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70—90年代经济战略演变的研究
2015-05-30孟红艳
孟红艳
摘要:一国家或地区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外贸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它是一国政府通过选择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来影响本国资源的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政策和制度[1]。从我国建国至今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战略、混合战略、激进的出口导向和自由化的出口导向战略四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对我国20世纪70—90年代我国的外贸发展从进口替代—混合型—出口导向战略演变的背景、原因以及其间战略实施战略的优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外贸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出口导向
引言
经济战略是一国具有是全局性、长期性的经济发展方针。[2]伴随着经济全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经济政策逐步开放,外贸发展战略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对外贸易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国际贸易发展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状况,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外贸发展战略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态度和趋势。
对外贸发展战略在国际上大致有两种分类,一类是内向型与外向型,另一类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发展战略,但划分标准都是按其贸易奖励制度是否为“中性”。即若一国政府对贸易的奖励制度为中性,那其所采用的就是外向型外贸发展战略;若一国政府偏向内销,那么采用的就是内向型的发展战略;若一国政府同等对待其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即采用的中性的奖励制度,那么其采用的就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函战略;若政府比较倾向于对本国产品的扶持,那就是进口替代型的外贸发展战略。[3]其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反映国家的产业结构导向。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国家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倾向,将外贸发展战略分为两大类: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
从我国正式成立至今,我国主导的外贸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19499—1978年),混合型战略(1979—1992年)、出口导向型战略(1993—至今)的转变。而20世纪的70到90年代是我国经济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认真研究我国在这一段时期内的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过程以及成果,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国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背景及原因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西方国家处于冷战时期,世界被分成两大阵营: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抗美援朝加剧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其与我国正常的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都被切断。2.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当时前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规避经济危机,这对我国给以很大启发。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掠夺欠发达国家的经济资源,对其其新兴工业造成了严重破坏。处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落后国家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环境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国家因其经济结构的刚性,价格调节机制很难起作用,其往往想依靠出口初级产品来实现工业化,但却恶化了贸易条件,故其改变发展模式,实施进口替代,来保护国内产业和扶持幼稚产业的发展。在此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口号,并在发展中国家中得到广泛认可,这为工业化的初步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要想实现工业化,进口替代成为必经之路,但有意识的从产业与外贸政策的角度来实施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是源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在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的同时,与之相呼应的外贸战略就是进口替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经济方面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与压制,迫使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我国资金匮乏、生产资料部门不发达、技术水平低下、规模小、产量低,我国的近代工业主要从事轻工业。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949年,我国国内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达到73.6%,重工业的占比只有26.4%。此时的中国,工业品(特别是民族工业生产的工业品)及其匮乏,如此落后的经济状况很难满足当时国民的基本需求,这也决定了新中国除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外,还要加快工业化生产,降低对外国工业产品的依赖性。
新中国进口替代战略实施虽不是很成功(轻重工业在工业中的结构比例不合理,工农业比例失衡,严重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但此种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工业化生产局面,国民经济有了明显提高,为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因此,站在历史角度来说,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政策所起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
二、进口替代战略向混合型战略转变的背景及原因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好的恢复。1949~1978年,国民收入从358亿元增长到3 350亿元;农业总产值从329.5亿元增加到1698亿元,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12亿吨增加到1978年的3.048亿吨,每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在此期间的人口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国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保障;工业总产值从建国初期的142亿元左右增长到30年后的4 681亿元,增长了约33倍。与此同时,国内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有迅猛增长。
1979年,中国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济发展的“二元目标”相悖—经济增长滞后产业升级。针对这一问题,改革所确定的解决方法就是: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让价格反映产品、资源的稀缺性,用价格代替计划调整产业安排。[4]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变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在国内方面,当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具有生产率低、内部制度不完善、市场竞争不足、不能自负盈亏的特点,综合表现为我国企业急需国家的政策扶持和鼓励。面临此种局面,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由此,必须发展我国优势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品送出国门,以满足外需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是一个过程。虽经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有很大的进步,但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差距还很大,混合型的发展战略相应而生。国际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经济正值大调整、大分化阶段。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一方面,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总体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出现新一轮生产结构的转换与转移,呈现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极大地拉动了其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结构转移为我国融入国际经济,转变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时机。
我国实行混合型的外贸发展战略具有其实施的合理性。改革开放的背景使得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新的外贸发展战略要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即实现“二元目标”的统一,以经济开放来促进改革,建立市场机制。其次,新的外贸发展战略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利益。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控制国外商品和服务等进口的同时,对于其能够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技术等“精华”应予以特别照顾。另外,新的外贸发展战略应使我国能最大程度地获取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比如外国的经验和产业升级等。[5]因此,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调整为对进口限制和出口鼓励都很强烈的混合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利弊分析
在上世纪的50、60年代进口替代战略尤为盛行,主要是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保护国内的传统工业、拉动内需、恢复国力、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项经济战略模式。加强了战略实施国的经济自立性,增强了国际地位,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在进口替代战略实施过程中,虽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弊端不可忽视。
进口替代战略是在国家政策的高度保护下发展国家工业的,总体来看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低,受国内市场限制,出口竞争力较弱;片面重视工业发展而忽略了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因一些替代商品的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外汇储备不足,国际收支失衡,主要靠币值高估的汇率制度来维持;而且进口替代战略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内,不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丧失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本国经济的可能性。[6]也正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亚洲四小龙”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时转换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出口导向性战略,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上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战略,这为以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出口导向主要以自由贸易为理论基础,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之中,其优点比较明显。其一,它可以利用国际分工所产生的经济条件,吸引外资、引进外国技术和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国内投资率,直接推动了与出口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其二,出口量增加,增加了外汇储备,提高了就业率,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环境。其三,加大对外开放程度迫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企业提高其经营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较快提高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另外,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会不断促使企业重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不断提高其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管理水平。
然而,出口导向战略也有其不足之处。在世界经济的环境下,战略实施国容易受到世界市场波动和冲击,其经济可能会对世界市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愈紧密,当一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其产生的连锁效应就愈强烈,直接影响其他国家整个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何种经济战略都有其利弊,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排斥,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关联性。二战后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都先采用进口替代战略,但当遇到国内市场狭小或受其他条件的制约时,便开始转向出口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成熟的进口替代战略是出口导向的基础。(注:夏友富《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系统理论研究》)
四、我国适合何种的外贸发展战略
我国应该选择进口替代战略、还是选择出口替代战略,这要看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定。一国采取何种外贸战略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家领土、国内市场规模、国内资源丰裕度、要素供给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环境等。一般来说,若一国为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潜力较大商品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进口替代的经济战略对其较为适合。若一国为发展中的小国,其国内市场规模有限,进口替代战略对其经济的发展局限性较大,采取出口导向为主的外贸经济战略较为适合。
在对于小国而言,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确实是最优政战略。因其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发展规模经济有其局限性。出口导向恰恰能弥补这一点,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自然、人力等资源,发挥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选择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几个经济部门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参与国际竞争,获取贸易利益,推动其经济的较快发展。出口导向对于经济小国来说,应当是可行和现实的发展道路。
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大国,拥有较丰富的自然、人力等资源,且国内市场容量较大,易于在我国形成规模经济和竞争市场,而且可以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生产,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借以广阔的国内市场规模和资源优势为资本,大量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大背景下,在壮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我们应将国内市场作为出口商品的“蓄水池”,避免对外国经济的过度依赖,减轻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采取萨缪尔森的折中方法,即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混合型”发展战略,即一方面依然重视出口的作用,另一方面把发展战略的重点迅速地转向国内市场,发挥两种战略的优点,同时避免它们各自的缺点。
综上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选择何种发展战略关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应保持原有的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是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作为主要发展力量,提高我国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时玲.“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对比分析与思考.池州师专学报:2000(14),19—28.
[2]刘重力、胡昭玲.21世纪的中国外贸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
[3]孔庆峰、王冬.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9(6):22—30.
[4]贾保华.WTO:对中国发展战略的重新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12).
[5]陆定,张永榕.我国对外开放模式的第三种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0,(1).
[6]蔡国栋.对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模式的研究.企业经济[M].2006(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