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探析

2015-05-30王鑫

学理论·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理性

王鑫

摘 要:从“斯芬克斯之谜”及雅典德尔菲神庙前所刻的“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开始,人的本质问题逐渐成为各个时期思想家研究的重点内容。无论是古希腊时期思想家的懵懂认知,还是中世纪思想家的神学观点,以及近代思想家理性色彩,都没有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却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西方思想家;人的本质;理性

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38-02

人类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俄狄浦斯王》中的“斯芬克斯之谜”以及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石碑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即使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只是表象的,也仅仅是将人看作一种动物来回答的,并没有探究到“斯芬克斯之谜”的根本含义。而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刻在石柱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至今仍然是个谜。

一、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初步探讨

从西方文明的起源——古希腊开始,人类便开始了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对另一方面的反映,都是摆在彼此对立面的、相互照应的镜子。”[1]古希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主要体现于古希臘哲学中。古希腊哲学早期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自然问题,而此时的自然是包含人的自然。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并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来思考。此时,有的人将人的起源物化为“鱼”“虫”等生物,也有人将人的起源归结为“原子”“灵魂”等抽象概念。

直到公元5世纪,伴随着人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开始转向对人的问题的研究,这时的哲学中心逐渐向雅典转移,希腊也逐渐进入繁荣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逐渐开阔,哲学家开始将注意力从自然问题研究转移到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希腊哲学也由此进入人类认识自身的新阶段。

自然哲学家对于宇宙本源问题的研究鲜有成就,但古希腊智者派开创者普罗泰戈拉却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尽管这个命题将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把人的主观感觉作为衡量事物存在状态的准则,逐渐走进主观唯心主义的误区,但是这种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地位看的至高无上,并且将人看作万物存在尺度的思想,萌发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也为后来哲学家们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而苏格拉底对普罗泰戈拉的主张并不赞同,他认为自然哲学家在哲学对象、方法、目标等方面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所关心的自然是包含人类的自然,而忽略了人类自身的研究。苏格拉底认为以人的感官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才导致对于宇宙本源的问题众说纷纭,难以形成统一的观点。苏格拉底将事物自身的本原归结为它的内在目的,也就是“善”。对人类而言,“善”的表现就是“德性”。在追寻“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的道路上,苏格拉底将德行与知识相提并论,认为“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认为有了一定的知识就会成为有德性的人。很显然,这种说法未免太过于绝对。尽管如此,正如西塞罗所说,苏格拉底开辟了西方哲学史上真正研究人的哲学的历程,他也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的人”[3]。

柏拉图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认为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灵魂和肉体是相互分离而又相互独立的实体,灵魂不生不灭、永恒不朽,而肉体只是短暂虚幻的,并不是人的本质。他在《国家篇》中又将灵魂分为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他又根据这三部分所占的主体地位不同,将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胜者和爱利者。柏拉图的学说开辟了西方形而上学人学,他的思想中包含了对理性的肯定,为后来的哲学家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奠定了理性精神的基础。

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两足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从人的形体、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对人是什么做了全方位的回答[4]。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由此首创了政治学体系,这个命题也成为政治学中的名言。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始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人脱离不了社会,人组成国家。由此他认为,国家是根本的存在。他强调对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必须将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远离社会独立存在的人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确切地说,亚里士多德所下的定义是:人天生是城市的市民。这个定义标志着古代古典的特征。”[5]亚里士多德将人的本质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将社会性引入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

二、中世纪神学家对人的本质的扭曲

进入中世纪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人的理性被扭曲,上帝逐渐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上帝也成了一切的本质。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都用超自然的意志和力量来解释人及其地位。他们认为神是一切的主宰,人世间的一切都要听命于神,受神所指使。

直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才使得持续千年的中世纪神学走向末路。与此同时,新型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人道主义开始滋生并逐渐成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作为人道主义的重要开端,它打着复兴罗马希腊文化的名义,进行人文主义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神性,主张人性,鼓吹用人权代替神权,并将人的地位提升到宇宙的中心地位。

薄伽丘对于僧侣的无知、贪婪和腐败进行极力批判,他认为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幸福,并将幸福看作是人的权利。在《巨人转》中,拉伯雷提出:顺从你的意欲而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表明,人逐渐再次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人文主义者批判人性丑陋的一面,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恶的、自私自利的,人要增长德行很难,模仿恶习却很容易,因此美德是靠不住的。蒙田则揭露了人的自大心理,指出人字都不认识了,如何认识万物、主宰世界。

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将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成就归结为“人的发现”。正是由于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价值的鼓吹和宣扬触动了教会的权威,加上教会改革的失败,直接目标为消灭教会权威的宗教改革应运而生。宗教改革从德国开始,而后蔓延到瑞士、英国、法国和北欧,其内在是要将教会由外在权威变革为内在信仰。

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得和加尔文。路德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灵魂如何获得救赎,他认为人包含心灵本性和肉体本性,人只能依靠信仰才能获救,而不是依靠外部力量。加尔文的主要思想与路德相近,他认为只有坚持信仰才能使人获救,他同时将宇宙的一切归结为上帝的“先定”。

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启迪了人民的思考,为后来哲学主体性的觉醒准备了条件。

三、近代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逐渐强大到有能力发动革命。自然科学伴随着经济增长,也获得迅速发展,人类知识得到不断深化。人的学说作为资本主义拥护者反封建的思想武器,获得了新的理论形式。與以往的哲学相比,这一时期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并不断完善。

培根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科学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服从于人的手段。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主张知识可以改良人的心灵,可以使人去恶从善。他同时认为知识可以解释一切的问题,包括人的问题。

崇尚科学,意味着崇尚理性。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并提出近代哲学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他认为“我在怀疑”是普遍存在,且不容置疑的,并表示“这条真理(我思故我在)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6]。“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为近代哲学提供了主体原则、理性主义等,也标志了近代哲学的开始。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哲学家在批判和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之上,主张反对封建势力、蒙昧主义以及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博爱,提倡理性主义和科学进步。这一时期的法国哲学家,如培尔、卢梭、伏尔泰等,认为只有理性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他们反对将人性理解为自然性。同时将理性作为反封建的武器和衡量万事万物的尺度,并将理性看作自由、平等、正义和爱。由此可以看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将理性看作裁定一切的工具,并将理性看作人与人相互区别的标志。因此他们秉承的人道主义是基于理性主义的,同时带有自然主义的色彩。这一时期的理性主义为后来的思想家用理性思考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忽视了外部世界及物质生产对于理性的制约,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过多关注自身利益,却将推动社会发展的群众的利益置若罔闻。

19世纪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了理性主义人道主义中对人和人性的思想,同时把人的理性看作是人的本质,将人看作是“理性人”,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没有把人道主义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充满空想主义色彩,但是其中包含的许多思想为马克思的科学人道主义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发展的顶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既是对法国革命的哲学总结,也是对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的批判继承。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继承法国启蒙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人不是感性存在的,而是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人有理性,所以“人是目的”;由于人有理性,所以人可以“意志自律”。

马克思在探索人的本质的道路上,一直都在不断汲取既往哲学家的理论精髓,并不断加以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5]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正是基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通过对其的扬弃和发展而得来的。

参考文献:

[1]安·邦纳.希腊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黄颂杰,张雪富.古希腊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理性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人的问题”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