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2015-05-30张航徐珂

学理论·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实践教学

张航 徐珂

摘 要:社会需求的背景下,需要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之外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文处理能力、计算机技术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核心能力。对五所高校实地调研和调查发现,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失衡、教材内容滞后、实践教学缺乏、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应策略,以期为高等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需求;课程失衡;教材滞后;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96-02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受到高校竞争的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针对性地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面临的迫切选择。

一、社会需求下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构成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多种选择渠道,如:参加工作(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公务员选拔考试,企业招聘,教师招聘,支教)、报名参军、考研、出国、自主创业。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只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能够从工作实际出发,具备相应的能力,就会在社会竞争中凸显较大的专业优势”[1]。一般而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工作之后主要从事综合协调、人事管理、文秘、办公室管理等工种,根据这些工种的性质与特征,要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核心能力:(1)组织协调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工种具有较大的综合性,需要对机构、人员、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而在此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组织协调艺术,才能科学地协调分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2)人际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普遍采用科层管理模式,行政管理过程中工作关系的协调、上级命令的传达、单位信息的传递、组织目标的统一等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有效处理与协调。(3)公文处理能力。行政管理专业首选就业方向是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而在现今的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选拔中,竞聘者具备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已成为了一项基本的要求。(4)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办公中资料查询、文件处理、信息传递、沟通联系、财务转入转出、电子报表制作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更偏向办公性质,要求其必须具备娴熟的信息技术能力。(5)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宏观性与指向性,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组织内外环境,为组织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6)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管理工作会面临大量的信息搜集、识别、甄选、处理、存储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本次研究的实效性,笔者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五所学校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就社会需求下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设计了若干问题,在科学归纳整理与计算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现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课程体系失衡

众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趋于雷同,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也出现了较大的失衡。一是实习课程偏少。例如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强调系统性与科学性,而在很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却更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实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技能低下,参加工作之后不能迅速融入工作环境中去[2]。二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据笔者对五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研发现,五所学校平均开始20门课程,一些课程如《演讲与口才》《社会调查与统计》《行政公文与秘书学》、《数学建模》等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大的帮助,但这些学校要么开设其中几项,要么两周开设一节,且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学生对此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

(二)教材内容滞后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从恢复到现在不足30年时间,课程体系不完善,直接限制了教材内容的扩展与教材建设。除此之外,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学科分离出来,与政治学有着内在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管理专业的管理学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政治文明的发展却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二者出于一种交互矛盾状态,难以明确化。据调查发现,五所高校中使用的管理学教材共包含四个版本,有的版本中还冠以“新编”“21世纪教材”等,但只是变换了章节体系,内容并无改变与新意。且这些内容大多来源于二三十年前外国学者的编著,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极不适应,更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就业。

(三)从数量上看,实践教学严重缺乏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重视实践教学,如在美国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学的比例为3:1,法国和英国为2:1,德国教育部门则规定,实验、设计、实习教学环节不得少于总教学课时的2/3。纵观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理论课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军训和劳动等在内,实践课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调查问卷统计发现,五所高校的实践课教学比例令人担忧(详见表一)。

综上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方式,缺乏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也无法激起学生兴趣。根据对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学生对现有的教学方式不满,有73%的学生认为应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有63%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有43%的学生认为本校实践课程不能帮助今后就业。

(四)从宏观入手,师资力量相当薄弱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师资现状相对薄弱。一些教师之前所研究的并不是行政管理,如很多教师第一学历为政治学。这样,势必导致教师在授课中弱化行政管理意识,而强化政治学原理;一些参加工作的博士生在研究生阶段多学习的是经济学专业,授课时带有明显的经济学意识,而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则相对缺乏。再加上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不足,授课时也不能更深入地引领学生探索,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政治学出身的教师占到35%,经济学出身的教师为12%,社会学出身的教师为10%,行政管理出身的教师还不足50%;参加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为13%,在10年以上的为25%,5年到10年之间的有34%,5年以下的有26%;具有5年及以上实践经验的教师有23%,2年到5年实践经验的教师有17%,不足2年实践经验的教师有42%,没有参加过企业社会实践的教师有18%。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相对低下,实践经验不足,整体师资力量薄弱。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能力的对策

(一)专业设置复合化

行政管理专业学科设置可以借鉴“双学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取得本专业学位之后,要求其任选一门专业作为第二学位。如学生基于社会需求出发,选择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的课程,如统计学、信息技术等。此外,校方还可以探索“模式混搭“的教学方式,如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数学、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联系紧密,从理性培养的角度出发,可以融合适当的经济学原理教学;从逻辑思维培养层面出发,融入部分数学专业知识教学;在交际培养方面,可以融入适当的交际学知识教学;在写作素养提升方面,又可融入适当的汉语言教学。

(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一是应科学划分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在行政管理专业原有课程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增大公共课程教学,并确保公共课程教学不被侵占、时长不被压缩。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体现时效性与针对性。突出行政法学、经济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学校根据自身状况开发校本教材,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如教师搜集社会中的行政热点案例,编制成教材的方式供学生学习。三是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围绕社会需求,增设一些新的课程如礼仪课程、交际课程、办公自动化课程、公共關系处理课程等,供学生选择。四是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合,行政管理学科与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统计学等学科互相配合,共同解决一些学科交叉问题,必要时共同开发一些综合学科教材。

(三)完善实践体系

首先,建立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平台。针对性指的是实践内容应以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知识领域,实效性指的是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具体建立时学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或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学生实践平台。其次,实践时间安排应该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3]。大二学生刚对行政管理有初步认识,应以安排体验实习为主,且时间不能过长,大三学生应安排专业课程实习,大四学生则安排毕业实习。最后,丰富实践内容形式。除了实习之外,还可以创设支教、志愿者服务、村干部实践、民情考查等。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完善

一是完善教师队伍外部竞争机制。引进一批知名行政管理专家、教授如“长江学者”“中科院院士”等担任专职教授。二是合理安排老中青教师的比例。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方面凸出中青年教师的作用,而在教师职称和晋级方面,要向那些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教师倾斜。三是建立教师考核机制。评级时坚持“教学质量优秀,兼顾职业道德”的原则,使评价体系常态化、制度化。四是坚持走出去的方针。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为教师进修、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小斌,邵燕斐.从社会需求思考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五邑大学为例[J].牡丹江学院学报,2014(8):71-75.

[2]屈站.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基于国内15所高校培养方案的实证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90-94.

[3]顾铮铮.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3-24.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实践教学
公共营养师社会需求现状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与领袖气质养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