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增长如何寻求多元化方式
2015-05-30党炜
党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方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增长,就必须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并且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本文简述了我国地方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针对如何实现多元化提出了一些举措。
关键词:地方经济;多元化;方式
引言
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侵略、被剥削,要想崛起,就必须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一贯的经济发展方式,找到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出属于各地方特色产品,特色品牌。
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可以百花齐放、遍地开花,让一切知识、人才、技术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将不同的业务活动合并在一起,降低成本,并且将不同行业的管理机制以某种适度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寻求最优的发展模式,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财富。
一、地方经济增长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几乎是同期增长,不存在太大差距,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区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较大差距,并且增长速度的差距在逐步扩大。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这也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地区间居民、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慢慢拉开,而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我国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是成贫富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别较大,地方的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不同,在保证财政支出一定的条件下,只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体系,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可见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我国现在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体系还不够完善,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体系的时候,应该与地方的发展水平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有,应该加强地方财政的管理,管理的效率太低,不仅会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弹性偏低,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损失。
二、如何实现多元化
2.1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出现于中国开放政策成立的开发区,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国早期沿海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促进了地方经济总量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地方就业增加,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以及地方官员升迁比例增加。所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依靠招商引资来实现。
招商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风景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同时,招揽投资者的加盟,实现旅游、招商的双重目的。也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招商,比如孔子文化招商,同样的还有政府组团招商、小组招商、以商招商等等,可以根据每个地区的特点来选择用哪种方式来实现招商引资。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最重要的是环境,客商到一个区县投资,并不会草率的就决定,一定会进行多方面的考量,综合评估后,才会做出决定。所以建设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让投资者感受到满满的诚意以及看到发展前景,不仅赢得了投资,又得到了好的口碑,还有可能得到连带发展,即投资者帮助宣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一定要将当地的优势项目、优势产品推广出去,让人一提起产品就会想起其开发地。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在网络上进行招商引资,在网上制作一个属于自己地方的网站,上面对当地的特色文化、食品、景色等有详细的介绍,只要方法得当,并且有信誉,不仅成本低,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
2.2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中,民营经济得以复兴,成为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发展地方民营经济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现在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民营政府和银行的共同努力。要改善民营企业的现状,就必须加强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加强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并且政府也应该制定一些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各方面都给予支持的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并且增加企业财务的透明度,这样才能谋取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21世纪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人才素质,转换经营模式,打造属于企业的名牌,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重视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展民营企业,让地区的经济依靠民营企业得以发展,真正做到多元化的发展。
总结
当然,并不是所有地方的经济都能实现多元化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在实施之前,要对当前的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走入预期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的增长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各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基础雄厚,才能推进科学技术向另一个高峰跨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寻求制度的创新,并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庆旺,赵志耘.宏观最优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1994(2):2-9
[2]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何振一,阎坤.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曾娟红,赵福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研究[J].中南财政政法大学报,2005,(4):77一81.
[5]庄子银,邹薇.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