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绝唱”
2015-05-30蒋茵芃
摘 要:拉斐尔的《基督变容图》是取材于圣经故事的宗教画,具有复杂多样的构图美以及光泽透明的色彩感。画家通过自身积累的情感对故事进行再创作,并唤起观看者对耶稣崇高的敬畏。话语与图像本彼此不可穷尽,并非因为各自系统的不完备。诠释艺术作品也需要在感情与阐释之间需要找到平衡,才能做到诠释的完善而不过度。
关键词:拉斐尔 基督变容图 宗教画 话语 阐释
《基督变容图》(The Transfiguration)是1518-1520年拉斐尔应红衣立教朱利奥·美第奇邀请,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也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拉斐尔去世后由他的学生继续完成。据说拉斐尔在临终前让人将这幅画摆在眼前,要看着画离开人世,不知是这样才能安心,还是表达了对人间的不舍和留恋。画作名一般直译字面为“基督变容”,或意译内容为“基督显圣”。
一、从作品本身看画家天才
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对马太、马克、路加三个福音书中的基督变容稍有改动。故事讲述了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登上一座高山,在他们面前改变了容颜,他面目如太阳一样发光,衣裳洁白,发出炫目的光芒。并与早已死去的摩西和以利亚交谈。这是彼得鼓起勇气同耶稣说话。突然有一朵明亮的云彩遮蔽在他们头顶,一个声音宣告“这是我的爱子”,使得门徒在敬畏中趴在地上,直到耶稣使他们平静。下山时,他们遇到了一个人在人群中大声求救,祈求把他的儿子从魔鬼手中拯救出来。耶稣立刻治愈了这个男孩,并责备了他的信众缺乏信德,拒绝来自以耶稣之名的他人的疗救。
《基督变容图》拉斐尔创作成熟期的作品,吸收了米开朗基罗复杂多样的构图美,以及威尼斯画派光泽而透明的色彩感。画面被山的阴影明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平静、庄严和天国的狂喜,下部是喧闹的人群和世俗的悲怆。
上面部分的中心是基督。他双手张开向上,头微低而眼神向上,白色明亮的团状云映衬其后,周围还有一圈淡淡的光晕,显出基督为上帝之子的身份之高。两旁的摩西和以利亚与基督一样腾空凌于山上。悬浮的三人衣着色彩朴素,宽大袍子上的褶皱很好地描绘出高空的风。三人之中又以基督的身形最大、衣服的白色最为明亮,摩西和以利亚的衣服分别向两边飘荡,更让人感受到基督的中心地位。三人形成稳定的三角构图,基督位于顶点,神圣意味也因此有所增加。这三人下方是与基督一同登山的三个门徒。他们因为基督显圣时的耀眼光芒以及上帝的话语而惊惧无比,光芒太刺眼使得他们都用手遮挡,左边的雅各已经蜷缩着匍匐在地,中间的彼得表现出即便光芒刺眼却依然想看到这神奇景象的姿态,右边的约翰则显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上部的形象整体表现出一种旋转上升的动感,使画面有动静结合的效果,也增添了变容故事的神圣。
画家乔瓦尼·贝利尼与卢多维科·卡拉奇也描绘过基督变容的故事。虽然贝利尼是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画家,但是他在这幅画种所使用的色彩与拉斐尔的相比显得很保守,人物的动作、表情也过于平淡。如此便削弱了基督变容的神圣感,观看者的内心震动也会减少。而卡拉奇的画作则显得场面混乱,结构倾覆而不和谐,虽可以表现出基督变容时门徒们的惊恐,却因为画面过松散、夸张,而使观看者肃然起敬的崇高感减弱,同时体会到博洛尼亚学院的学者在继承古典主义画风时的无力。同样题材的创作并不出彩,更突显了拉斐尔创作《基督变容图》所表现出的天才。
二、从宗教画层面看作品意义
这幅作品作为宗教祭坛画,主题源于圣经而并不新颖,画家也并未意在以新颖的主题使观看者感兴趣。它通过福音书中基督变容这一事件所激起的情感进行创作,“逼真而又受约束,自豪而又适中”。
所谓逼真而又受约束,是指拉斐尔创作的内容无论是宏观布局还是细节刻画都使基督变容及施救的场景如在目前,却又会受到圣经故事的约束而无法更多呈现画家的艺术想象。所谓自豪而又适中,是指拉斐尔通过对圣经故事适度的改变,体现出画家在创作“宗教画”与“创作”宗教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笔者认为,拉斐尔这样的改变更利于表现基督的神圣崇高与普救众生同时存在,也正因为观赏者对圣经故事的熟悉而并不会产生对画作内容的误解。所以虽然它缺乏视觉真实,也因为福音书中并未写出基督悬浮于高山上空而缺少经文的依据,但它令人惊叹地传达了所谓的经典基督教超验主义的真理,并且极好地暗示了艺术上的对应之处,即,艺术的变容是一种进入到某种更高的超世俗性的“提升与分离”。对于宗教画来说,圣经作为底本的地位自然不容忽视,但不可因为圣经而拘泥了艺术家的创作。因为艺术创作不同于教义传抄,它是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对宗教故事进行新的描绘,其中不可避免地会表露出艺术家自己的理解,而艺术家的是否高明正体现在作品与圣经文本的不同点上。拉斐尔的画作就以这样的形式使我们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震撼与敬畏。
使艺术作品成为宗教的载体,或者说让宗教进入艺术作品中,是用社会精神气质同化民众的明智的做法。如果说圣经中那些经典的人物、具有概括性的场景几乎能够被称为原始意象的话,那么荣格的话可以对宗教画作一个完美的总结:“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渡过漫漫长夜。”
三、话语与图像
《基督变容图》是拉斐尔以圣经中描绘的故事为基础,加以自己的想象和适当改变,将再现的欲望倾注于画笔而表达出的场景。这本身加入了画家的理解以及相关的作画技法。后世的人再对此进行赏析评论,即构成了从话语到图像再到话语的过程。
同样,从图像再到话语,即我们所说的艺术批评,图像的内容并不能被话语完全表达,这也并非因为话语的不完善。此时,图像成了“能指”,而对于图像解释评论的话语成了“所指”。话语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的仅仅是图像的作者、年代、材料等客观事实,甚至风格都会出现争议,更不用说对图像的解读了。从《基督变容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想表达的是一个怎样的圣经故事,却又不能仅仅将其完全解释为圣经故事。不仅因为画家的再创造,更因为每个观看者都有不同的“再再创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宗教信仰,对构图、色彩、线条等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再通过话语表达出来,必然是众说纷纭。虽然很多评论会因为大体相似被归为一类,但这并不能改变语言不能穷尽图像的事实。
本文的第二部分从宗教画的角度对《基督变容图》作了阐释。因为《基督变容图》所描绘的场景之神圣、特殊,使得阐释产生不足、过度或偏差都有可能。如果把宗教理解为一群人中“一系列同神圣的力量相关的符号和仪式”,那么“艺术的宗教维度就是对过去的宗教所提供的象征材料的应用”。但是文章不可能仅是说,这幅作品作为宗教画是对圣经故事“基督变容”的应用。既然作品必然包含了对意义问题的回答,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阐释,那么就必然要求在业已清楚的和有待澄清的东西之间画出界限。寻找和把握这样的界限并非易事,而因为这超出对《基督变容图》的讨论范围,在此不加赘述。
四、情感与阐释
在描述画作以及挖掘其背后的宗教社会文化意蕴时,我想起桑塔格的“反对阐释”。艺术作品并非不可言说,桑塔格认为问题在于怎样描述或诠释。恰当的描述或诠释会“服务于”艺术作品,而不恰当的则会“僭区其位置”。对此,桑塔格对艺术批评提出的要求是——“更多地关注艺术中的形式”以消解因为对内容的过度强调而造成的话语霸权和阐释的自大;“需要一套为形式配备的词汇”,即一套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词汇。如此看来,文章第一部分的比重应该加大,因为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画面以外的部分似乎都属于对内容的过度强调。但是《基督变容图》作为宗教祭坛画,它的意义恰恰在于此;而且作为“可以”或“用以”唤起情感的艺术作品,对于背后意义的挖掘似乎应当更为重要于对色彩、布局等形式的分析。
在拉斐尔的《基督变容图》中,对于上部显圣的耶稣的面部表情,我最初感受到的是淡然的微笑。但是经过对整幅画的观察,清楚了变容的故事之后再看耶稣的表情,就明显感受到崇高与伟大,同时意识到“淡然”一词并不适于形容此时的耶稣。因为表情是较主观的感受,所以需要通过描述耶稣升腾的状态、飘逸的衣服以及背后的亮色来表达感受到的静穆与崇高。同样还有下部的耶稣,为了说明他对于众生疾苦的无私救赎,也只能通过描述他前倾的身体、紧盯小男孩的眼神和皱眉的神态来表达,等等。
拉斐尔在《基督变容图》中所展现的杰出令人神往。这幅天才的“绝唱”虽在评论界不如其一众圣母子像受欢迎,却实为构图、色彩、宗教意义等兼顾的佳作。在艺术评论中,图像需要话语表达,话语又不可穷尽图像;感情需要阐释,阐释又不可过度。这是在赏析《基督变容图》时发现和主要思考的两个问题。文章对画作自身的描述及其作为宗教画的特殊意义的分析,即对于话语与图像、感情与阐释的关系把握的呈现。
参考文献:
[1]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作为宗教的艺术:丹托之道的变容[M].李鲁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M].潘耀昌、陈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3] 赖盛.拉斐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 W·韦措尔德.弗·施莱格尔的艺术史观[J].洪天富译,美苑,2005(04)
[6]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作者简介:
蒋茵芃,江苏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