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思考
2015-05-30于坤冬
于坤冬
摘 要:思政课作为每个高校都要开设的必修课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可思政课却没有充分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完成思政课的历史任务就需要进行改革,结合一些教学中的感悟提出改革设想。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改革;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67-02
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思政课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领域,也在高校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由于长时间专注于实际生活的发展,高校的思政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思政课,顾名思义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培养和塑造,是在年轻人正在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紧要当口,给予学生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扶持,是对青年学生一生都大有裨益的重要课程,可就是这样一门最应该被重视的基础学科,却被绝大多数的学生所厌恶、拒绝。
意识形态的培养在今天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人才,如果到最后人才未能为我所用,那么国家在这其中付出的代价将付诸东流。因此,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认同。毛泽东坚定地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1]
我国当前所走的道路是经过了无数的实践才最终选择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问题是许多当代的学生却并不清楚这其中的深层含义,认为这只是我们国家执政党的一种蛊惑。面对这样的危险思想,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義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2]
一、不重视思政课的原因
1.学生层面的原因
首先,高校都把专业分得很细,学生们从小学、中学一直读过来,可以说一直是在全面地吸纳各学科的知识,对于很多知识早就已经厌烦,考上大学以后都会选择一个自己相对感兴趣的专业进行专门的学习,并终于摆脱了自己所厌恶的学科对自己的困扰,因此把除了专业课以外的学科都当成是包袱、累赘,束之高阁再不问津。
其次,思政课老师讲课毫无生趣,古板刻薄,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讲了多少年没有一点新意,与时代脱节严重,或者是形式死板,一味地在讲台上讲大道理,没有揣摩学生的心理与接受程度,张口就是官话、套话,没有分析和总结,使得思政课的讲授只流于形式,不能从心底里引起学生的认可和共鸣,当然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对思政课持抵触情绪。
再次,也是最主要的,中国的学生们在小学开始就要学习思想品德课,中学要学习政治课,这些都是高校思政课的前身,在学生们还不能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时候,就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在学生们还不具备独立思考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的时候,生搬硬套地强行让他们去接触这些意识形态的内容,导致的结果就是毫无理解的死记硬背,致使学生们从小就对思政课产生了负面的抵触情绪,以至于在他们成长起来之后,在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他们不愿再去思考这些他们从小就死记硬背,过后就忘的内容,所以思政课在他们的心中就一直是一个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知识,这样使得学生们根本没有思考我们国家社会意识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们更推崇国外的教育和文化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国外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很有吸引力,而国内的东西他们认为已经熟烂于心,没有什么新的内容,是落后的和无用的。
2.高校层面的原因
术业有专攻,高校也是这样,很多学校为了自己能够成为本地区,甚至全国知名的学府而煞费苦心地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自己的专长,并花大力气打造属于自己的专长和品牌,企图在某个领域成为国内顶尖甚至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在这一动机的驱使下,高校变得功利化了,慢慢地也是在这样的目的的驱使下,高校把教书育人这一最根本的目的彻底扔到了九霄云外,而把如何使自己学校更具影响力、更加有名气放在了首要位置。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种功利化的色彩笼罩下的我国高校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当然是集学校之所能,把优势学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至于其他学科,显有精力去考虑。这就造成了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思政课在学校的角落里,满身灰尘地蜷缩在学校一隅,自己的主张得不到重视,自己的思想无人问津,大多数高校都像背着沉重的包袱一样对待自己学校的思政课。
上述的种种都使我们国家思政课教育在高校中迟迟发展不起来,国家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梳理和引导。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国家思政课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一刻也不能耽搁。
二、改革设想
1.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
首先,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归属感,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掌握方式、方法,尽量用启发的手段,用真实的事例在学生们幼小的内心中,种下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等待以后的发芽、开花,而不要用强制的手段来逼迫学生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恶性灌输。
其次,对思政课老师的培养和考察应该区别于其他课程,考察的主体应该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1)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认可我们的意识形态,那么他如何让学生认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呢?2)思政课教师德育的考量,一个凡事都斤斤计较,一个自己德育都不合格的人怎么能培养学生们具有崇高的德育?3)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的考核。这不是谁都能讲,谁都能上的课程,讲思政课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和深刻的认知水平,需要对社会现象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分析,不能人云亦云,需要有理有据地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后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和系统的总结,讲课的过程当中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一个只会讲官话、套话的教师,如何能获得学生的认可?4)思政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思政课虽然是意识形态的培育和养成课,但不一定就非得古板,也可以让课堂充满笑语欢声,也应该在思政课的课堂上真正让学生们放飞思想,让学生们的观点自由碰撞,各抒己见,让学生们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心中的困惑与感悟。
最后,针对学生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有理有据地讲解,必然会使学生在内心当中认可,也必然会改变当前思政课在高校的学生中不受重视的境遇。
2.改变学校方面对思政课的态度
首先,从法规方面给予支持。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定,并下大力气复查实施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高校的思政课发展起到一个根本的保障。
其次,对高校的书记、校长以及中层干部进行耐心深入地宣传和教育,组织相应负责同志认真学习关于高校思政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内容,务必使学校内部上到书记、校长,下到基层教师都充分地认识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里普遍不重视思政课教师、不重视思政课教学的现象。使高校时刻牢记教书育人乃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要义,培养教育什么样的人,给谁培养教育人才,才是摆在我们眼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只有从思想深处挖出之前的那些老旧的不良思想,才能使思政教育发生彻底的改变,也只有思政课教育发生彻底改变之后,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的培养和教育的艰巨任务才能完成。
通过对教学工作的实践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反复考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当前的形势下,尽快地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性的普及和认可,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脚步扎实、稳步地向前迈进。所以,针对历史的不同时期遇到的不同问题,应该结合当代实际,创造性地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也应该深刻地剖析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先进性,结合高校的思政教育,把我国先进的意识形态普及、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青年一代认清当前复杂的社会和世界形势,真正地从内心深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