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置换顶岗”的实践与对策思考
2015-05-30陈映帆
陈映帆
【摘要】“置换顶岗”是对传统实训模式的重要改革,在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置换顶岗”实习模式思考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对构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与物流行业一线员工置换顶岗体系做出若干对策思考,提出完善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置换顶岗体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置换顶岗体系
一、顶岗实习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赢
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安排,组织毕业年级学生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岗位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的职场体验,达到岗位基本要求,提高工作能力,缩短学生与企業的磨合期,最终成长为企业欢迎的员工,实现顺利就业。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维护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各省市也相继出台《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些都标志着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举措,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实习效果,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按照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序进行,如何操作才能与用人单位实现共赢,而不是企业的廉价劳动力,更不是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师范教育的教育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置换顶岗”。在教育行业的国家培训计划中,既有置换脱产研修,又有短期集中培训,还有远程适时培训,针对我们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而言,“置换顶岗”的实施,有着很强的实践价值,而且也是高职教育在理论层面的一次尝试。
二、“置换顶岗”实习模式的实践
多年来,众多高职院校通常采用“2+1”或“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实习员工,成本低、量大,但此种模式没能很好地解决“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见渝教高[2013]43号)。
放眼当下,现代物流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起步晚、服务差、满意度不高等缺点一一暴露,因此,置换顶岗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会不会在高职高专物流专业与物流企业之间搭建起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让顶岗实习的效果会更好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包括重庆在内,在物流方面的教育相对落后,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诸如产权转让、人才使用、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等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企业物流经营分散、横向联合薄弱、组织化成度低、管理手段落后、专业化程度低,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整体协同效应。
基于此,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渝教高[2013]43号)等文件精神,在物流专业进行“置换顶岗”模式的实践研究,尝试构建以物流企业为基地的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置换顶岗培训体系。
在对重庆主城区物流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14年下半年陆续派出物流专业大三学生20人分赴各地物流企业进行为期至少8周的“置换顶岗”试点,同时,派出教师送教到企,以德邦物流(江北)和佳吉物流(巴南)为送教基地,对被顶岗的10位在职物流员工进行免费培训,受到欢迎。
三、“置换顶岗”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置换顶岗”实习模式的实施,虽然得到学校、企业的大力支持,但是物流行业一线劳动密集的现状,使得在职员工根本没办法完全脱产培训,这需要打破行业原有的管理格局,重新梳理关系,制定和完善相应配套制度,使之一体化,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2、考核体系有待改进。
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来进行测评,而企业对学生、学校对置换员工、企业对置换员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
3、实习经费有待保障。
根据物流行业特点,学生往往被分到各个企业从事一线工作,几乎不可能扎堆安排在一起,即便在同一家物流企业实习,也会安排到不同的营业点,甚至跨省、市、地区,为杜绝放任自流现象,确保置换顶岗工作取得实效,与此同时,保障实习学生的安全等因素都需要经费的投入,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现行实习经费仅仅只有课时费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远远不够。
四、“置换顶岗”对策思考
1、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管理和协调机制。
(1)政府应把物流业发展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顺应时代发展,完善顶岗实习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督促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提高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2)出台相关管理和激励政策,指导、监督考核相关部门,确保置换顶岗工作的落实,并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对实习工作组织得好的企业和学校,不但在精神,而且在资金投入、广告宣传、税收等方面给予鼓励,支持他们支援高职高专教育。
2、建立“置换顶岗”实习生信息库和师资信息库,合理配置,良性循环。
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关键因素,即学校派出的实习生和老师,企业派出的置换生非常重要,实习的现实环境即实习时间长,实习单位分散,学生稳定率低,实习单位是民营或私营的多,那么在选派学生的时候,尽量选派学生去大型的容纳量大的,管理规范的物流企业。对于企业派出的置换生,目前仍停留在“谁闲就派谁”,没有合理配置,形成良性循环。事实上,企业为了不影响工作,在旺季不愿派员工,尤其是骨干人员参与置换顶岗,那么我们可以将置换顶岗的时间安排在淡季,并在置换正式实施前对学生先进行培训,缩短实习学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差距,降低企业的顾虑。
3、制定“置换顶岗”实习规划,拓宽师资范围。
(1)“置换顶岗”与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
根据学院规定,教师在暑假期间要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针对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充分利用实习置换培训基地,由企业、学校两方协调,教师到生产岗位再培训,并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生产实践时间举办物流企业专项技能短期培训班。
(2)“置换顶岗”与优秀校友相结合
学校可以聘请优秀校友作为培训老师,赴企业为置换员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缓解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
4、校企联动开发“置换顶岗”培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构建置换顶岗交流平台,打破时间、空间的瓶颈,创建实习新模式。
置换顶岗的实施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我们只能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吸引企业参与,促使物流专业形成更强的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参考文献:
[1]张学仪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践与对策思考[G].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5):43-45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1c2330100pdnn.html常亚歌.有效推进“顶岗置换”,积极践行理论创新
课题项目: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校级教研课题(CQEPC14303)——“置换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