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考的芳香弥漫语文课堂
2015-05-30张克莉
张克莉
内容摘要:课堂上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分析文本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这似乎是所有语文课堂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直困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难题。那么要让广大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课堂阅读效率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剖析影响学生课堂阅读思考的因素,从多个方面归纳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 思考 能力
一.阅读的本质和思考的关系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字符号为媒介相互沟通的一个过程。阅读过程主要包含符号辨认和理解两个阶段。阅读的过程是一种沟通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读者必须通过文字符号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图。但是阅读者在理解作者意图时,超越语言符号,通过感知、思考对语言符号进行释义。而读者要理解文本的内容,也就必须具备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知识和经验。
二.学生在阅读课堂中不思考的原因
为什么在阅读课堂上总有学生不能走进思考之中呢?影响学生课堂阅读思考的原因有很多。
1.阅读心理
学生的阅读心理主要有三种。(1)好奇心理。这是吸引学生阅读的主要动力。(2)主动心理。由追求认知学习内容的需要引起阅读兴趣,它属于过渡层及稳固层动力。(3)自觉心理。出于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学生认知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自觉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往往能够钻研内容比较深奥艰深的读物,能自觉完成教师指定的阅读内容。
从这三种心理来分析,每堂课都能积极配合老师,认真动脑阅读的学生往往对阅读已具备自觉心理。在任何阅读课都懒得动脑,提不起阅读兴致的学生,阅读的兴趣动力停留在第一层面上------好奇心理,他们只对阅读文本的情节故事感兴趣,自己看过一遍以后已经不新鲜了,上课时就缺乏听课的动力,自己不愿开动“机器”思考。
2.识记理解能力
识记理解能力的高下除了与学生的天智有关外,也与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平时的知识积累有相当的关系。
阅读方法不当的学生不能把握好文体,对整个文本缺乏整体感,不知从何处入手思考分析,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思考上产生了惰性。他们习惯于现成地接受,而不习惯于把自己的思维融入其中去想象去挖掘去创新。而阅读量过少,人生阅历的缺乏,让学生缺少足够的知识与经验去理解文本。
3.课堂的因素
A.让自己成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教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课堂上教师就是仁者,智者。如果教师自身就是一个照搬教参的人,又如何能在课堂上读懂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不见仁,不见智,是否是教师自身的思考深度不够呢。
B.让学生成为个性纷呈的学生
阅读是读者自我的理解和创造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同于别人的个体,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带有个性化的选择和吸收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因为各自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会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我们的理想阅读课堂,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C.让课堂成为思考的湖面
语文阅读课应成为每个学生思考的天地,应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思考的芦苇,那就让课堂成为思考的湖面。
(1)让问题成为思考的出发点
首先,作为阅读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精心准备自己的提问。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其次,让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学会质疑,这样才能体现阅读的实质。
(2)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有一段自己的时间思考,不能只照顾思维最敏捷的孩子,应营造出冥想的天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理解思考,不管这思维是否全面深刻,只要确实是学生自己的。然后再回答讨论,让思维与思维碰撞,产生奇异的火花。有静有动,有张有弛。长时间的坚持,学生的思考能力就能得以提高。
只要学生坚持读书,日积月累,他们在课堂阅读分析中就会越来越游刃有余。就如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夏长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语文阅读能力[J].教育艺术,2008,11:67-68
2.李学勇.试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8,15:98-100
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