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二外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
2015-05-30刘红岩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各种各样的语言走进了不同人的生活之中,了解学习除了母语以外的语言也因此出现在人们的视角内。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存在着外语学习的需求,英语作为世界上各国的通用语言之一,也是被学习的最多的一种语言。在我国国内英语学习已经得到全面普及,存在很多的专业学习者,二外是专业外语学习者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人数众多。对于二外日语的教学方法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达到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寻找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言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文化在教学中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语言和文化是并存的且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二外日语 文化 教学 结合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89-02
1.文化教学导入利于引发学习兴趣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开始,学习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从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群体的学习状态来看,人们学习的热度和兴趣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何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语言的学习,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语言的学习是枯燥的,有数不胜数的单词,有和母语不同的表达习惯,不一样的语法。对于没有切身生活环境的外语学习者而言,单纯的语言学习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也缺少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都存在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目标在不断的走入实际生活和应用。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中二外日语的教学要求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内容简单,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单词,面对容易混淆的语法和短语,如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学以致用的时候表达的更好,需要与文化的载体相结合。通过文化导入提升教学情感,从而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文化导入可以改变枯燥单一的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的现象。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如果在导入这一环节做到一个良好的开始,学生的整个这一堂课都会有足够的兴奋点,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会更高一些。
以标准日本语的教材为例,新改版的教材比较旧版教材,增加的一大亮点就是文化背景与文化导入,例如初级上册教材以小李到日本的工作生活为主线,通过实际生活故事的连续发展,帮助大家理解语言的实际应用。例如:本教材的第一单元以小李初入日本为背景,介绍了日本人见面打招呼的语言和礼仪,学习基本表达的判断句句型,通过判断句的表达形式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工作语言。教材的第五单元以小李在日本迎接新春为背景,介绍了日本独特的新年文化,通过新年人们的购物习惯以及人们常常提到的新年愿望的文化背景导入,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想要做某事”和“想要某物”的心理,学习想要的日语语法表达,可以让学习者有深刻的印象,并可以进行充分的联想练习。
2.文化教学结合利于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人类最初的时候在龟甲和兽骨上用简单的符号做标记形成了最初的文字,语言文字的最初形成都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经过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语言文字。日语和汉语有着很多类同的地方,汉语中的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日语的语言文字是从汉字中发展变化而来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演变到了今天,也形成了众多不一样的表达。也就是说文化是语言形成的载体,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言在形成的同时同样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世界上共有五六千多种语言,这之中有少数的语言文字已经消失了,是因为语言赖以生存的民族环境消失了。以中国的语言文字为例,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汉唐时期在中国的西南西北邊境地区存在像突厥、回纥等这样的少数民族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但如今这些民族或被消灭或被同化而消失,语言文字也就不见了。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让我们意识到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的,文化与教学结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语言本身,对学习者而言,了解语言的形成变化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学习,也可以对语言形成趣味性的学习,在相对枯燥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分析而理解的知识内容大家会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生动的文化背景介绍的知识内容也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一印象深刻的基础上,进行讲授和学习,对于学习者而言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第一干扰项是母语,习惯用母语的思维去进行日语的学习,就会产生词义的曲解。日语中“薬を飲む”的短语表达的汉语意思是“吃药”。日语表达中所用的动词是“喝”,而汉语意识是“吃”,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个短语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比较习惯的想到的是母语对应的“吃”,用动词“食べる”,而用到动词 “飲む”的时候,又习惯的翻译为 “喝药”了,“喝药”在汉语中存在着不同的意思,和日语表达的意思不能完全一致,所以在应用的时候容易产生文化误解。在这种情况下适时的导入文化背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大家都知道“药”分很多种类型,但最初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药是“中药”,而中药是经过熬制而成的液体状的汤剂药物,所以最初使用的时候的确使用的是“喝”的动词,日本的文字源于古代中国的汉字,在最初学习引入时用到的自然是“喝”,所以运用的是动词“飲む”。随着药剂制药的发展,出现了针剂,片剂,膏剂,同样是伴随着这种文化背景,语言动词就出现了“吃”。
对于同一个意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例如:日语中“洗澡”有两个短语,“お風呂に入る”和“シャワーを浴び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困惑两个短语的区别和使用情景,这就需要我们介绍日本“お風呂”的文化内容。日语中“お風呂に入る”这个短语中出现的“お風呂”是“澡堂、浴室”的意思,动词“入る”是“进入”的意思,从短语的表面字义来看就是进入浴室,进入浴室也就包含着洗澡的意思了。日本“お風呂”的文化,不只是单一意思上的“洗澡”,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泡澡”,洗干净之后的泡澡环节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日本人把洗澡作为工作之后休息的放松方式和交流方式。“シャワーを浴びる”这个短语缺少了日本文化中“泡澡”的这个概念,所以在翻译对应的汉语意思的时候更适合“淋浴”这个词义的对应。借助日本特有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能更准确的区别和使用这两个不同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我们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缺乏文化背景和语境分析是记忆和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所以日语学习需要联系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这样有利于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3.文化是应用语言交际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文化,对语言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和表达,而文化是语言应用不能缺少的背景,或者说文化承载了应用语言的交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就是文化,中国的大部分人们见面打招呼习惯问对方“你吃了吗”,这一文化现象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难于理解的,欧美有些人为了追求自由把做义工当作生活的重心,做义工是没有收入的工作,在中国这样的行为不会被理解,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文化本身存在差异的时候,用正确的语法表达也只能停留在词语句子的表层含义上,难以做到深层的意义表达和心灵的沟通,文化承载的便是应用语言的交际,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沟通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经常见到的一词多义的表达,更是特别需要文化背景的诠释。
日语中存在着很多暧昧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对话中如果回答问句“一緒に食事に行きませんか”时,用“それはいい”,后面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的情况下,就会有两种不同且意思相反的理解,“それはいい”在对话内容中有肯定“是”的意思,也有否定 “不”的意思。像日语中这样的暧昧表达,要体会说话时的语境和语感。很多日语学习者很难理解,日本人则认為,在交流中无法清楚表达的情况所体现的暧昧之处更能让对方体会到说话人的体贴和用心。这也是日本人所表达的“和”的精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搞明白,暧昧语也是顾及对方才有的表现,虽说暧昧很重要,但为了最后的清楚明白,却需要不半途而废,不能放弃,勇敢面对的勇气。
4.结语
教育是永恒的话题,主观自主学习才是正确的出发点,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学习方式渐趋多样化、多元化,尤其是应对生活变化,自由自主学习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大学阶段,近年来随着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也走进了学习的行列,翻转教学法也被广泛提倡和运用于教学之中,翻转教学法强调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以及到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练习,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寻找学习的兴趣点,引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切入,通过文化导入关联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文化导入更利于与翻转教学的结合。文化导入探索出了适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外语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新的教与学模式和方法,满足了学生对异国文化学习的心理,也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巴岩、李寒冰,关注文化差异,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枣庄师专学报[J],2001年第3期
[2]金晶,高职二外日语教学方法初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J],2010年第27期
[3]魏林,高校二外日语词汇教学法改革初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年第3期
[4]徐丹妮、包卫洋,浅析情景教学法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科技创新导刊[J],2012年第35期
作者简介:
刘红岩(1982年1月-),女,吉林省白城市人,专业日语语言及世界史,研究方向日本思想史,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