯四度或大三度等,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制作者在听感上追求音色和谐的同时,还期望体现出中国古老的哲学观——阴阳相合,刚柔并济的审美追求。至于雌雄铜鼓是否以纯八度、纯五度等其他协和音程作为乐器生律倾向,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三、结语
“一呼一应,和谐有情,余音含风,若龙吟而啸凤也”⑥。这是古代铸造雌雄铜鼓时对音色要求。除了造型、纹饰以外,音响的和谐度也是雌雄铜鼓能否匹配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其所代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听感上的协和,还代表了东兰县民众乃至南方少数民族对天地万物、阴阳相合的认知理解。在今后的使用、铸造、配对等方面的研究中,我们都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进行实践探讨。
注释:
①一直以来,研究学者对铜鼓类型的划分都意见不一。19世纪,西方学者依据铜鼓的出土地区及形态特征等方面。将当时拥有的铜鼓分成四种类型,三个过渡形式。这种分类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被大多数研究学者所接受并借鉴。但由于数字代号法的代号过多过杂,各家所见资料不同,划分类型精粗不等原因;经过反复讨论,学者们决定将已出土的铜鼓作为标准器,按标准器的出土地名命名,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即现在我们常见的八种铜鼓类型。
②图片来源:笔者拍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
③中国铜鼓研究会编:《中国铜鼓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第62页。
④根據考古文献记载,麻江型铜鼓大约是自鸦片战争后停止铸造,自此铸造铜鼓的技术失传。现在民间收藏和使用的麻江型铜鼓,大多数都是在清代道光年间流传下来的传世品。
⑤李世红、万辅彬:《麻江型铜鼓声学特性及雌雄铜鼓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3期。
⑥[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
参考文献:
[1]蒋延瑜.铜鼓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罗小平.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华伟,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