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临天下

2015-05-30司马翎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平添血战奥妙

司马翎

以“薄如纸片、形如小鱼,像蝴蝶般轻盈”“一闪而至”摹写飞刀的轻盈、迅速;以“石雕泥塑般”“铜人”描写罗永湘的英雄气概;七八柄兵刃向空投射,就像爆开一蓬刀花剑雨,却阻止不了如“柳絮迎风”的纸刀;金凤环好似“穿花蝴蝶”般在数十枚直如“大群蝗虫”的纸刀中飞掠,纸刀就像“小鸡跟母鸡”一群一群都投入林雪贞手中。比喻的运用,不仅增添了文章的张力,吊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也使得兵器有了灵性,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一幕幕的往事闪现过他脑际,当日惨烈的景象和杀声,使他突然热血沸腾,坐立不住,唰地跃起,挥刀猛劈。长刀破空之声,尖锐刺耳,充满了使人心寒胆落的威势,他的一腔怨愤,使这一路凶狠的刀法,更加凶狠威猛!

他已感到每一刀发出之时,已隐隐有刀气透出,使得顺手之极。因此,他不知不觉沉迷在奇奥巧妙的刀法之中,浑忘了一切。远远望去,他的刀光已化为一个巨大的白色圆球,把他的身形裹在当中。他把血战刀法使完又使,无端端增加了七个招式……但觉这七招妙用无穷,也没有一定的次序,有时在某两招当中夹上七招中的一招,但觉刀气激射,平添无限威力,有时这一招夹在别的招式中,则变成无懈可击的守势,一如我们用力之际,时间一长,便须得喘息一下似的,而由于这一喘息的结果,可以增加后劲。

他一时还摸不透这七招的奥妙,但他已领略出这七招决不是多余的招式,只不知何以以前认为全无用处,今晚激动之下舞刀,反而悟出了其中一部分精妙。刀光突然收歇,他像石像一般屹立不动,凝眸寻思,在他深心之中,已认为自己倘若能使用其中的三四招,便是莫大收获,根本不敢把七招全都用上。但此窍一通,这七招好像都具有相同的妙用,所以他没有遗漏任何一招,但凡体味得出一招的奥妙,其余的六招也都一样可以这样应用。这真是十分奇妙的事,他直着眼睛细想,一会儿又挥刀演练。如此停停歇歇,不知不觉已是天亮。他回到居处,筋疲力尽地大睡,到下午才醒转,傍晚之际,他又到了那块练功石上……“君临天下”四个字又赫然入眼……罗廷玉勉力收拾起心猿意马,取刀起身,着意演练。他家传的血战刀法,本已熟得不能再熟……但增加了这七招之后,初时但觉有左右逢源之乐,可是越练越难,终至于头绪万端,变化繁琐无比,简直弄不清楚了。

这以后一连串日子中,他的兴趣完全集中在刀法上,他分明记得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他无意中把这七招夹在血战刀法之内,平添了无限威力,由于这个极深的印象,使他再也不肯放弃这七招,锲而不舍地日夕苦练。

不知不觉已过了四个月左右,他的心境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中。因为这四个多月的勤修苦练,不但没有把这七招刀法安排妥当,反而使他原本的刀法造诣,减弱了许多倍,竟比不上最初到这“千药岛”之时。这个低潮乃是逐渐形成,虽然他已发觉了不少时候,却仍然拼命激励起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直到这一晚,他练到月挂中天,突然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七招刀法果然是绝世之学,但若是没有参透的天资,那就越练越糟,直到完全不会使刀为止。他一旦确信了这个道理,顿时心灰气沮,坐在巨岩上,向天垂泪。

…………

他忽然变得十分顽强,早先的消沉和逃避之心,登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掉转身,找寻长刀,决意再下苦功死练,誓必参研出这七招旷代绝学。

但他那口长刀却不见踪迹,用心一想,自个儿点点头,说道:“对了,刚才我心灰意冷,五指一松,那口长刀不知飞到哪儿去了,但且不管它,我练我的,没有刀在手也是一样。”

他说练就练,出手演出招式,这时他已下了决心,一如背水为阵,置之死地。心中空空荡荡,别无牵缠。练了一趟,猛可发觉大有转机,连忙收摄心神,继续苦练……

他事实上也正是到达大进步的最低潮,但凡任何技艺,若求进步,必是成波浪形发展。每进步一次,必定又停滞若干时间,进步幅度越大,这一段低潮就更长久和低落,这原是自然的法则。

罗廷玉所要攀登的是天下最高的峰巅,因此,他的低潮特别难熬,意志略有不坚,难免丧生之祸。这道理虽是很显浅,可是身在局中之人,却永难发觉。现在罗廷玉正向壮观磅礴的浪峰顶跃登,速度比落下之时可快得多了。他发挥出生命中的潜力,冥索潜参,不知不觉已到了天亮之际。

(节选自《剑海鹰扬》第三回,标题为编者加)

猜你喜欢

平添血战奥妙
天外来客
几何一夏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红花开处
遗憾
重新组合的奥妙
简单算式的奥妙
血战湘江
折叠中的“奥妙”
藕洞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