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及治理预防对策

2015-05-30李嘉玮

学理论·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李嘉玮

摘 要:青少年犯罪成为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罪数量上升、犯罪案件恶性程度加剧、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等态势,这些问题不仅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同时也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提出相应的治理预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现状;治理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82-02

自2008年以来,我国刑事犯罪总数不断上升,但人民法院每年接受并判处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趋于平稳,青少年占刑事犯罪的百分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未成年人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同样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青少年犯罪中的“少年犯”比重降低,从而反映出“青年犯”比重的增加(参见表1)。

虽然青少年犯罪是一种不可能被消灭的社会现象,但是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那么社会也必然受到较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青少年犯罪好像社会有机体中的癌细胞一样,从社会中产生,一旦失去控制的扩散,会导致整个机体受损。因此,对于青少年犯罪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预防对策。

一、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我们走向成熟、迈入复杂社会的最后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第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第二,青少年的自尊心增强;第三,青少年心理情绪的不稳定性加剧。除此之外,生理发育因素也是导致淫秽型青少年犯罪的又一重要因素。青少年时期,好奇心随着生理的变化不断加剧,除了性意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在身体机能各方面也趋于成熟,即人们常说的“朝气蓬勃”。但是如果对这种“朝气”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一些青少年反而会通过违法犯罪的方式释放。

(二)外部原因

1.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第一,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反映家庭成员构成的一种模式,主要可以分为正常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失双亲家庭。一般而言,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失去双亲的家庭,由于结构上的缺失导致父亲或母亲在教育子女的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疏漏,不利于对子女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二,家族文化。即一个家庭所传承下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性文化。例如:有些家庭从小教育子女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都应当是遵守法律规范,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相反,也会有家庭从小对孩子渲染以暴制暴的观念,进行错误的观念引导。这种耳濡目染的不良家族文化最终也会导致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良行为的发生。

第三,家长行为。这里的家长行为主要指父母行为。其对子女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言传身教,使子女对其行为进行模仿;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通过日常行为将家族文化观念渗透到子女的教育中去。同样,不良的家长行为会对子女的成长发展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

2.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我们把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学校教育因素分为三个部分——教育管理缺陷,教学资源不足,素质教育落后。

第一,教育管理缺陷。首先,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学校制度对学生管理的松懈,更何谈及时进行矫正?其次,表现在主要教学负责人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师素质的低下。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师生间关系紧张,学生感觉不到被理解被关怀,情绪极度压抑,很容易从学校转而到社会上去寻找安慰发泄情绪,误入歧途。

第二,教育资源不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依旧紧张。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供给不均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接受教育的人群;另一方面,支撑教育的财政供给也无法跟上现代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要求,导致顶尖教学资源的缺乏。

第三,素质教育落后。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早已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进入21世纪之后,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推广素质教育,结果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3.社会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第一,社会政治因素。近年来虽然反腐斗争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社会腐败风气导致的贫富极端对比和不公平競争引发的青少年“仇富”心理,会使得他们在无助无奈的境遇中走向绝望,甚至选择极端的犯罪手段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失望和无助。

第二,社会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金钱的作用不断被人们所夸大。单纯地追求物质享乐等腐朽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些青少年心中的价值观,但是由于青少年本身缺乏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的条件和能力,所以他们更容易通过违法犯罪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对传统文化的丢弃、不良的媒介传播以及淫秽文化的散播都是导致社会文化风气日渐低落的原因。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因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抛弃了真正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教化作用被大大削弱。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治理预防对策

(一)微观角度

1.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数理化等实用性知识的精神性教育,更需要从教育的根本出发,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力求吸引青少年主动关注,真正的从精神上将思想道德摆在重要位置。

首先,应对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现代性的教学手段。第二,注重理论与文化相结合,一些具有传统历史文化意义的公共场所,应免费为广大青少年集体开放。第三,注重德育与普法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可以弥补法制教育的缺陷。

其次,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地方针对性,健全德育教育领导组织。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共同负责制定、协调和指导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最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切忌高谈阔论、夸张渲染。应当同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使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行动来感受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意义。

2.加强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

从内容上看,第一应当教育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当青少年在社会竞争中遭遇失败时,家长和老师应当能够正确引导其勇敢地面对失败,承认失败。第二应当及时矫正青少年出现的自卑心理。对于这类学生,社会、学校等组织应当建立起主动的预防机制,给予这些青少年更多的关怀和心理上的辅导。

3.加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

犯罪被害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犯罪的加害与犯罪的被害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彼此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其中被害人的过错程度对于犯罪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提供青少年对于犯罪预防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犯罪被害者的防护能力,不仅能大大减少犯罪侵害的机会与得逞的可能性,而且能起到威慑加害者的作用,并且避免由被害者向加害者的转化。

(二)宏观角度

1.家庭——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第一,创建良好家庭环境。首先,父母应当从关爱下一代成长出发,多留时间陪伴子女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其次,父母应当重视子女的想法和建议,发扬民主精神,反对家庭专制和暴力,通过平等的探讨达到共同提高对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如此有利于建立亲子间的信任关系。

第二,提高父母教养水平。提高父母的教养水平首先要从父母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是根本。父母不仅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还应当树立起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提高自身,调整更新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学习掌握科学教育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树人。坚决反对使用家庭暴力或是金钱诱导等不正确的教养方法代替常规教育。

2.学校——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第一,改进教育管理模式。首先,逐步推进对应试教育改革,实施导向教育,对学生的志趣、需求、道德及法制观念做好导向工作。再次,坚持不懈的开展公平、无差别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促进差生转化,引导差生健康成长这一方面。最后,定期进行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第二,大力贯彻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治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举措。同时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爱国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审美观。

3.社会——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重点

首先,治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前提是保证整个社会大环境处在和谐发展、安定团结、人人平等,因此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于防治青少年犯罪而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防止青少年因贫困等方面的原因走上犯罪道路,而且也为有效保障青少年的家庭、防治青少年犯罪方面奠定充分的物质基础。

其次,社区历来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在预防治理犯罪上发挥的作用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治理预防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社区整体层次上的群众性集体预防措施;二是在个人层次上的个体家庭预防措施。所以社区应当重视青少年的活动阵地建设,发展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区公共福利事业,激发青少年从事有益活动。同时建立社区未成年人服务机构,为青少年提供适时、适度、适宜的心理咨询和两性教育等义务扶助,帮助青少年排忧解难,消除麻烦,同时防止他们面对因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而铤而走险。

參考文献:

[1]林凤章.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界,2007(1).

[2]熊宗鹏.试论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9(32).

[3]申琴,冯维.我国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犯罪影响因素的评述与展望[J].中州大学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
试述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原因及必要性
浅议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三网防护教育手段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
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犯罪的策略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研究
找寻犯罪根源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