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建立就业服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研究

2015-05-30舒忠

关键词:就业服务民办高校问题

舒忠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及人才需求带来的变化,给大学生就业增添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大学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剖析了民办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考评体系的必要性及加强学院就业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 就业服务 问题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

1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去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得知,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造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普通高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1 缺乏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规划的指导 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做得不够。虽然很多高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基本以提供就业信息为主,职业规划教育仍是空白,再加上社会上对于很多职业存在认识误区,导致职业无形中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很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的认识,使得其不能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不能够认清自己所长、兴趣所在,不能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去思考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生涯,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1.2 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有接受新事物快、学习能力强、易塑造、热情等优秀品质,但也缺乏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位能力。从学校到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做的改变很多,学生在学校可以随时以各种假设条件完成各类实验,老师还会对此加以鼓励;但到了职场,每一次尝试、行动都需要付出代价和成本,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认可这种身份的转变,而后再去努力执行和适应角色,学校对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职业培训体系,是大学生角色快速、有效转换的重要保障。目前民办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就业指导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

1.3 就业指导工作信息的不对称 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未能多方位建立与毕业生信息沟通的渠道,即使有些学校建立就业网、就业信息窗等信息发布渠道,其信息也不够权威和及时,学生也就失去了平等获取就业信息的机会,无法获取真正有效的就业信息。

2 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目前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学校要在保证就业率的前提下提升就业质量。要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的服务工作,将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学院要特别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创新做法,推进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民办高校要加强就业方面的服务与指导,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理论的学院就业工作考评体系,提高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标杆,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助于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和完善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就可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为毕业生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以达到努力缩小市场需求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间的差距,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西安外事学院建立了就业工作考评体系,并将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面,不盲目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是将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这两方面统一起来进行考虑。学院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融入专业课教学,渗透到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同时,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按规定落实课时,积极主动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信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学校引进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网络学习平台,对大学新生进行全程化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学习,邀请教师介绍网站的基本工作流程,毕业生注册,毕业生个人信息的维护、制作,维护并激活求职简历等方面的内容,还对省外就业的注意事项,以及省外就业协议书等行说明和解释,为同学们提供了相关就业网站的查询渠道,进一步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3 民办高校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措施

3.1 以信息化为纽带,拓宽就业渠道 民办高校要依托微信、手机客户端、主页和短信发布系统等网络载体,立足信息化,搭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综合平台。 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发布渠道,开设招聘基地、信息基地、就业指导等板块,形成一系列的招聘特色栏目,构建就业工作信息综合平台。同时,学校还要编制和发放就业指导手册,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结合,确保就业信息推送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在线互动,指导信息多维共享。通过设置微信平台的自动回复、在线答疑、就业微社区、在线查询系统等自助服务,形成“常见问题自助咨询”、“毕业生去向查询”、“毕业生档案查询”、“经验讨论分享”等服务功能。同时,引导广大学生在就业微社区中发起话题,组织专业指导老师定期解疑释惑,通过建立就业问题的“讨论-解决-共享”模式,实现学生广泛受益。网上线下协同,服务信息全面覆盖。依托学院平台,全面推进校园招聘基地建设,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的校园招聘平台。通过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线上服务与线下基地的协同建设,打造层层覆盖的“毕业生人才信息交互平台”。

3.2 完善全员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职业生涯发展导师队伍、学生职业发展联盟队伍建设,组织开展职业导师培训和企业实训,以“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力”为主攻方向,研究与实践结合,引领与推广并举,不断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整合学生咨询指导活动资源,开展就业相关讲座,着力打造团体辅导平台、个性化指导平台,各学院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落实指导举措,有力地增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实创业导师库和创业培训师资库,组织申报创业咨询师的报名、学习和考核工作,加强培训力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完善培训课程,设立培训超市,引导定点培训机构进入学校招生。

3.3 拓展招生就业新领域,打造前沿化创新创业平台 学校要创新就业理念,制订学生就业市场拓展管理办法,健全校院两级就业市场培育机制。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定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根据不同学科学生就业的趋势和特点,采取“广播”和“深耕”双维度相结合的就业市场拓展模式:对就业压力较大的学科以“广播”为主,在维护和巩固已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努力实现“量”的提升,对就业率较高、需求旺盛的学科采取“深耕”方式,紧盯高端用人单位,力争“质”的突破,积极与知名企业之间的合作,实施就业战略,有效帮助在校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有力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求职就业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对接。

学院要早谋划早部署,不断深化全员化的就业工作格局;重指导求创新,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强服务抓落实,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体系;强措施破难题,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多渠道搭建平台,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开展就业跟踪调查,建立校友资源库等全方位就业服务的主要做法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升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匹配度,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建设,加强就业反馈,继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继续加大创业扶持工作力度,强化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

4 结语

面对民办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院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认真谋划做好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要进一步落实毕业生困难帮扶与就业援助工作。民办院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研判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情系就业,关爱学生,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就业排忧解难,推进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冯美德.澳大利亚、新西兰高等教育就业指导状况及其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7(04).

[3]鲍勇,尚昌庚.全面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安徽教育,2007(11).

猜你喜欢

就业服务民办高校问题
构建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与跟踪体系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探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推进就业服务提档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