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2015-05-30方向赟

新校园(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学政治积极心理品质学生

方向赟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学政治不同于其他科目,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就是政治教学本身的课程目标之一。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更是为了在发展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将积极心理品质引入政治教学中,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必然成为政治教学的发展趋势,而积极心理品质对于中学政治教学的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中学政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时代与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十分必要。中学政治是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教学途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还要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凸显个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政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1999年,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积极品质)概念。2000年7月在Christopher、Peterson等人的领导下,研究者们通过拜读大量名人著作,从中归纳出了两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著作和观点都支持的6种美德,包括:(1)智慧与知识;(2)勇气;(3)爱与人性;(4)正义;(5)节制;(6)灵性与超越。

中学政治是学生了解现有政治制度、执政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学生对于政治的认知只是存在于如何完成学习内容来提高分数,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积极心理。当前很多人认为中学政治教育是语数外的附属品而不重视,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持一定的消极教学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便是教材内容也无法有效完成。此外,由于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单一化致使学生对于政治学习不重视、没有兴趣,甚至出现“背多分”的情况。而中学政治教学中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培养的不足之处主要还是体现在三点上:一是教师对积极心理品质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重要性的认知不足,观念陈旧;二是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没有提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环境;三是学生对于政治科目的兴趣不足,对政治学习持消极态度。

一、积极心理品质在中学政治学习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上,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科目产生更好的认知,实现学习态度的改变。积极心理品质是美德与力量的集中体现,其对于政治教学与学习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积极的心理品质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是多样化的,而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良好的心理品质,呈现出来的是积极健康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自主意识凸显,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得到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品质使中学政治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对政治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除了政治本身的特性外,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而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会使政治教学不再是单纯因分数而进行,而是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三是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状态。积极心理品质所体现出来的是积极的状态,这会使学生是在政治学习中了解时代、了解政治,从而在面临成长问题时,可以积极面对,迎难而上,进一步形成面对问题不放弃的态度。

二、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探索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中学政治的教学现状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几乎是零起步的,因此要改善中学政治的教学现状,就必须要改变教师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观念,树立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强烈意识。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也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引入更多的方法、思想,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積极的学习态度。

政治教学中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还体现在要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政治,提高政治素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耐挫能力,学会自身提升,提高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刘丽岩.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心事,2014(9):148.

[2]姚莲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心态培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积极心理品质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学生写话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巧用时政热点让课堂“活”起来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学生写的话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